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佑良
磨豆腐
一粒粒大豆在水里喝得饱饱的、胖胖的,像童话里的金豆,那么殷实,那么鼓胀,刺激我们的食欲,丰富我们的想象。
古老的石磨,千年的工艺,传承着乡村的记忆。推磨,把日子转起来,让年味香起来;推磨,让生活鲜起来,使乡情浓起来。
推磨,不紧不慢,是品尝劳动果实的过程,也是一种不亢不卑的人生态度。将每片豆瓣细细地辗碎,让阳光雨露孕育的精华完全释放;将每一朵浆花缓缓地熬煮,让土地凝结的营养尽情地绽放。
石膏与豆浆的完美结合,幻化成古老的美食,传统与现实的连接,延续着古今的神奇。
也许,这是大自然无数密码中的一组。也许,这是上天抚慰人类的特殊赐予。豆腐,自古以来就是一道不可破解的美食之谜,它的神秘成因,本身就是一种境界,一种禅意。
打糍粑
这是丰收后的舞蹈,这是殷实后的放松。香喷喷的糯米饭闪着瓷色的光泽,月亮也禁不住诱惑,从云缝里探出头来,她想尝一尝这人间的美食吗?风也耐不住刺激,从山那边急匆匆赶来,他要挟一些香味去炫耀吗?腊月,客家人围着篝火,用传统的方法,打一臼糍粑招待远方的客人。
健硕威猛的客家汉子,用肌腱隆起的胳膊,抡起“7”字形木夯,对准木臼里瓷白的糯米砸去。
“嗨”,这是力量的喷涌。“嗨”,这是欢乐的聚焦。欢快的舞蹈跳起来了,踩着客家山歌的旋律,合着木夯的节奏,臼里糍粑打成了,像凝脂,像白玉,让人感受到它的滑腻温润。一双双巧手将香甜的佐料放进去,将客家人的热情揉进去,一个个特色糍粑做成了。
放鞭炮
鞭炮声是年的脚步,从零零星星,到密如鼓点,年就款款而来。
回眸远古,花炮始祖李畋发明爆竹,巨大的响声除妖解瘴,是竹报平安。
神奇的引线绵延千年,一路响来,实现了去陋留精、不断创新的华丽转身,是火与梦想的碰撞,是爱与激情的凝汇。它们在节日里炫彩,在喜庆时绽放,在欢乐中灿烂。点亮夜空,惊艳世界。
有人踏着钟声,将一挂万响鞭点燃,“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云霄,好像约好了似的,整个山村此起彼伏,顿时成了一条舞动的长龙。
有人背着鼓鼓的行囊,看着车窗外不断闪过的村庄,默默地计算着与家的距离,脸上写满期待与激动。直到踏进自家的围墙,一声“爸,妈,我回来了”,鞭炮声和欢笑声在小院流淌。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鞭炮响了,蛰伏已久的春被吵醒了!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