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柏加镇柏铃村获评湖南省文明村,“绿心柏加”盛开文明之花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2-18 10:42:43
微浏阳
—分享—

04版镇村-2.jpg

柏加镇民间护河队开展巡河,为打击非法捕鱼贡献力量。资料图

绿心柏加,盛开文明之花。继柏加镇渡头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柏加镇获评湖南省文明村镇后,今年1月,柏加镇柏铃村获评湖南省文明村,成为柏加镇经济建设与文明创建协调发展的又一样板示范。

柏加镇以花卉苗木生产经营为主导产业,苗木品种超过1200种,绿化覆盖率超95%,曾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旅游名村""湖南省两型示范社区"等称号。柏铃村位于浏阳市最西部,与长沙县黄兴镇相邻。近年来,在柏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柏铃村大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硕果颇丰。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许雅兰

移风易俗显成效

劲吹文明新风

践行移风易俗,是深入推进文明创建的重要环节。作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喜爱大办红白喜事、土葬观念根深蒂固,曾是柏铃村的不良风气。

近年来,柏铃村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大力提倡节俭办酒,推动厚养薄葬,以破除殡葬陋习,狠刹大操大办、炫富攀比之风。目前,全村逝者火化率稳定在100%,办酒率缩减了40%以上。在此过程中,陈正华、王霞旺等一批带头文明殡葬、节俭办酒的典型争相涌现,推动全村移风易俗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2020年春节期间,正值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期,柏铃村李菊先老人不幸去世。其子陈正华和兄弟两人为老人低调办理了后事。兄弟俩深知,母亲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带头践行移风易俗,也是母亲一直的意愿。

2020年4月1日,面朝着浏阳河,陈正华兄弟俩种下了一棵桂花树。当天,三十多名来自柏加各村的家庭代表在河边种下寓意着希望的树苗,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逝者已矣,生者以一树繁花寄哀思,让文明新风遍沐乡村。

柏铃村党员王霞旺则在50岁生日时不摆宴席、不收礼金,并拿出2万元,托镇政府捐赠到市红十字会,成为了当地一段佳话。

同样备受当地村民称赞的,还有柏铃村村民万学文。自2015年婆婆中风瘫痪后,万学文六年如一日,细致入微地照顾老人。六年来,老人家虽长期卧床,但衣服季季换新,床上用品时时备足,零食水果样样俱全,过得安心又舒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婆婆的遭遇让万学文联想到屋后的五保老人黄斌。2015年开始,万学文就经常给黄斌送去各种生活物资,还在黄斌生病时给他送去饭菜,帮忙打扫卫生。不少邻居受到万学文的感染,也积极参与共同关爱五保老人。

移风易俗需要敢于破除旧俗的勇气,孝老爱亲、关爱邻里更需要真心实意的美德。正是由于这些勇气与美德,柏铃村这片生机盎然的沃土上,绽放出灿烂的“乡风文明之花”。

公益服务暖人心

尽显文明力量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纵深发展后,柏铃村逐渐破除了殡葬陋习、刹住了大肆办酒之风。在一批典型示范的带头作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转而投入到公益事业,尽自身力量帮助困难群众。2月9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果、牛奶、油等物资装上车后,柏铃村村民张恒穿上红色马甲,做好防疫措施,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一起出发前往柏加镇敬老院,看望慰问这里的老人。

张恒曾经被查出患有三种癌症,如今的他也一直在与癌症斗争。病魔无情,不仅影响着张恒的身体状况,还让他花光了家中积蓄,欠下不少外债。好在抗癌过程中,张恒接触到了红十字会,深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影响,他多次参加公益活动,并组建起了浏阳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西区队,从慈善事业中获得了对抗病魔的强劲力量。

2020年,张恒获评为2020年三季度“长沙好人”。今年1月底,长沙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来到柏加镇柏铃村,看望慰问张恒。收到慰问金后,张恒当即拿出其中一半作为开展走访慰问的活动经费,当地群众无不为之点赞。

柏加镇民间护河队队长张伟,也是柏铃村志愿服务、无私奉献的典型之一。2018年,张伟发起成立了柏加镇民间护河队,并主动筹资购置冲锋舟及相关设备,参与河道巡查、清理。

“我们定期开展巡河,并且约定每次活动大家都不能早退。”张伟说,民间护河队队员们都是自发参与的志愿者。有时冬天开展反电鱼行动要持续到凌晨5点,大家冷得牙齿打颤,但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民间护河队成立以来,已协助执法人员抓获非法电捕鱼行为40余起,对多艘僵尸船进行了销毁,收缴地笼700多副,共2万多米。2021年1月,张伟被省河长办评为2020年湖南省“最美河湖卫士”。

一个个志愿服务的典型,一支支甘于奉献的队伍,为柏铃村文明创建助力添彩,让全村志愿互助蔚然成风。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柏铃村广大党员带头为湖北募捐,短时间内募集善款8万余元,彰显出文明的力量。

新闻延伸

走访慰问送温暖,疫情防控出实招

2019年4月,柏加镇获评湖南省文明村镇,成为当年浏阳唯一入选的乡镇。文明之花也开遍了柏加大地,结出了累累硕果。

“毛嗲,我们给你来送年货了。”2月3日一大早,柏加镇仙湖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志愿者队伍来到八十多岁的独居老党员毛德仁家里慰问。

毛德仁年纪大了,打扫卫生时腿脚不方便。放下慰问物资后,志愿者们拿起扫把、抹布就开始搞卫生。看到丰富的慰问物资和焕然一新的房子,毛德仁感动不已。

“老凌,听说你女儿今年在外地过年,我们几个志愿者特意来看看你们!”2月1日,在渡头村村民凌存杰家里,微网格长凌枫带着几名志愿者给两位老人送来过年物资,并帮助打扫了卫生、贴春联,营造出浓浓的过年氛围。

凌存杰的两个女儿均在外省务工。考虑到疫情影响,她们响应倡导决定“就地过年”。凌枫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发动几名志愿者一道来到凌存杰家中走访慰问,让老两口感到十分温暖。

春节假期前,柏加镇各党支部在镇党委的号召下,全面开展暖心工程。截至目前,共慰问困难群众534人,退役军人186人。在镇党委、政府的倡议下,各个微网格也发动爱心人士,看望因亲属“异地过年”而留守的老人、孩子,送去贴心陪伴、生活关怀等,为在外务工人员减轻后顾之忧。

在疫情防控方面,各村更是出实招,为广大柏加人民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做出了贡献。

“外地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做好备案登记……”1月28日,仙湖村石牛组召开一场绘声绘色的宣讲会,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唐更向村民介绍目前疫情形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柏铃村微网格长们则利用微实事资金,为全村群众准备了一份“新春礼物”——口罩。微网格长上户时,一边宣讲疫情防控政策,一边摸排返乡人员情况,顺便送上一份防疫物资,让防疫抗疫的大网在柏加越织越密。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