当前位置:

“心无旁骛,方能成才”父子成北大校友,博士村里话读书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0-08-27 10:37:53
微浏阳
—分享—

06、07版深读-7.jpg

从空中俯瞰,把航拍图放大、拉近,沙市镇秧田村里那面“博士墙”格外显眼,这是浏阳北区一座寻常村庄的“文化图腾”。

今年,沙市镇秧田村一共有6个学生考上了一本院校,6个考上了二本院校,其中有一对父子的故事在当地被人津津乐道:爸爸在北大一路攻读本、硕、博,近20年后,儿子也考上北大。不过,相对于村民们的热议,当事人倒是很低调,觉得“这并不是什么事儿”。

8月26日上午,浏阳日报记者对话北大博士罗志勇一家,探寻他与儿子的成长故事和成才密码。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时茂彭红霞实习生刘财茂

谈成长

堆书的阁楼成乐土,体谅父母艰辛差点辍学

06、07版深读-3.jpg

罗志勇与父母合影。

“真不好意思,停电了,风扇也开不了……”一见面,罗志勇就张罗着让座、泡茶,北乡人骨子里的热情好客一点都没丢。

不变的,还有乡音。坐下聊起来,罗志勇很自然地切换成地道的北乡话。

罗志勇的父亲罗天华,上世纪六十年代从浏阳师范毕业,从教40年。因为父亲当老师的关系,家里有各种各样的书籍。

“我们家阁楼堆了很多书,附近的小孩都来看。”那一方放书的阁楼,成为孩子们阅读的启蒙,也是最早的文化熏陶。

在家庭之外,当地读书氛围浓厚。老师们也很有责任心,对每一名学生都看得很重。

正是在这种家庭环境熏陶和外部环境的感染下,罗志勇和姐姐、弟弟读书时既互相鼓励,又你追我赶。

小学时,罗志勇就从三年级跳级至五年级。如今回忆跳级的原因,罗志勇谦虚地说“是为了省钱省时间”。“他很懂事。”这时,一旁的母亲肖秋菊插话说。

另一个说明他懂事的是,迫于当时的经济条件,父亲在教书之余还要种田,母亲养猪、织纱手套补贴家用。体谅父母的艰辛,快初中毕业时,罗志勇萌生强烈的辍学念头,“当时想想觉得做工也不错。”

班主任得知后,专门做罗志勇的思想工作。“老师说‘明明是做檩子的材料,不要当椽子’。”这句话不仅令罗志勇回心转意,还给了他极大的鼓励。

谈北大

成为父亲的校友,“这并不是什么事儿”

06、07版深读-6.jpg

秧田村崇文重教氛围浓厚,近年来,共走出了26名博士。资料图片

1985年,罗志勇考入浏阳一中。设在文庙大成殿里的图书馆成为了他的乐土,除了大量书籍,学校还可以读报,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丰富的书刊充盈了他的高中生涯。

“我记得罗志勇。”8月26日下午,提起学生的名字,浏阳一中退休老教师焦功成还印象深刻,“那几个农村伢子读书舍得吃苦,又讲究方法。”焦功成回忆,罗志勇所在的156班是有史以来考得最好的,“4个进北大,罗志勇便是其中一个。”

在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国家部委工作后,罗志勇又回母校圆了读博的梦想。如今,回想起年少时险些辍学,罗志勇笑着说,如果不读书,可能南下的队伍中又多了一个人。2001年,罗志勇可谓收获颇丰,取得博士学位3个月后,儿子出生了。他没想到的是,过了近20年,儿子跟他成为了校友。

孩子高中学业紧张,三年没回老家,被北大元培学院录取后,罗志勇夫妻俩才抽空带着孩子回了秧田村的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不料8月25日临时接到学院开课通知,孩子只好上网课,并于8月26日下午匆匆赶回北京。

对于儿子成为自己的校友,罗志勇感到欣慰,但这名学霸爸爸表示,并没有刻意对孩子提出要求,“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从小就有个想法,‘要超过爸爸’。”

如今被后浪赶上,罗志勇说,家庭并没有给孩子任何压力,或许来自同辈的压力更多、更直接,“毕竟他们班就有18个上清华、北大的,所以,孩子觉得这并不是什么事儿。”

