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江作证 人民不会忘记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4-12 09:55:02
微浏阳
—分享—

易荡平后人连续32年赴广西祭扫

浏阳全州两地联动传承爱国精神

06、07版通版-4.jpg

易荡平烈士的后人及达浒镇金田村的党员代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易荡平烈士陵园祭扫。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是红军将士用生命向初心和使命交出的一份答卷。

从1934年11月27日到12月1日,战斗的硝烟一刻都没有消散过。激战的枪炮声、飞机的呼啸声、江涛的咆哮声以及人喊马嘶声,共同组成了湘江战役最为残酷的战争画面。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的易荡平奉命率红五团随军战斗,11月27日,在红军开始抢渡湘江的战斗中,易荡平和团长钟学高率红五团作为先头部队计划抢占全州以南的渡口,但这时,全州已被敌军抢先进占,于是他当机立断,改变攻打全州的计划,迅速率部抢占全州以南的脚山铺,守住脚山铺,就可以保障红军渡口北翼的安全,他占领脚山铺之后,立即组织部队连夜挖掘战壕,构筑工事,准备阻击敌人。

天蒙蒙亮,敌军开始向脚山铺进行轮番轰炸,并分兵向红五团阵地进攻,战斗越来越激烈,易荡平激励战士誓死守住脚山铺,为红军主力渡江争取时间。经过5个昼夜的浴血奋战,虽已身负重伤,但易荡平仍然在阵地前抗击敌人,当红军主力即将安全渡过湘江的消息传来时,他激动得大喊:“大功告成,死而无憾!”

在湘江战役中牺牲或失踪的部分红军烈士,一共有20321人。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的英名廊上,刻录了574位浏阳籍英烈的名字,他们多来自于红三军团与红五军团。

——综合《浏阳英雄儿女传》

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牺牲的人,永远不会被忘记。“易荡平,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从广西回来已经几天了,汤裕福(易荡平烈士曾孙)内心像往年一样,久久不能平静。清明节前一天,4月3日凌晨3时,他和家人又一次出发,驱车近500公里到湘江战役所在地广西全州、兴安等地祭扫、凭吊、怀念先辈。

对英烈最好的告慰,就是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今年是汤裕福一家第32年前往广西为易荡平祭扫,这三十多年来,从未间断。

87年前,易荡平就是从达浒出发,踏上革命征程。从浏阳河上游,到湘江源头,初心不改,至死不渝。

如今,从浏阳到广西,易荡平的后人和家乡代表循着先辈战斗的足迹,深切缅怀以易荡平为代表的浏阳籍先烈。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芝罗时茂罗晓芳江卉张迪广西报道

连续32年赴广西祭扫

“每年都想过来看看他”

4月3日凌晨3点,达浒镇金田村,三辆车在夜色中出发,车上坐的是易荡平烈士的后人及村上的党员代表。

驱车6个多小时,3日上午10时许,汤裕福一行方才抵达全州。承担浏阳党史学习教育《先烈志·两地红》大型主题报道采访任务的浏阳日报社记者与他们在全州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汇合。

没有停留休整,一行人直奔位于全州县中心北路的易荡平烈士陵园。在这里,汤裕福娓娓道起了曾祖父易荡平短暂却不凡的一生。

易荡平,浏阳达浒人,原名汤世积,生于1908年。他7岁上学,先后就读达浒高小、长沙楚怡中学。1926年,他毕业后回到家乡,任达浒高小教员,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年轻的易荡平响应号召,动员其兄汤世和筹集资金,在达浒开设归文书局,出售各种进步书刊,以促进农村新文化的普及。

北伐军进入浏阳后,易荡平在区农民协会担任宣传工作,为首组织集会游行,兴办平民夜校,后经共产党员黄建中、彭商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离开浏阳,达浒区的反动势力卷土重来,这时,党组织遭到破坏,许多共产党员和农运骨干惨遭杀害,易荡平自己也不得不隐蔽起来。1928年3月,中共浏东特委组建浏东游击队,易荡平率先报名参加。在誓师大会上,他说自己不再用“汤世积”这个名字,许下“以荡平天下不平为己任,不消灭反动派,决不放下枪杆子”的豪迈誓言,并宣布改名为“易荡平”。1934年,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的脚山铺阻击战打响,为掩护主力部队抢渡湘江,时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的易荡平率部坚守在全州境内的脚山铺先锋岭,浴血奋战五昼夜,打退了敌军一轮又一轮进攻。

“五团政委易荡平负重伤。这时,敌人端着刺刀上来了。荡平同志要求他的警卫员打他一枪。警卫员泪如泉涌,手直打颤,岂能忍心对自己的首长和同志下手。荡平同志夺过警卫员的枪,实现了他决不当俘虏的誓言。”聂荣臻在《奔袭道县,强渡湘江,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中回忆。

