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小车”比赛现场,参赛的家长推着孩子朝终点跑去,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刘珂摄
浏阳日报讯(记者欧阳稳江)12月2日,冬日暖阳下,市体育运动中心内,一场特别的冬运会在此举行,掌声、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为迎接“国际残疾人日”,由浏阳市爱萌儿童康复中心主办,市残联、市体育运动事务中心、市义工联支持协助的第30个国际残疾人日冬运会活动举行,吸引了160余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参加。
比赛现场,“推小车”“猪八戒背媳妇”两项比赛吸引了不少观众:“推小车”项目中,有选手因为没有掌控好节奏导致“翻了车”;而在“猪八戒背媳妇”项目进行时,则出现了背不动孩子的小插曲,引来现场笑声一片。
“快乐运球”比赛,孩子和家长一起抱着篮球走向终点。刘珂摄
“为了参加比赛,我们在家练习了好多天。看到他能这么开心地参加运动,我觉得练习的辛苦没有白费。”多多是名有些听力障碍的男孩,平时有些羞怯。这次运动会,他和爸爸报名参加了“快乐运球”项目,当父子俩顺利完成比赛时,多多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当和儿子顺利完成“两人三足”项目时,儿子的一句“谢谢妈妈”,则让一向坚强的姜芳差点掉下了眼泪——对她来说,身患自闭症的孩子愿意参加到多人比赛,并且和她一起齐心协力完成比赛,已经是莫大的进步了。
“孩子们的笑脸才是这个赛场上最美的风景。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我感觉一切都很值得。”浏阳市爱萌儿童康复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此次运动会的项目兼顾了趣味性与互动性,能让特殊儿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体验团队合作精神,更好地融入团体和社会。
目前,浏阳登记在册的残疾人总人数为38111人,其中0—18岁的青少年为1548人。“特殊儿童在生理上的特殊性,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浏阳市爱萌儿童康复中心办公室负责人李红兰介绍,康复中心有172名特殊儿童,由于身体的局限性,他们甚至不能自己意识到大千世界的精彩。这些孩子和家庭,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渴望温暖、渴望朋友、渴望被理解和接纳。
在康复中心,孩子们会根据年龄和能力被分为12个不同的班,由专业的老师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帮助。走出康复中心,有些家庭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自信大方地带着孩子融入社会。为此,康复中心每年都会举办类似活动,让孩子和家长能更加乐观、自信地融入社会,更好地享受生活。
“近两年来,我市各级残联累计投入1630余万元,为1300余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基本实现全覆盖。”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王柏林介绍,每年的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社会各界为残疾儿童开展的关爱活动越来越多。在此,也呼吁更多人关注特殊人群,让更多特殊人群享有自由、平等、有品质的生活。
讲述
“无论他是什么样子,我都会好好爱他”
说句实在的,我从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活会因为结婚生子而改变——
30岁那年,我找到了意中人,婚后不到两年,家里多了一个小生命。本来我们有很多的期待,希望他健康长大,聪明活泼……但这一切都在新新被确诊为自闭症时改变了。
一开始,我们只是发现他和同龄孩子有些不同,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渐渐地,我发现新新在小区玩的时候几乎不听其他大人的话,也不爱和别的小朋友交流。
“不会真的有什么问题吧?”带着担忧,我带着新新辗转了多家医院,医生都说,孩子有自闭症倾向,让我们做好终身干预的准备。那时,我的内心还抱着一丝希望,总觉得过两年孩子大了,肯定就好了。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新新依然是老样子,他表达很多情绪的时候只会大哭大闹,现实逼着我接受他的现状,我也下定决心,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好好爱他。为了帮新新就医,我们一家带着他到处奔波。孩子的进步很缓慢,前后干预了5年,现在还是无法准确表达他的想法。
不过在他身上,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平衡能力明显变强,可以很好地控制自行车的方向和速度。面对他喜欢的玩具,他可以大声说出来,虽然有时发音不标准,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实不仅是新新在缓慢成长,我和孩子妈妈也在慢慢学习如何做好一名特殊孩子的父母,如何在生活中知足。现如今,我已经适应了新新爸爸这一身份,无论他是什么样子,我都有责任把他养大、爱他。
在浏阳,对于特殊儿童家庭的关怀政策很多,也让我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因此,我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特殊群体,有更多的途径来帮助这些折翼的“天使”。
(文中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皆为化名)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