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全市各乡镇(街道)特别设置了网格议事厅,以推动"党建+微网格"工作走深走实。资料图片
聚焦社会治理创新,加快打造现代治理样板。要以“党建+微网格”为核心抓手,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浏阳样板”。——摘自市委全会报告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直接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整体效果,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十四五”时期,浏阳将如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浏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提高公众安全指数,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浏阳路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胡吉星
深化拓展“党建+微网格”内涵
龙伏镇相市村村民周德和(化名)的老屋与邻居周卜才(化名)的小洋楼仅一墙之隔,由于设计原因,每逢下大雨时,小洋楼的滴水有一部分落在老屋的外墙上,导致老屋墙面、地面浸水,周德和对此意见很大。
近日,微网格长张新大在入户走访的时候,了解到这一情况,希望缓和双方关系,但双方互不让步、难以调和。张新大将此事上报村、镇后,龙伏镇“党建+微网格”社会基层治理服务中心立即牵头调度司法、社发、法律服务、自然资源等站所,会同微网格长组成“网格帮帮团”来到现场化解矛盾,最终当事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浏阳有5007平方公里,32个乡镇(街道)、近42万户居民家庭,社情民意复杂,如何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
浏阳的答卷是:通过网格化,细“治”入微。自2020年3月以来,浏阳按照“就近、就便、就熟”原则,将全市划分成3.2万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包含10户至20户居民家庭,覆盖41.92万户群众,3.5万名党员参与联户,实现党员联户联企联商户全覆盖,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域网格化管理。
为进一步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浏阳路径,《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化拓展“党建+微网格”内涵,实施“党建+微网格”三大工程,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浏阳模式”。打造基层党建的引领工程、社会治理的基座工程、脱贫攻坚的留守工程,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进“一站式”解纷服务。
在构建多元共治模式方面,《规划纲要》明确,要引导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积极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慈善类、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同时,加强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做好民主管理和换届选举工作,创新推动村民自治,争取矛盾不出村。
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市进程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原告浏阳市青草烟花制造有限公司与被告大理白族自治州某烟花爆竹经营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浏阳市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应偿还原告货款42万余元。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由于临近年底,且被告远在他乡,给法院执行团队带来了极大不便。
近日,市人民法院南区团队多次赶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约谈被执行人,通过“活查封”方式,促使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成功执结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围绕加快“法治浏阳”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加快推进依法治市,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如何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规划纲要》给出了路径和方法,要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机制,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持续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持续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化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
如何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规划纲要》指出,要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科技化水平,优化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完善党政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全覆盖制度,健全法律援助机制,实现“应援尽援优援”,加强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便利快捷、优质高效、专业全面的公共法律服务。
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是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抓手。《规划纲要》明确,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活动,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模式,重点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浏阳
连日来,一场全域覆盖的交通违法集中排查整治行动在全市展开。2月22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农业农村、交通等部门及园区、乡镇,针对农村面包车、三轮摩托车、三轮、四轮低速电动车、拖拉机开展专项执法。当天,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042起,依法行政拘留无证驾驶摩托车驾驶员58人。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平安建设既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平安浏阳”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提升安全事故防范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提升网络文化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以提升安全事故防范能力为例,《规划纲要》提出,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搭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云服务平台,推进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动态更新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数据库,实现“一张网”“一张图”管理模式,科学指导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方面,《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大力推进“智慧安防”,加大公、检、法等一线监管场所和技术平台建设力度,构建以“互联网+”和“雪亮工程+”为支撑的智慧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以风险防控为主线,深入实施“四个大抓”警务战略,全面推进新时代县域警务,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化社区警务战略,继续“一社区(村)一警(辅警)”全覆盖工作。
“十四五”时期,统筹发展和安全,“平安浏阳”这张名片必将更加亮丽。下一步,浏阳将大力推进“深耕行动”“护航行动”,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问题大起底、矛盾大化解、平安大守护、文明大教化、素质大提升活动,真正实现浏阳本质安全稳定、持续安全稳定、全面安全稳定,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浏阳。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