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晓
营商就是赢未来。日前,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浏阳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举措》,进一步加大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力度,建立“无事不扰、无时不在、无微不至”服务企业工作机制,为浏阳勇当“强省会”战略开路先锋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要更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营商环境是经济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区域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优化营商环境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长远之策,是一场思想观念、治理效能、能力作风的深刻革命。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提升地区竞争力的不二选择,连续三年上榜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县(市、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目前来看,我市营商环境还存在着政务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办事效率需要更高,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脚步要更快等问题,需要我们精准施策,补短板、强弱项。而建立“无事不扰、无时不在、无微不至”的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则是更大力度更高层面打造浏阳营商环境新高地的现实所需,是我市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的有力举措。
相对于资源禀赋这些“硬”条件,营商环境经常被视为“软”实力。这也恰恰说明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主动作为的空间很大。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政府就必须深化自身改革,在“放管服”改革上下更大功夫,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无事不扰、无时不在、无微不至”,不越位更不缺位,让企业在浏阳安心投资兴业。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个地方优化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显而易见,相对于“随时造访”,职能部门“无事不扰、无时不在、无微不至”的服务机制,对于企业而言是一大利好。从企业角度而言,“无事不扰”最终得到的是公正、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它管住了职能部门的“乱登门、滥登门”,省去了企业不必要的迎来送往、汇报总结,让企业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发展主业。同时,政府对企业的充分信任和支持,也会鼓励更多企业朝更高目标努力,无形中推动整个行业比学赶超。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一个地方商事主体充盈的活力和韧性背后,离不开政府、市场、企业共生共融的良好生态。“无事不扰、无时不在、无微不至”是构建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相信此次出台的“十大举措”,必将为浏阳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