年仅26岁的易荡平是脚山铺阻击战中牺牲的红军最高级别指挥官。他用生命践行了“死而无憾”的誓言。他和无数红军指战员以血肉之躯,铺垫了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道路,留下了英雄绝唱和壮丽篇章。

“每次看到曾祖父饮弹自尽的描述时,我心里都会非常激动。”汤裕福眼圈微红,声音哽咽。1988年,全州县政府派人来浏阳寻找易荡平烈士后人,家人才知道他牺牲在全州。1989年清明节,汤裕福在祖父的带领下第一次前往全州为曾祖父祭扫。“当时都是坐火车过来,转上好几趟车,路上就要两天两夜,2000年以后一直开车过来。”汤裕福说,自从知道曾祖父的牺牲地后,家人每年都会过来看看他,32年从未间断。

今年也是达浒镇金田村党员代表首次随汤裕福一家人来到广西。

“2020年,广西兴安县委宣传部和当地纪念馆相关人员曾来到村上,参观了易荡平烈士故居。”金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汤代其介绍,今年,浏阳市委宣传部也到村上进行了实地走访,两地都非常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因此,镇村两级便将党史学习教育第一课放在易荡平烈士故居开展。

“祖上有一名先烈,我们一家都感到骄傲,烈士的故事与精神对于后辈都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汤裕福说,包括易荡平在内,有574位浏阳先烈在湘江战役中牺牲,他们代表的是浏阳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和为国家为民族作出的牺牲,“有很多烈士都没有找到后人,我们每年来祭扫,也是代表家乡人民来祭拜这574位烈士。”

烈士故事激荡爱国主义情怀

“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

每一位英烈的事迹,都是一本厚重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每一年,汤裕福一家祭扫完先烈后,都会前往湘江战役的重要战斗地点,重走长征路,感受易荡平当年艰苦卓绝的经历。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许多战士牺牲在了这场战役中,鲜血一度将湘江染红……”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就建在脚山铺阻击战的战场之上,馆内陈列展示着湘江战役中的革命历史和文物,其中,就有汤裕福一家捐赠的易荡平用过的物品。跟随讲解员刘双菊的讲解,汤裕福全家及金田村党员代表们接受着红色精神的洗礼。

“曾祖父易荡平的精神能够传承下来,我很感谢当地政府和人民。”汤裕福说,全州是一片红色热土,无数先烈的红色精神照耀着这片土地,当地尊崇先烈的氛围也非常浓厚。每到清明节、公祭日等时节,当地人不仅会为自家先人扫墓,也会为牺牲在这里的烈士祭扫。

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全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春燕来说,她与易荡平也有着不解的缘分:“易荡平作为一位英雄、作为一位烈士,我是从小就知道的。”回忆起与易荡平的关联,赵春燕缓缓道来。

“印象最深的是我读中学的时候,当时也是清明时节,山茶花盛开,我们采了很多山茶花,去易荡平烈士墓前扫墓、祭拜,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赵春燕说,前不久,她偶然找到了当年的老照片,勾起了这段珍贵的记忆。

1934年,湘江战役爆发,这一战激烈而悲壮,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湘江、浸润了脚下的土地,也在全州人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红色记忆,当地至今流传着一个说法: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赵春燕说,易荡平的事迹被写进了全州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中,传承了一代又一代,最初她对易荡平的了解,便是从书本中得来。4月4日,在有着“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第一渡”之称的界首渡口,北去的湘江平静悠然。87年前,红军将士正是在这里以血肉之躯突破敌军枪林弹雨的封锁从而走向胜利。87年来,硝烟早已散去,但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写进了历史里,也深深刻进世人的脑海里。

青山埋忠骨,碧血铸忠魂。江上飘洒的黄色菊花瓣和阵阵响起的鞭炮声,在告慰先烈,也在警醒后人。

湘江作证,人民不会忘记。

深切缅怀

红色文化把两地连起来

“我与易荡平后代的接触,始于2016年,也是在清明时节。当知道是易荡平后代的时候,我觉得非常亲切,特别是他们每年都要来好几次,坚持了三十多年,我觉得这就是一家人常走亲戚的感觉。”赵春燕对于浏阳和全州两地之间的情谊,充满了肯定与期待,她认为,这种常来常往加强了两地联系,促进了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的纽带把大家串了起来、连了起来。”(全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春燕)

讲好湘江战役中的浏阳英雄故事

“浏阳是革命老区,当年有许多浏阳人参与到革命中来,易荡平是湘江战役中目前所收集到的574位浏阳籍红军烈士中的代表性人物,浏阳这些先烈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巨大贡献。”从事湘江战役历史研究已有25年的尹汤怀,对红色故事熟记于心。

他表示:“我们想把浏阳的故事讲得更好,让更多来到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馆的党员干部、各界人士等,知道更多浏阳英雄的故事。”(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馆长尹汤怀)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