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刚镇:聚焦产业造血、就业增收,511户1938人全部实现脱贫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0-12-22 10:39:18
微浏阳
—分享—

用心用情用力,扶足志气勇气底气

03版时政镇村-4.jpg

扶贫工作队队长谭君(左)在走访脱贫户胡凡和,了解养殖情况。刘珂摄

“老胡,养的鸡和鹅最近生蛋了么?”12月15日,天气寒冷,在金刚镇太子湖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谭君像往常一样来到莲水组脱贫户胡凡和家里了解情况,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今年40岁的谭君是市疾控中心的干部,于2015年10月来到太子湖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通过与贫困群众朝夕相处,他成了贫困户的“亲人”,带给贫困户家人一般的温暖。五年来,他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太子湖村63户贫困户246人全部脱贫,村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何正章

用情又用理

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谭队长,你来啦!”12月15日,见到“老熟人”谭君上门,71岁的胡凡和急忙迎了出来,喜笑颜开地跟他打招呼。

“养的鸡还剩多少只?鹅都在正常下蛋吗?”五年来,正是通过一户户上门走访,拉家常,谭君才能做到对太子湖村63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发展近况了如指掌。

雨雪天气灾害预防、冬季用电安全、慢性病防治……除了一些日常提醒,走访中更重要的是了解贫困户面临的困难,以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今年疫情期间,谭君通过走访了解到胡凡和家里400多只土鸡滞销,便通过朋友圈帮他“带货”,最终把这批土鸡全部卖掉,帮助胡凡和一家增收1万余元。

帮贫困户“带货”,只是谭君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太子湖村,像胡凡和这样发展种植养殖业的贫困户有10户左右,更多的人是通过村上的就业扶贫,进厂务工。

“村上的花炮厂很多,贫困户们进厂打工一个月至少有两三千元收入。”谭君说,对于一些存在“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户,他也会通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方式,激发他们的脱贫动力。

家住墨庄片永久组的何永根,此前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家里4个小孩,自己也不工作,每天抽烟、喝酒,自暴自弃。去年,何永根因病在市人民医院住院,谭君每天都去看望他。

“在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他没有好好逛过浏阳城,就特意在他出院那天,带他去浏阳河边上、长兴湖等地玩了一个上午,并在河边跟他聊天谈心。”谭君说,何永根对此十分感动,回去以后就改变了,“现在他每天按时在附近厂里上班,状态比之前好多了,对于我们的扶贫工作也高度认可。”

“扶贫工作不能粗暴对待,对待贫困户要像对待家人一样。”谭君总结道,如果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即使是一块石头也可以被感化。

扶贫又扶志

给贫困户带来生活新希望

“咯咯咯……”12月15日,金刚镇金声村枫树组,64岁的李寿林给自家养的40多只土鸡喂食,脸上洋溢着笑容。近年来,在扶贫工作队和支村两委的帮扶下,靠着发展种植和养殖产业,他们一家人已经在2019年实现脱贫,住上了新房子,生活有了新希望。

李寿林患肝硬化达十几年,妻子智力残疾,此前只能靠着低保金勉强生活,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2016年,李寿林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相应的扶贫政策随之而来。2018年通过危房改造,他们一家住进了新房子。“原来的土房子,墙面有裂缝,一到下雨天就四处漏水,现在的房子好多了。”李寿林说。

“像他这种情况,扶贫也要扶志。”金声村扶贫专干刘威蒙说,2019年,在扶贫工作队和支村两委的帮助下,李寿林开始发展种植和养殖产业,并于当年成功脱贫。

“红薯种了2亩多,玉米种了1亩多,鸡养了100多只,年收入有2万多元。”李寿林介绍,镇、村扶贫工作人员、市住保中心驻金声村的扶贫工作人员都对他十分关心,不仅帮他销售农产品和土鸡,还帮他安装了水塔,扶起了他脱贫致富的志气和勇气。

今年,李寿林种植的4000多斤红薯销售一空,养的100多只土鸡也只剩下40多只。“相比于过去,现在生活好多了,也有了新希望。”李寿林说。

脱贫数据

全镇511户1938人全部脱贫

谭君的扶贫工作是金刚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金刚镇聚焦产业造血、就业增收、脱贫提质,坚持以精准度为标准、以满意度为追求、以可持续为方向,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511户1938人,已实现全面脱贫。省定贫困村石霜村早在2017年就已实现脱贫“摘帽”。

扶贫故事

身患癌症仍然坚守在扶贫一线

时间回到2015年10月,谭君刚来到太子湖村,工作内容和生活环境的转变让他压力很大。“那时候最难熬的是与家人分隔两地,心思几乎都在扶贫工作上,对家庭照顾得很少。”谭君说,他刚来的时候,儿子还是一个小学生,而如今,已成长为一名初中生了。

平常谭君住在太子湖村,而他的爱人在医院工作,繁忙的工作让他们都难以兼顾孩子,“孩子从小就放在老师家里,到晚上八九点才能接回家。”

2017年,谭君的儿子因为急性阑尾炎需要动手术,而那时,他在迎接长沙市的精准扶贫工作检查,实在走不开。第二天,他赶到医院的时候,手术已经做完了,“说起来我都觉得很愧疚,但我的儿子很懂事,没有怪我。”

去年12月,在迎接湖南省精准扶贫工作检查时,谭君的父亲突发脑溢血,住进了长沙市中心医院。“那段时间我白天守在村上,下午5点下班,开车一个多小时赶到长沙照顾父亲,晚上就睡在医院过道里,第二天早上5点再从长沙赶到村上工作。”谭君说,那段时间他真的很辛苦,心里压力极大,但自己还是选择了在一线驻村。

除了家人,这五年的时间,谭君自己也生病了。2018年6月,谭君查出患有甲状腺癌,6月中旬进行了手术,但在8月份,他就主动要求回到扶贫一线工作,直到现在还要每天吃药。“我对村民有感情了,我想带领他们全部脱贫,想看着他们过上好日子。”谭君说,不忘初心,做到有始有终,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担当。

近年来,在镇上的扶贫工作队民主测评中,谭君多次排名第一。2018年,谭君被评为浏阳市脱贫攻坚“奉献之星”;今年,他的事迹被脱贫攻坚省检组作为典型写进了省检报告,呈报省委省政府。“这是对我这几年扶贫工作的最高评价。”谭君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