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轻捻五彩毛线,慢钩五彩人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11-29 10:04:25
微浏阳
—分享—

自学十年练就一双巧手

10版街坊-3.jpg

莫兴美正在家里编织鞋子。记者彭红霞

阳光从窗户照进大厅,暖意融融。莫兴美忙完家务就在茶几前坐下,她左手扯着毛线,右手比着长短,五彩的线在钩针上一绕,起针、抽线、钩织……十指翻飞中,时光和阳光都绕进了毛线中,编出了五彩的毛鞋、毛帽、毛衣等物件。

莫兴美,今年45岁,祖籍云南,两年前她和丈夫张军成来到浏阳做生意,租住在淮川街道城西社区氮肥厂附近。莫兴美擅长用一双巧手编织各种手工物件,帮着贴补家用,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多姿多彩。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痴迷手工编织,十年自学练就一双巧手

暖阳照在茶几上的一排毛鞋上,红色的毛线更鲜艳,橙色的则更加耀眼。细看这些毛鞋,除了颜色的搭配好看,还有密实的针脚、精致的造型,以及后期的加工都十分细致,独具匠心。

10版街坊-4.jpg

莫兴美编织的各式毛鞋。记者彭红霞

“编织看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容易。”莫兴美挑起话题,笑着说自己初学时真是吃够了苦头。她的老家在云南,虽然当地手工工艺底蕴深厚,四处都有美丽的织物,但她家没有这种氛围,她没有被长辈手把手教过的经历,手工一行更是无人领她入门,仅仅是凭着从小对手工艺术的痴迷,让她对编织很是向往。

成年后,她决定自学,买来各种毛线、钩针、教学书,把自己关在屋里不断摸索,却不得法,给家人做的东西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有的则完全不成型。十年里,她多次失败,放弃,又拿起,反反复复,直到终于练就一双灵巧的手。

莫兴美先是给丈夫和孩子编织衣服,一年四季,各种款式都有,随后开始编织生活用品。她花十多天钩织了一床圆形的烤火被,颜色大胆,异域风情,摸起来厚实又温暖;为了让孩子洗完澡有一处干净的落脚地,她又想办法勾勒了一块脚踏垫,防滑又温暖;到了冬日,莫兴美织得最多的是毛鞋,家人人手一双不说,还有不少人找她定制。

指尖舞动,毛线翻转,莫兴美手里编织的,正是一双定制的儿童毛鞋。她选择了柔软的毛线,间或加入不同的颜色,形成五彩花色;或采用不同的针法,做出小动物造型;在尺寸方面更是精细算准,让小鞋子充满了手工的温暖。

“总要和工业生产的产品不一样些。”莫兴美说,平时编织用什么料子、底子,都会精挑细选,多次尝试,“总要试过了,知道其中的不同,才能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产品。”

用心编织自己的“五彩人生”

阳光的暖意揉进毛线,勾勒进物件中,给手工成品带来不可复制的魅力,这种五彩的生活,同样也温暖了莫兴美。从小吃了很多苦的她,只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的未来。

“我的老家在云南的大山中,什么都没有。”莫兴美说,清贫给她带来的最大“伤害”就是没能读书,不识字,长大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更别说从封闭的大山里走出来,她根本跟不上外面的世界。

为了挣钱,莫兴美给人洗碗、打扫卫生,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但没文化、不善交际也让她吃了不少闭门羹,不断品尝着人生的艰难和辛酸。

莫兴美的身体也不太好,颈椎病、腰椎病,还有气管炎,一旦发作,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幸而丈夫张军成对她很好,让她有了家,有了孩子。尽管一家人为了生计四处漂泊,她也觉得很满足。

尤其是学会编织后,她每天都会花很长时间在编织上,给丈夫编织衣服,给孩子编织鞋子,每一件成品都让她满心欢喜,好心的邻居见她有那么精巧的手艺,就带着她外出摆摊,这让更多人惊赞她的质朴和温暖。

“只要别人喜欢我做的鞋子,我就特别高兴。”莫兴美说,编织一双鞋子挣的钱并不多,丈夫总提醒她天天编织对颈椎、腰椎都不好,让她别做了,但她却对这种充实又充满期待的生活很满意。

莫兴美感叹着,以前总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没有奔头,无论在哪里生活,她都窝在家里不愿出门,如今有人认可她的手艺,甚至找她定做鞋子、帽子,她心里就有底了。手里做着五彩的生计,心里盼着五彩的未来,如今这已是她向往的生活。

(奖励线索提供人兰女士线索费40元;如果您愿意购买莫兴美的编织物,可以联系15969295946。)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