“考上北大,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罗志勇他们一家的看法。

谈教育

两代人的育儿经里,都藏有“心无旁骛”

06、07版深读-5.jpg

这栋其貌不扬的民居,就是“北大父子校友”的“根”。

父亲是老师,母亲是农民,从罗天华的家里走出了3个大学生:老大罗慧玲如今是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法学硕士、教授;老二罗志勇是管理学博士,现在担任奥美北京集团PR&I董事总经理;老三罗志坚创业经商。

如何培养子女读书、成才?73岁的肖秋菊回忆,当时她织纱手套,三个孩子都帮着打下手,翻手套、打捆。闲暇时间,孩子们就沉下心来看书。为了不让孩子们分心,村里难得放场电影,一家人都约定不出门。

这种心无旁骛的精神,在多年后,也传承到了下一代。

罗志勇工作忙,他坦言,在教育孩子方面,妻子陈欣投入的精力更多。“在工作和孩子之间,只能做好平衡。”陈欣表示,为了挤出时间陪孩子学习,工作日她上班的节奏非常快,尽量不加或少加班。

孩子出生2个月时,她就读书给他听,“是指读。”慢慢地,就在图片后面写文字,带着孩子认字、认物。睡前,她也会带孩子指读各种故事书、诗词。再后来,就是带拼音的书籍。

在这样的引导下,罗宇轩在上小学前,就认识了很多汉字。“反而是书写不用那么着急,我们是在一年级前几天才教会他写自己的名字。”陈欣说。

如今,在一些培训班里,前面坐着孩子,后面坐着家长,相比之下,家长更专注。在儿子小学阶段上培训班时,陈欣就是这么做的。“他做一份笔记,我做一份笔记,回家后一比较,就知道他丢了哪些知识点,再跟他讲解。”

从小时候帮着探路,到长大了引路,一点一滴陪伴、培养,加上监督、鼓励,帮孩子养成了喜欢学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陈欣说,到了初中,她才在孩子的学习上开始放手。

关于重教

在这里,重视教育始终是主流

秧田村是浏阳第一个博士村,即使在周边的淳口、龙伏连片出现“博士村群”后,这个名字朴素的村庄,依然是NO.1。

沙市镇秧田村,淳口镇鸭头村、杨柳村,龙伏镇焦桥村、石柱峰村共走出84名博士。

去年,本报记者曾在沙市、龙伏、淳口的“博士村群”蹲点采访,探寻北乡崇文重教传统的根源和做法,以期给个人成长成才、地区教育事业乃至区域发展带来一些启示,并推出《浏阳“博士村群”的人文密码》专题报道,引发强烈反响。

“博士村群”的出现,得益于深厚的崇文传统,一批批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出现,也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罗志勇说,他小时候,就强烈感受到村、镇及全浏阳都重视教育,政府历来对教育投入大。同时,农村对教育的重视也一直传承了下来。具体到家庭,家家户户都坚信卖房子、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

“无论是秧田村的变化,还是‘博士村群’的出现,教育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缩影。”这次回来,罗志勇专门带孩子去参观了村里的耕读文化园,看到了他小时候用过的农具,“也就是二三十年前,我们都还在用的,如今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

从宏观层面,他认为,国家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重视教育仍然是主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的重视、投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走出去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给大家提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反过来也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罗志勇认为,读书、进城、就业,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重要主线,“城市化进程,并不仅仅是农民进城打工,最主要、最有效的还是靠教育来撬动的。”同时,教育也为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接轨打开了渠道,推动了城市与农村的交融发展。

关于读书

年轻一代应有所担当

从微观层面来看,罗志勇表示,读书才有出路、读书才有未来,读书能改变个人命运、改变家庭经济状况,是过去一种朴素的认识。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在变化,年轻一代的观念也有新的改变。

“比如我孩子这一代,慢慢有了责任感,‘90后’‘00后’并不是颓废的一代,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些对社会发展有改变的事情,比如改变科技的薄弱环节。”罗志勇发现,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并不只是科技发展、国家进步、国际关系演变这些大事的旁观者,他们也是见证人。

“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大学生,读书应该有所担当。”在罗志勇看来,“年轻一代要更多思考自己读书、成才如何与社会需要和时代选择之间合拍,如何来改变地域经济、改变国家状况。”

