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扛起生活的难,念着他人的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4-21 10:11:04
微浏阳
—分享—

蕉溪镇村民于敏华入选"湖南好人"候选人

05版创文-4.jpg

除了照顾丈夫和儿子,于敏华每天还要忙着干农活。记者周旺

“敏华这个人真是没得说,那么难的情况,她还能把家照顾得这么熨帖。”“她对邻里也好,见谁有困难都会搭把手……”在蕉溪镇水源村,提起于敏华,村民们无一不是夸赞、敬佩。

今年53岁的于敏华,十几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双重残疾”的儿子、中风致残的丈夫,还义务照顾年迈的邻居,邻居去世后又帮着照顾其有智力障碍的养子。

一个人照顾两个家庭,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不管有多难多累,于敏华从没想过放弃。2021年,她获评第一季度孝老爱亲类“长沙好人”。前不久,2022年4月“湖南好人”候选人点赞评议活动拉开序幕,于敏华入围孝老爱亲类候选人。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旺

家里的顶梁柱

悉心照顾中风的丈夫和双重残疾的儿子

4月18日上午9:30,于敏华正在菜地里劳作。见有人来访,她马上招呼着进屋歇息,端来茶水。

“以前我身体还好的时候家里还种了水稻,现在只种了一亩蔬菜和油茶,还有一亩茶树。”因为要照顾患病的丈夫和儿子,于敏华只能在家里务农。现在正是农忙时节,于敏华每天都要忙着翻土、采摘茶叶。2003年,于敏华半岁的儿子因病导致智力和肢体双重残疾,吃喝拉撒全要于敏华照顾;2011年,她的丈夫邓启柏突发脑溢血,丧失了劳动能力,被鉴定为二级伤残。

丈夫没有劳动能力,儿子生活无法自理,女儿还在读书,照顾家庭的重任全落在于敏华一个人身上。每天早晨6点多她就要起床,为儿子漱口、洗脸、换尿布、做饭、喂饭、喂药、清洗身体、打扫家务、去菜地干活……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儿子休息后她才能睡觉。

由于家庭的重担,于敏华十多年来未出过远门。每次儿子发病,都让于敏华很是心痛,如今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接受手术治疗。

公认的好邻居

义务照顾邻居十余年

除了照顾丈夫和儿子,于敏华还义务担负起照顾去世邻居家养子的责任。

“她自己家里那么困难,还管了邻居一家三口。两个老人体弱多病,去世前一直是她照顾;老人去世了又帮忙照顾有智力障碍的养子,真的了不起。”于敏华对邻居的照顾,邻居李正再都看在了眼里,“十多年来,她一直是这样不求回报地照顾着他们。”

李正再口中的老人叫任富英,她与于敏华有着相似的经历,丈夫因脑梗瘫痪在床,养子有智力障碍,女儿出嫁多年且因中风生活仅能勉强自理,她自己也因年老体弱生活无法自理,一家人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

或许是因为经历了相似的苦难,于敏华不忍眼前的老人受苦。2008年,于敏华和邓启柏商量后,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任富英一家的责任,洗衣、洗澡、整理家务、给老人买新衣服……

十几年如一日的照顾,让老人心生感激,曾对于敏华说“这辈子都还不了这份情谊”。

任富英和丈夫相继去世后,其养子的生活就更加困难了。“我每天都打电话喊他过来吃饭,他不接电话我就去他家里找,顺便把他的脏衣服拿过来洗了。”于敏华说。

不仅是邻居,村里无论谁遇到困难,于敏华都会搭把手。女儿为她买了测量血压的仪器,她不仅免费帮村民量血压,哪家有老人行动不便,她还上门帮忙量血压;邻居家孩子生病,她力所能及地捐钱捐物。

“村上给我们申请了低保,经常有领导过来慰问,亲友邻里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对于乡邻们的夸赞,于敏华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但是对于乡邻、爱心人士对他们一家的帮助,她时时刻刻记在了心里。

特写

贫苦农家培养出博士生

最让于敏华感到骄傲的是,女儿是一名在读博士,专攻水稻种子科学与技术实验。

“以前女儿也抱怨过自己的家庭,我告诉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抱怨是无事于补的,不如把心态调整到积极的一面,努力读书,才能变得更强大,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于敏华的一番话对女儿来说,是激励,更是信心。

“我妈从不给我负担,但我知道,我妈哪能顾我弟一辈子,作为长女,我会担起自己的责任,闯出一片天地,帮母亲减少负担。”在女儿的印象中,妈妈似乎永远都停不下来,每天从早忙到晚,“她是一个勤劳、勇敢、坚强、善良的人,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