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讯(记者许雅兰)6月6日,天空放晴,走进沙市镇文光村、沙市村等地,连片良田中,嫩绿的禾苗生机盎然。以前,这里不少耕地“出走”,栽种了草皮,今年以来,沙市镇实行“草退粮进”,通过草皮退出已恢复耕地820余亩。
耕地是必须守住的“红线”。今年,综合考虑镇域村庄规划发展布局、群众意愿、种植作物状况等,浏阳先后出台了《2022年“恢复类”地类恢复耕地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占用耕地种植草皮行为专项整治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乡镇(街道)积极开展恢复耕地工作。
位于捞刀河畔的农业大镇沙市镇,通过积极开展草皮退出行动和坑塘水面专项整治,找回“出走”的耕地。据了解,通过全力做好政策解读、迁移帮扶等工作,仅沙市村就在7天内完成了624亩占用耕地栽种草皮的铲除和翻耕工作。
“我们制作了全镇恢复耕地一张图,按照‘先易后难’原则,通过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上户核对整改面积,确定了拟恢复地块的数量、位置、规模和范围,形成了沙市镇2022年度耕地恢复任务图和数据库。”沙市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预计今年可恢复耕地1200余亩。
据悉,早在今年3月,市自然资源局就组织开展集中攻坚行动,通过班子成员分片、机关科室联乡镇、自然资源所属地负责的方式,组织、配合各乡镇(街道)整改恢复耕地2283亩,确保在春耕前先行整改恢复一批耕地。今年以来,浏阳共已整改恢复耕地3160亩,其中恢复种植草皮耕地达2100多亩。
与此同时,浏阳通过大力支持农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耕地产出效益,进一步激发农民保护耕地、用好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耕地。如沿溪镇沙龙村,引进种植能手组建专业合作社16家,鼓励村民以地入股,全面推行稻蔬轮作,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如沿溪镇大光圆村,通过引导产业转型,推动600亩花卉苗木退出,推进花卉苗木产业从做大向做精转型。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