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如何健康度秋?中医专家给出两个字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0-09-21 10:56:57
微浏阳
—分享—

明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近段时间,浏阳一直阴雨绵绵,最低气温跌至“1”字头,不少市民穿上外套抵御悄然而至的凉意。随着秋意渐浓,昼夜温差加大,如何开启秋季健康模式?市中医医院国医馆专家苏建斌从三个方面给市民们支招。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思荣

养生

牢记“收、养”原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正是滋阴的好时节。”苏建斌说,秋季养生离不开“收、养”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可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等来收阴养肺,在养肺的同时也要注意养脾、养肝。

“通过轻轻敲打左右腋窝、大腿内侧各10分钟,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轻轻拍打左右肘窝各10分钟可以清心火、散肺热;温水泡脚则可以促进脚底血液循环。”苏建斌介绍。

而随着“一场秋雨一场凉”,为防寒气入侵体内,市民们应及时添加衣物。早晚气温低,肩、颈、腰、腹、腿、脚,最好不要暴露在外面,睡觉要盖上薄毯,谨防“阴寒”伤身。

苏建斌表示,中医认为秋与肺相应,而秋的主气是“燥”,因此秋天要防秋燥伤肺。“最好的方法就是补充水分。”秋天空气干燥,人体同样缺少水分,因此可适当多喝一些温水,晚上早点睡觉。

“现在天地已进入阴长阳消的收敛状态,人体也一样,肺气会相对收涩,如果宣发不畅快,就会出现气机阻滞的现象。”苏建斌从中医角度给出提醒,秋季是一个过渡季节,人容易内分泌失调,导致悲忧伤感等,因此遇到伤感的事,应主动予以排解。“通俗地说,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的变化表现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的急促、不平稳不仅增加肺的负担,同时也会使身体里的气外泄,这与秋收恰恰相反。所以秋天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进行户外活动,放松身心。

饮食

秋季进补有讲究,滥补会适得其反

秋分过后,气温日渐降低,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养生要养阴润燥。“养阴润燥的食物主要有莲藕、枸杞、蜂蜜、百合、银耳、山药、核桃、白萝卜等,还有梨、大枣、柚子、葡萄、橘子等水果。”苏建斌介绍,同时应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发散泻肺。

此外,秋季天气干燥,中、晚餐可饮用“健身汤”,一方面可以渗湿健脾、滋阴防燥,另一方面还可以补充营养、强身健体。冬瓜排骨汤、赤豆鲫鱼汤、平菇鸡蛋汤、冬菇紫菜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秋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但苏建斌提醒,秋季进补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秋季不应过多食用温热食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如果出现秋燥的症状,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等。而阳虚体质者如果一味清热,也会适得其反。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的市民,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以达事半功倍之效。“总而言之,秋季进补要遵循养护脾胃、健康饮食、适时进补的原则。”

防病

“春捂秋冻”应有度

“医生,我崽崽流鼻涕已经两天了,还有点咳嗽。”前两天市民江女士带着3岁大的孩子到中医医院看病,医生在询问病史时了解到,江女士家人为了增强孩子的抵抗力,主张要给孩子“春捂秋冻”。结果才降温几天,孩子就给冻出了感冒。

对此,苏建斌解释,虽然中医提倡“春捂秋冻”,但是“秋冻”也要有个度,且一定要以自己的身体感受为准,不能盲目效仿。年龄小的孩子本身抵抗力就弱,一味追求“秋冻”很容易感冒。

秋季,除了小孩要谨防感冒、腹泻之外,中老年人则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秋季温差较大,天气冷暖不定,脑血栓、脑梗塞、冠心病等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会产生血管骤然收缩的生理反应,导致血液流通受阻,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