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大代表献计助力乡村振兴⑨丨建言乡村振兴,看看这些代表提了哪些建议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5-30 09:57:55
微浏阳
—分享—

02版要闻-3.jp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4月,浏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市委促进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启动“我为乡村振兴建一言”活动,全市人大代表围绕“乡村振兴”大课题,积极履职,踊跃建言,为浏阳乡村振兴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从5月18日起,本报特开设《人大代表献计 助力乡村振兴》栏目,连续刊发代表们的精彩建言。

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文|龚娜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对此,建议:

搭建平台育人才。浏阳历来重视引才育才,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怎么样把成长在浏阳、工作在浏阳的本土人才发掘好、培育好、运用好是关键。建议启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部门牵头开展人才分类摸底,特别重视对高新技术、传统产业、新兴业态等领域人才的挖掘,建立浏阳“智库”,精心打造学习平台、实践平台、宣传平台,出台人才奖励等制度,孵化一批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专家能手,打造一批助力乡村振兴的精锐之师。

靶向发力引人才。要聚焦当前组织振兴、产业振兴等关键环节“靶向发力”引人才。针对人才短缺的具体环节,摸清底数,破解编制受限等问题,开展人才招引工程,广泛引进各类人才。同时,针对重点人才,采用“一事一议”人才工作机制,通过前期筛选、反复对接、实地考察等程序,推动急需人才灵活招引。

多重优惠留人才。乡村振兴,引才、育才是基础,如何让人才留下来,安心扎根浏阳、服务浏阳,就需要形成全链条的服务机制。建议加大对人才保障的投入,针对纳入引才、育才计划的人员,突出“三给”即给政策、给平台、给待遇,以考核结果、服务贡献等为依据给予优惠政策,让招才引智的成果有序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作者系文家市镇浏阳市人大代表)

扶持示范村办企业,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文|陈敏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然而无“工”不富,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工业化。但如今乡村办企(合作社)面临着一些困难,如立项难,建设用地指标紧张,手续办理时间长,没有坚实的村集体经济资金来支撑企业的发展壮大等。村办企业(合作社)发展亟待扶持。为此,建议如下:

因地制宜择项目。各村依据自身经营类型、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组织架构等,选准一到两个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投资项目。

科学评估严把关。由乡镇(街道)负责,协同自然资源、发改、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强对申报项目的全面科学评估,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绿色通道便企业。优先为扶持村办企业(合作社)开辟绿色通道,调配用地指标,快捷办理国土、林地手续,合理简化证件办理程序。

政策支持助发展。一是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协调银信部门给予评估通过项目信贷支持,鼓励银行优惠贷款利息。二是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给予入市政策支持,减少办企费用。三是加强财政扶持,对村办企业(合作社)管理到位、效益又好的村给予奖补,在全市范围内扶持打造一批村办示范企业(合作社)。(作者系镇头镇浏阳市人大代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