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香村“五老”志愿服务队筹资建起来的老年大学里,学员们正在跟老师学习模特走秀。永和镇供图
最近,永和镇菊香村“五老”志愿服务队队长朱剑青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菊香老年大学已经开学快两个月了,但现在每天都还有人来报名。”作为菊香老年大学校长,朱剑青自豪地说。2019年永和镇菊香村“五老”志愿服务队建立了浏阳市老干部(老年)大学永和菊香分校(下称“菊香老年大学”),目前已经开办了三期,期期爆满。
这支成立于2003年的“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志愿服务队,共有队员138人,平均年龄为65岁,常年活跃在政策宣讲、文明创建、社会治理、关心下一代等志愿服务一线,实力演绎着“最美夕阳红”。
今年11月,菊香村“五老”志愿服务队获评长沙市“最佳‘五老红’志愿服务组织”。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通讯员李平罗荣泉
乡村里开办老年大学,活跃村民文化生活
11月9日,菊香老年大学,在老师的指导下,40多名女学生身着旗袍,手持团扇,迈出自信的步伐,姿态优雅大方。“人老了就容易驼背,学习模特走秀,可以矫正体型。”班长李小玲说,大家从基本的站姿、走姿开始学起,目前正在练习手持团扇的动作。
模特走秀是菊香老年大学新开设的课程,作为“五老”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李小玲主动寻找师资力量。从浏阳市文化馆退休的魏利双老师在她的邀请下,加入菊香老年大学,担任模特走秀班的老师。
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初衷,2019年1月,菊香村“五老”志愿服务队筹资3万余元建设菊香老年大学,并于当年正式开班。今年9月,菊香老年大学第三期开课,开设有声乐、形体舞蹈、广场舞、太极拳、模特走秀等7个班,现有学员269人。
“一期16节课,每名学员每期收100元,只够支付老师的工资。”朱剑青说,除了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外,购买桌椅板凳、音响、电子琴等教学设备以及日常办学开支,都由志愿服务队自筹。而加入校委会的成员,则义务为老年学员服务。
根据学员们的要求,菊香老年大学会动态调整课程。“前两期开设了健身球操的课程,今年大家反映都学会了,就改成了书法课。”朱剑青说,因为报名人数越来越多,明年准备开设9个班,以满足更多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每年开展多次志愿服务,“五老”发挥余热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菊香老年大学办得有声有色,正是永和镇菊香村“五老”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位于集镇中心的永和完小和永和中学校门外,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总能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服务队队员护学的身影。今年55岁的张汇文就是其中一名队员。“学校周边人流量大、交通拥堵,我们会提醒来往司机文明出行,督促家长安全接送,为孩子们提供交通保护。”张汇文说。
每逢元旦、春节、“六一”等节日,志愿服务队还会自筹资金慰问家庭困难儿童和留守儿童,关怀他们的学习生活。近8年来,共计走访看望青少年170余人次,赠送助学物资数万元。
每年的重阳节,志愿服务队都会到永和敬老院进行走访慰问,与老人一起包饺子,给老人表演文艺节目,弘扬尊老爱老的社会文明风尚。
今年疫情期间,志愿服务队号召老年大学学员共计捐款6000余元,支持武汉抗疫,并协助镇村两级一同上户排查外来人员信息,积极进行防疫宣传,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力量。
莫道双九百草衰,人共菊花醉重阳。永和镇菊香村“五老”志愿服务队用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发挥余热,服务他人,演绎着老有所为的最美“夕阳红”。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