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鲜市场游来新“鲶鱼”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1-06 10:31:44
微浏阳
—分享—

生鲜店抢点布局社区受关注

服务质量和市场开拓能否好又鲜?

03版时政经济-1.jpg

1月4日20点34分,市民在生鲜店排队结账付款。记者莫瑜

“夜间清货打折开始了,我们去看看有什么买的!”“一条半斤多的黄花鱼不到10元啊,我要买一条……”近段时间,记者发现市民的购菜方式和时间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以往传统的农贸市场、超市外,出现了“生鲜不过夜”的社区生鲜店。

那么这类社区生鲜店有什么特点,其背后的经营模式又是怎样的呢?近日,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和调查。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

现场

晚上八点居民排队购买折扣生鲜果蔬

1月3日19点35分,家住集里街道庆泰南路君悦天下小区的彭先生,在楼下散步健身后,转身进入了小区楼下一家名为“钱大妈”的生鲜店。

彭先生今年79岁,郴州人,两个月前随子女来到浏阳定居。时间多、闲不住,家里买菜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他们宣传说不卖隔夜肉,全场的菜品都会在当天晚上以折扣价清完,这种模式还是很吸引人的。”彭先生说,他对周边区域已经很熟悉了,不远处有龚家桥菜市场、大润发超市,小区楼下又可以逛天虹超市、钱大妈生鲜店等,他可以慢慢看、一一比价,合适的就买,“我以前居住在广州,那边的社区服务很便利,没想到在浏阳也能享受到这种便利。”

彭先生进入店内的时候,数十平方米的店里已有十多名顾客。彭先生先是逛了一圈,白天他已来了两趟,买了猪肉、青菜等。这次,他又挑选了一袋馒头作为早餐。

边选边逛,时间到了20点,店内播报“全场七折”的语音,彭先生开始排队结账,原本在挑选食材的顾客也慢慢聚拢过来开始买单。排队几分钟,彭先生付款一块多买到了一袋馒头。

从19时许直至21时许,记者看到店里一直有顾客来来往往,相比旁边几家店铺,人气要旺很多。小白嘴山药5.7元/500g,毛豆6.1元/500g,大土豆2.6元/500g,泥红萝卜1.88元/500g,冬瓜2.9元/500g……记者在店里看到,货架上的菜品不多了,不少生鲜蔬菜已销售一空。

据了解,钱大妈生鲜店来自广州,是一家社区生鲜连锁品牌,2020年8月进驻浏阳,目前已开设了5家店。其宣传语是“不卖隔夜菜”,19点开始全场清货,折扣从九折开始,之后每隔半小时降低一折,直到23点30分免费派送。“2020年8月份开店以来,做完21点全场五折这一波生意,店里基本就可以打烊了。”店长谭先生表示。

走访

小区百米距离内连开4家生鲜店

1月4日20点许,记者又来到了荷花街道新月半岛中央大街,看到小区门口100米距离内有4家生鲜店,包括以“生鲜不过夜”为卖点的炭棚生鲜、钱大妈和两家普通的社区生鲜店。

记者看到,炭棚生鲜、钱大妈的人气都很不错。20点44分,在炭棚生鲜,记者看到生菜、油麦菜、上海青、花菜、菠菜、西兰花已售罄,只留下不多的冬苋菜、红萝卜、红线椒等。

记者了解到,炭棚生鲜来自关口街道炭棚村,2020年10月25日正式营业,主营炭棚村开心农场的蔬菜,定时打折,生鲜类产品天天清货,折扣从18时30分的九折开始,每隔半个小时降低一折,直到23点全场生鲜免费派送。

“我们是生态种植,种植面积约800亩,能从源头保证蔬菜的新鲜、健康,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炭棚生鲜相关负责人、炭棚村党总支书记黄伏新说,为了做到“生鲜不过夜”,他们形成了两种模式,一是由村民自行在早上6点前将当日采摘的蔬菜送到店里;二是由基地派送员统一收集。

派送员郝宜成每天凌晨4点就出发收集村上农户家的蔬菜,“村里有七八十户种植大户,散户200多户,提前一天就要收集好信息,第二天天不亮就沿路收新鲜蔬菜,要求早上7点前将蔬菜送到店内。”20点52分,在钱大妈生鲜店,菜品即将售罄,工作人员将货架上的菜品统一收集到了收银台对面的货架上,方便顾客挑选。记者看到,此时店内只剩下数包千叶豆腐、几把芹菜和几条黄花鱼。

“原价29元的排骨,折扣价只要18元,优惠很多了!”雷先生说,他进入店内应该是20点左右,这已经是他当天第三次下楼来买菜了,“我们这里有几个生鲜店,可以都看看,价格合适就会买。”

新闻观察

自产自销,本土品牌也加入竞争

“早上买新鲜齐全,晚上买经济实惠!”记者走访了解到,市民对这种以“生鲜不过夜”为卖点的生鲜店接受度较高,不过,这种模式是如何运作的?后期又会不会提价呢?

“钱大妈生鲜店的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了,他们成立有8年了,争取到了多轮融资。”1月5日,钱大妈生鲜店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以便利店的模式,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解决了社区最后一公里的生鲜食品购买问题。

“目前来看,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利润微薄。”黄伏新告诉记者,炭棚生鲜是炭棚村种植基地的直营店。

炭棚村曾是省定贫困村,有着30多年的蔬菜种植历史,2017年脱贫摘帽后,该村在种植产业上下功夫。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17年创办了炭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扶贫基地+农户+直营店”这一创新模式,发展成为了如今集蔬菜产销、观光旅游、田园生活体验为一体的产业项目。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黄伏新分析,“我们的优势就是自产自销,对产品有信心。”炭棚生鲜店内既有本地蔬菜,还有土特产,农产品能追溯到具体的农户,但凡不满意可以无理由退货。为了赢得顾客信任,炭棚生鲜还不时组织周边住户前往炭棚村参观,体验采摘之趣。

“生鲜产品是消费者日常的刚性需求,生鲜行业则属于高需求、高粘度的行业,当我们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优的价格,自然能够站稳脚跟。”黄伏新表示,虽然目前运营成本很高,但是之后境况肯定会越来越好,“我们后续将多开几家直营店,打通长沙市场。”

声音

市民张晓军:我觉得社区生鲜店拼的是渠道,谁渠道强,价格就能压下来,也能够做到新鲜。钱大妈下游客户多,上游供货商议价能力也强,并且一般都是直接和生产商对接,有自己的仓储,价格优势很强。对于小区的摊贩、常规生鲜店,虽然能够让你在小区买到菜,但是菜品是经过两三次的转手渠道拿到的货,价格以及规模优势都不太具有竞争力。所以总体来讲,这种“社区门店+强渠道商”类型的生鲜门店是很有竞争力的。

网友“水獭”:社区生鲜以其“小而精”的经营模式、与消费者近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能够快速发展实属不易,但社区生鲜店想要获得一席之地,除坚持质优价廉的产品外,也应输出相应的知识体系,增强顾客与门店的关联。同时,社区生鲜店也还有更多的模式有待解锁。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