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返还爱心款遭婉拒,他有了个新想法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2-09 10:18:42
微浏阳
—分享—

"如果今后有能力了,将以捐助人的名义成立教育基金,帮助更多学生圆梦"

07版公益-3.jpg

李良和父母翻开大学时获得的奖状,感慨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离不开爱心人士的帮助。刘珂摄

2015年,一笔2万元的爱心助学款帮助永和镇的大二学生李良解了学杂费难题;2022年,已经在深圳有了一份稳定工作的李良,想将2万元爱心款,以及5000元利息返还给捐助人黄志坚。

“对于捐助人,我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感动,那份恩情我永远不会忘怀。现在我的生活稳定了,我希望可以返还爱心款,也是对他的一个反馈。同时,我也会将爱的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虽然返还爱心款的行为遭到了黄志坚的婉拒,但李良表示,如果今后有能力了,他将以捐助人黄志坚的名义成立教育基金,帮助更多的学生圆梦。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江卉

一笔爱心捐助,让他读书无后顾之忧

从小懂事,学习成绩优异的李良在永和镇小有名气。2014年,李良以620分的高考成绩被南方科技大学录取。考上好大学,一家人既高兴又忧虑,李良的父母以务农为生,家中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女儿,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宽裕。

父亲李攸吾患有听力障碍,但勤劳憨厚的他一直十分乐观。除了耕种自家的十几亩农田,农闲时,李攸吾还会到附近的工厂打零工贴补家用。一家人的日子虽然清贫,却也过得十分幸福。但李良考上大学后,学费问题让一家人十分忧愁。

“李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家的情况我都知道,所以他考取大学后,我就在想办法帮他联系捐助人。”永和镇教育基金会主任黄义仁介绍,李良是个要强的孩子,上初中和高中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一家人也很淳朴,虽然李良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却深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一直鼓励孩子坚持学习。

得知李良的情况后,多名爱心企业家向黄义仁表示,愿意捐资帮助李良完成学业。“可以说当时镇上的爱心人士都想帮李良,大家觉得为孩子圆大学梦是一件好事,都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黄义仁告诉记者,当时永和镇的爱心企业家黄志坚强烈要求,由他来为李良支付1万元/年的学杂费。

“学费其实还好,成绩好后期会有奖金,最大的问题主要是在学杂费和生活费上面。”李良说,进入大学以后,生活和学习开支变大,1年1万元的助学金,为他们家减轻了很多经济压力,让他可以专心学业。2015年和2016年,黄志坚共计为李良提供了2万元的助学金。进入大四后,李良开始实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挣到部分生活费,便婉拒了黄志坚提供后续助学金。

希望返还爱心款,用实际行动回馈捐赠人

毕业后,李良被深圳一家金融单位录用,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在深圳工作的李良,凭借着自己的踏实勤奋,日子越过越好。随着生活的稳定,李良萌生出返还爱心款的想法。

“2万元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我也想通过返还爱心款的方式,告诉捐赠者自己已经可以很好的生活,算是对他帮助的一个反馈。”李良说。

黄志坚与李良一家此前并不认识,助学这个善意的举动,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这些年来,李良一直保持着与黄志坚和黄义仁的联系,或是送上节日的问候,或是简单介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每年回来也一定会上门拜访。

“就像是多了一个亲戚。”李良的母亲刘爱英说,他们一家早已将黄志坚当成了亲人,返还爱心款也是一家人商量后的决定,希望记住黄志坚的恩情,但在金钱上不亏欠他。

李良一家的想法,却遭到了黄志坚的婉拒。“当时做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想着要回报,孩子现在学业有成,找到了工作,我就很高兴了,以后只要努力工作,保持一颗爱心,努力回报社会就行了。”不管李良父子俩如何劝说,黄志坚坚决不肯收下这笔返还的爱心款。

对于黄志坚的决定,李良表示尊重,并表示以后会牢记这份恩情,努力工作,将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人,“等有能力了,我愿意以黄志坚的名义成立教育基金,来帮助更多的学生圆求学梦。”

记者手记

知恩图报让爱心有了回响

付出不问回报,这是黄志坚的大爱无私;知恩图报,这是李良的感恩情怀。

依靠读书,李良生活越过越好,但他一直牢记来时的路,不忘恩情,努力工作,在生活稳定后,更是希望返还爱心款。因为这份恩情早已超越金钱,为李良延续了那个珍贵的求学梦,让他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乃至家庭的命运和未来。

当奉献邂逅感恩,便是人间最美好的相遇。李良是幸运的,在永和镇,和李良一样幸运的学生还有很多。

“我们镇的教育基金从起初的十几万元已经增长到了现在的80多万元。”谈及永和镇教育基金的发展,黄义仁很是骄傲。从2005年至今,17年间,永和镇累计资助和奖励学生近3000人次,资助金额超200万元。

知识改变命运,爱心照亮未来。在浓厚的助学重教氛围下,每个孩子的读书梦都能实现,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新闻延伸

帮助困难学子浏阳在行动

在浏阳这片有爱的土地上,捐资助学、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善举时有发生,除了社会上广大爱心人士频频伸出援助之手外,浏阳相关部门也在积极为帮助困难学子而努力。

从2004年起,长沙市启动了困难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慈善助学项目,浏阳相关部门一直在深入推进教育慈善助学工作。2021年7月13日,浏阳召开了2021年困难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慈善助学工作会议,资助标准进一步提高,符合资助条件的困难学生一次性可获得5000元或8000元资助。

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困难学子通过向所在地村(社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长沙市困难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慈善助学金申请表》,获得了资助,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