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注意!“上头电子烟”不是烟是新型毒品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3-03 10:20:54
微浏阳
—分享—

4名男女贩卖"上头电子烟"获罪

近年来,吸电子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有一种电子烟被称为"上头电子烟",吸食后可让人产生幻觉,并有一定的成瘾性,因为其中的烟油含有合成大麻素成分。利用朋友圈等线上形式"销售"这种新型毒品,触犯了刑法相关规定。2月25日,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了一起贩卖毒品案,以贩卖毒品罪判处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小雷

电子烟很“上头”

原来烟油中含有新型毒品成分

今年22岁的戴某龙是长沙市岳麓区人,无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某视频平台结识了网友贺某(另案处理),后被贺某邀约一起卖电子烟赚点外快。

“我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正当职业,有了赚钱的机会,就想试一试。”在贺某的指导下,戴某龙通过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多次发布销售电子烟的信息,不过,他发现自己代销的电子烟与市场上常见的电子烟不同,被冠以“上头电子烟”的称谓。

而后在明知这类电子烟油含有大麻素的情况下,为赚快钱,戴某龙仍通过各类平台转发“上头电子烟”售卖信息,很快吸引了买家。2021年7月7日下午,就有深圳网友向戴某龙发来求购信息,并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了1900元货款。随后,戴某龙通过快递将混有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40毫升“上头电子烟油”邮寄给了购买者。

随着售卖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浏阳市男子左某渝及其女友高某通过娄底涟源市女子聂某从戴某龙处拿货,收到戴某龙邮寄的“上头电子烟油”及电子烟后,左某渝及高某赚取差价,再贩卖给肖某,肖某又二次贩卖给其他吸食者。原本价值仅10多元的电子烟经过“加料”和多次转卖后,售价高达三四百元每支。

“我们后来知道这种电子烟‘上头’的原因是因为烟油里含有大麻素,但因为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已经触犯了法律。”19岁的女孩聂某和高某在庭审现场泪流满面,悔恨不已。2021年7月1日,国家正式将合成大麻素列管为新精神活性物质后,4人仍不收手,抱有侥幸心理,继续从事贩卖行为。2021年7月底至11月,随着侦查的深入,肖某、戴某龙、左某渝、高某、聂某陆续被抓获归案,涉案人员归案后均如实交代了上述事实。

销售含新型毒品列管合成大麻素类物质

4名被告人同庭获刑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戴某龙、聂某、左某渝、高某无视国法,贩卖列管的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其行为均已构成贩卖毒品罪,但鉴于4人到案后均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认罪认罚,结合各自具有的量刑情节,遂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戴某龙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判处左某渝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判处聂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判处高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至三千元不等。

“4名被告人均是‘00后’,法律意识薄弱,最终触犯了法律。”庭审后,法官介绍,此类案件在交易过程中通常使用社交软件进行接洽,线上完成交易后,卖家通过“快递”“跑腿”等方式将“上头电子烟”发给买家,因“上头电子烟”和普通电子烟在外观上基本一致,具有极强迷惑性,配送员对此类新型毒品无法辨识,给了吸食者、贩卖者可乘之机。

但这类电子烟与普通电子烟不同,普通电子烟的主要成分是水、丙二醇、甘油、尼古丁和调味剂等,而“上头电子烟”却被不法分子掺入了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这种所谓的“上头”,就是人体吸入毒品后产生的短暂“快感”。吸毒人员吸食该类物质后,会出现头晕、呕吐、精神恍惚、致幻等反应,过量吸食会出现休克、窒息甚至猝死等情况。2021年5月11日,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决定正式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并于202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因此,无论是天然大麻中提取的精油,还是人工合成的大麻素,均属于毒品范畴,而且相比传统毒品甲基苯丙胺、氯胺酮,部分人工合成类毒品具有更强的成瘾性。

“‘上头电子烟’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欺骗性,部分人员可能在与友人往来或聚会中因猎奇试着吸食。”法官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遇到这种吸食或服用后可能产生幻觉或其他神经性反应的产品,要谨防产品内含有毒品,清醒认识新型毒品具有的极大毒害性,及时举报并拒绝一切类型毒品,防止深陷毒品的泥沼。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