关于焦虑

父母应该做孩子的减压器和“垃圾桶”

“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这是不少家庭的真实写照。

“这很正常,毕竟孩子在某个阶段的理解能力有限。”陈欣认为,家长应保持克制,与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

对孩子偶尔考砸,也不用焦虑,“孩子的压力比大人更大,承受力更脆弱。”陈欣说,遇到这种情况,她的做法是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罗志勇则认为“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减压器”。“虽然并不能解决问题,但会是一个很好的过度,压力消化后,该干嘛还是要干嘛。”上完网课后,罗志勇的儿子罗宇轩也加入了讨论。

对于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陈欣笑着看了看儿子说,“我既是他的妈妈,也是他的朋友。”她解释说,“我一直告诉孩子,我愿意做他的‘垃圾桶’,有任何心里话,遇到压力、挫折,都可以跟我交流。”

如今,还有一种现象,有的家长一边声色俱厉要求孩子做作业,一边自己玩手机、刷微信。“这不行。”陈欣说,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要与孩子一起进步。

对于要不要上培训班,罗宇轩有自己的见解,“应该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如果自律、学习主动性强的,可以选择不上培训班,不然还是建议要上培训班。另外,上培训班,还应该根据不同的阶段来,“比如高三时,我觉得要补哪一门短板,我就会相应地去上培训班。

相关新闻

博士村“文化+研学”旅游走红

06、07版深读-4.jpg

研学基地的民宿内,村民正在整理学生们住的房间。

在秧田村的显眼处,有一面博士墙,墙上展示了村里走出的26名博士的学习、工作情况。2016年以来,随着博士村的声名远播,吸引不少本地和外地人慕名前来打卡。

为了更好地传承秧田村的耕读文化,村里建设了浏阳唯一的村级耕读文化园,作为记录耕读文化底蕴、传承家风祖训的平台。2019年,秧田村还成立了秧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文化+研学”旅游的模式,发掘文化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撬动作用。

最多一天曾接待200余名研学队员

去年启动以来,博士村研学旅游迅速走红,今年暑假,秧田村迎来研学团队客流高峰,仅7月份就接待了1200多人次,最多的一天接待了3个研学团,超过200多人。

“长沙和本地的中小学校来了一拨又一拨。”秧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罗碧儒翻着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高兴地说,看到孩子们在泥地里打滚、划龙舟时的齐心、表演节目时的踊跃,“他们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开心,我也很开心。”

研学结束后,不少学生、家长和带队老师,都给予了博士村高度评价。长郡中学一名学生在一封感谢信中写到:在这里的研学,我们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一课,关于集体、关于包容、关于成长。

每每看到这些,罗碧儒就有满满的成就感,他表示,余生就做好博士村研学这一件事,也要求员工们扎下根来,“把工作当事业来干。”

“看到孩子们就欢喜,不用说别的”

秧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接收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餐饮、住宿则全部交给当地的村民。

“我们根据村民的意愿和实际情况,经过考核,设定了20家民宿家庭,有200张床、400个床位,研学团的吃饭、住宿,都在村民家。”罗碧儒带着记者走进一户民宿家庭,门口张贴着分区牌,摆着灭火器,墙上公示着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打开房门,定制的加宽上下铺摆得整整齐齐,床品也按星级标准,每批住客都换洗。

罗碧儒介绍,公司对民宿家庭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食品安全培训,卫生院也在医疗卫生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共同助力博士村研学产业发展。

“看到孩子们来就欢喜,不用说别的,不谈赚钱多少。”村民张细林家里有10张床,已经接待了好几批研学团队。

“就跟带自己的孩子一样,让他们来我家就像到了自己家。”村民罗军团表示,经常带着学生们做饭、洗衣服,就像一家人。

秧田村村委委员邓加长介绍,研学产业除了给公司带来门票和活动收入,给民宿家庭带来餐饮、住宿收入外,还带动了在当地的二次消费。公司的收益则由公司、入股村民和村集体按比例分红。

秧田村工业企业屈指可数,在他看来,研学产业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将大大超过工业企业。同时,公司还计划稀释一部分股份给贫困户,带动贫困户稳定、长效脱贫。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