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90后"青年干部奔赴隔离场所,急难险重中体会责任与担当
各隔离场所,浏阳市青年干部防疫突击队的第一批队员们开展垃圾转运等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青年力量。
"爸爸去一线打新冠病毒'怪兽'去了,你在家要乖乖听话哦!"3月27日早上,被抽调到浏阳市青年干部防疫突击队的焦颖和家人分别后,提上行李箱,奔赴抗疫一线。
根据防疫需要,3月25日,我市从各市直单位抽调100名"90后"干部,成立浏阳市青年干部防疫突击队。两天后,经过培训的第一批队员出发,共有38人抵达各隔离场所。
进入隔离场所后的第一天,队员们是如何度过的?工作状态如何?3月27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市委编办机构编制科副科长焦颖、市自然资源局政工人事科科员梁李,聆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红珍
坚定
“穿上防护服,做一个超能‘奥特曼’”
专业技能培训、防疫物资清点……3月27日上午9时,焦颖抵达指定的隔离场所,迅速穿上防护服,在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开始了他的工作。
“穿上防护服就是穿上了责任与担当,在隔离内区,我主要负责消毒消杀、垃圾转运等后勤保障工作,每天会对隔离点3至6楼进行2次消毒消杀。”焦颖告诉记者,此前看到身边的党员、志愿者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这次他也想尽自己的力量为抗疫做贡献。
受访者供图焦颖正在隔离场所内开展消毒消杀工作。李小芳摄
作为防疫突击队奔赴隔离点的第一批队员,焦颖深感自豪和光荣,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他也满怀信心,“一定会圆满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焦颖的信心源自他丰富的经验、过硬的能力以及坚定的信念。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焦颖连续两年参与我市赴外援企招工工作,能更好地适应封闭的工作环境。
“我参加过传染病防控以及生物安全的知识培训,也有过这方面的工作经历,取得了实验室相关的资质认定,算是有一定的经验,我更应该应急而动,率先出征!”焦颖说。
今年32岁的焦颖既是一名年轻干部,也是4岁孩子的父亲。“我女儿常问什么时候可以出去玩,家人朋友也在期待自由活动的生活。”带着这份期待,焦颖在抗疫一线更有动力了。
下午3时50分,电话采访刚结束,焦颖又继续忙碌起来,“第一天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每一项工作,做一个超能‘奥特曼’,为全市防疫工作贡献力量。”
担当
“作为年轻干部,应当冲在防疫第一线”
“梁李,梁李,收到请回答!”3月27日下午4时,记者刚与梁李通话不到5分钟,他便因为同事的紧急呼叫而挂断了,直到6时30分才再次取得联系。
提及第一次进入隔离区的经历,梁李感受十分深切,“从家出发到隔离点,这一路上我没有感受到紧张的氛围,下车时,出租车司机还对我说辛苦了,很感动。”
然而,当梁李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内区的那一刻,看着走廊上铺设的薄膜,紧闭的房门以及门外的红色小板凳,他的内心随之紧张起来。
“不要担心,每项工作只要按照防疫要求执行,不会有风险的。”站在一旁的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耐心为梁李做示范,舒缓他的紧张情绪。
在工作人员的示范下,梁李平复了心情,工作也很快上手了。上午10时,他穿上防护服、背起仪器设备,开始对隔离区1楼至8楼进行消毒消杀,忙碌到12时。脱去“战袍”后的他,全身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湿透了,身上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虽然很累,但想到有那么多抗疫人员与我们并肩作战,我充满了信心。作为湖南女婿,我也希望能为浏阳抗疫出一份力。”梁李来自江苏,今年是他到浏阳的第3年,有了稳定的事业,也有了幸福的小家庭。
“我的妻子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当我和她提及去隔离点服务时,她非常支持我,母亲也对我说放心去,孩子有她照顾。”梁李告诉记者,现在恰好是他孩子打疫苗的时间,但是疫情当前,作为年轻干部应当冲在第一线,孩子的事情只能先放一放。
夜幕降临,梁李也进入了随时待命状态。“接下来,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向专业人员请教消毒消杀工作技巧,提高工作效率,服从组织安排,主动扛下责任,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