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书籍和笔记
纪念馆工作人员展示此次新增的部分一级文物。记者彭红霞
一件文物,一个故事。胡耀邦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也是灿烂的一生。伴随他革命生涯的许多物品,在今天都成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国家珍贵文物。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共收藏了与胡耀邦同志有关的各个时期、各种质地的藏品2.1万余件(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6000余件(套)胡耀邦藏书。
近日,经文物鉴定专家闾四秋等鉴定,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新鉴定文物1374件(套),其中含一件重新鉴定文物,共定级珍贵文物383件(套),一般文物991件(套)。其中,珍贵文物分别是一级文物10件(套),二级文物49件(套),三级文物324件(套)。在10件(套)一级文物中,胡耀邦阅读批注的书籍及笔记占了一半。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彭红霞
博览群书,10件(套)一级文物中书籍笔记占一半
胡耀邦曾熟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数遍,并写下24本翔实的读书笔记。
“看起来十分平常的每一件物品背后都蕴含着与胡耀邦同志有关的生动故事,体现的是胡耀邦同志的革命历程和革命精神……”12月10日—11日,经文物鉴定专家闾四秋、马宁、周英等对胡耀邦同志纪念馆馆藏的1374件(套)文物进行鉴定,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新增珍贵文物383件(套),一般文物991件(套)。
书籍、读书笔记、印章、党旗、签名册、办公桌椅……跟随胡耀邦故里管理局文物资料部部长王利英的指引,记者见到了此次鉴定的10件(套)一级文物。值得一提的是,这10件(套)文物中有一半是胡耀邦阅读批注的书籍及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恩里科·贝林格》《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苏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些书籍纸张略微泛黄,书页的空白处或长或短地记录了主人当时的读书随感,也证明了主人的勤奋好学。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这套书相配套的读书笔记共有24本,胡耀邦同志按照卷本做了翔实的笔记。
“胡耀邦一生博览群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他曾熟读多遍。”王利英介绍,馆藏的这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完整保存,全套书共53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北京新华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发行。全书从1956年出版第一本开始,直到1985年出版第53本,历时29年。翻阅这50多本书,划过的横线、在空白处的批注、夹在书页中的小书签,随处可见。根据胡耀邦的女儿满妹在《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中的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陆续出版时,胡耀邦都会一卷卷通读。
爱书如命,生病住院还带上大量书籍去阅读
胡耀邦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读书笔记。
“有时无法想象,一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还能挤出时间来读如此多的书,可见胡耀邦同志是真心爱读书的。”小心翼翼地整理着这些书籍笔记,王利英讲述了一个关于胡耀邦同志爱读书的故事——1946年5月初,胡耀邦因病住进了当时的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病。他到医院时不光带来了生活用品,还带来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籍。以至于主治医生都问他:“你住院为什么带这么多书?”他说:“住院的时候有点空闲时间,可以利用起来多读点书,本来我的书不多,这是专门从张家口的书店借来的,还有少部分是从延安带来的。”他还说,书是他家全部家当中的重要财产,随身带几部自己喜欢的书,是他军旅生活中最愉快的事。
而在共青团中央工作的时候,胡耀邦曾给团中央的干部提出要求:“要读马恩列斯的全集,要读四书五经,要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要读完《二十四史》。”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一天能读1万字,读完这些书至少也要14年,“20多岁的干部照这个方向去努力,到了40岁左右就可以成为一个学者了。”
“在胡耀邦北京的家中,他书房的书架几乎高达房顶,其中的书籍既有马恩列斯的全集,也有名人传记、政治经济、文史哲地等,可谓是各个门类都有涉猎。”对于胡耀邦一生到底读了多少书,没有详细的统计,但据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掌握的情况来看,他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鲁迅全集》等数遍,留下了一摞厚厚的读书笔记。
近年来,胡耀邦的亲属将他亲自阅读批注过的书籍等送给了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其数目多达6000余件(套),占馆藏藏品总数的28.6%。这些藏书,全部来自胡耀邦曾居住过的北京会计司胡同25号旧居的书房、会客室和卧室。目前,这些藏书已经成为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最为重要的文物藏品。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