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匠心守艺,非遗焕新,2022年浏阳市非遗宣传月活动今日启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6-10 10:47:59
微浏阳
—分享—

06、07版民生深读.jpg

千年古县浏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丰富、形式多样,点亮夜空的烟花,承载乡愁的夏布,巧夺天工的菊花石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穿过历史的长河,经过时间的沉淀,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截至目前,浏阳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非遗项目6个、长沙市级非遗项目21个、浏阳市级非遗项目61个。近年来,浏阳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探索“非遗+”,并设立百万元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在守护、创新、融合里找到非遗新生的密码。

6月10日,“匠心守艺非遗焕新”2022年浏阳市非遗宣传月活动在金刚镇启动,现场为第三批浏阳市示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乡镇(街道)、传习所、传承学校授牌。同时,将通过聆听非遗、玩转非遗、品味非遗、享受非遗、乐享非遗、感悟非遗、传承非遗、传播非遗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

“湘剧源头”唱出非遗新韵味

湘剧源远流长,是湖南19个地方戏曲剧种中的一个大剧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关于湘剧的起源地,此前一直有争论。2017年,金刚镇古色古香的桃树湾清代民居内,周祥辉、王阳娟、范正明、陈飞虹、曾金贵等20余位湘剧界“大咖”齐聚一堂,并基本达成共识:“金刚镇老案堂班是湘剧发展的重要源头。”

06、07版民生深读-3.jpg

跟着老师的指令,金刚镇金刚完小湘剧班的学生认真练习湘剧的动作、神情。刘珂摄

“金刚镇盛产鞭炮,因此不少人到当地三元宫祈求平安,还有不少人迎神入户,奉祀祈福。三元宫因此创办了一个戏社,叫作案堂班。三元宫用重金搜罗戏多艺熟的人入班,招聘而来的艺人必须一人多艺,因此案堂班中高手云集。全班无论高腔戏、弹腔戏、低牌子戏都能演出,而且剧目随点随唱。”从年轻的时候开始,金刚人李明德便是个不折不扣的湘剧“铁粉”,“当时的金刚镇上,有上、中、下三街,起庙会时搭三个戏台,连演四十八天,可以说是好戏不断,观者如云……”

身处戏剧繁盛时代,作为“铁粉”的李明德无疑是幸运的。关于湘剧的来龙去脉,他亦在《浏阳县志》中有所发现:“浏阳的湘戏班,以其组合形式的不同分为案堂班、江湖班和科班。案堂班始于乾隆、嘉庆年间,系小型戏班,随金刚头福主庙神游乡演出……”

“湘剧的发展,浏阳金刚的老案堂班确实功不可没:一是极大地丰富了湘剧的剧目;二是在湘剧人才的培养上,贡献也是巨大的。”对于李明德的发现,省湘剧院原副院长陈飞虹给予了认可,事实上,陈飞虹曾认真地做了一次考证,写下长达17页的考证文章。

“现在的史料完全可以证明,老案堂班是中国湘剧,至少是湘剧高腔的发源地。”省湘剧院原院长王阳娟表示。而也是从2017年开始,金刚镇开始提出打造“湘剧小镇”的思路,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湘剧院牵头在金刚镇金刚完小成立湘剧传承基地。2019年,金刚镇在全镇多所小学中挑选了32名6—10岁的小学生,组织成立了金刚完小湘剧传承基地湘剧小戏骨训练班,开设湘剧欣赏、声腔、身段、表演等课程,湖南省湘剧院正式把金刚完小湘剧传承基地列为重点帮扶单位,全力推进湘剧文化传承工作。

在勤奋苦练快一年的时间后,金刚完小湘剧班师生自编自排的节目《湘味戏妞》在长沙市戏曲进校园活动中斩获浏阳赛区一等奖。随即,他们又在金刚镇举行了送演活动,精彩的湘剧曲艺表演吸引了乡亲们围观倾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了湘剧的独特魅力。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湘剧高腔“唱出”新韵味的同时,金刚镇还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全体班子成员共同组成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小组,每年召开3次以上会议部署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对文化场馆建设、非遗主题活动和发展规划进行专题研究。随着全镇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轰轰烈烈的开展,红炮传统制作技艺、酒曲制作技艺、八月庙会等非遗项目也在这片热烈的土地展示出它的古风新韵。

绽放校园,非遗润童心

咚咚锵,咚咚锵,随着鼓乐欢快的节奏声,长龙舞弄起来,蜿蜒翻腾,红黄两头醒狮或是眨眼或是吐舌,活灵活现的模样不时赢得阵阵欢呼与掌声——这,便是大瑶镇排山完小每周的课后服务特色课程之一的浏阳龙狮表演。

“8字花”“之字拐”“螺旋跳”……配以欢快激越的背景音乐,孩子们手持龙把在表演中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腾、穿越等动作。一起一伏、一曲一伸,每一次跳跃翻转都准确优美,犹如一条条小龙在云中盘、游、翻、滚、穿、腾、缠、戏,将龙的精气神韵展现十足。

06、07版民生深读-4.jpg

大瑶镇排山完小的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浏阳龙狮表演。记者彭红霞

如果要问孩子们,课后服务最喜欢的特色课程是什么,那么作为非遗项目的“浏阳龙狮表演”无疑是得票最多的答案。

事实上,在排山完小,除了“浏阳龙狮表演”“剪纸”等非遗特色项目走进课后服务外,学校还曾邀请专人讲授过武术、烙画、青面狮、文市油饼等非遗课。与此同时,学校也非常看重非遗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一楼走廊的天花板上,悬挂着各色漂亮的浏阳油纸伞,两侧则张贴着浏阳非遗项目介绍、浏阳非遗地图以及各种精美的非遗项目图片。一台室外显示屏滚动播出,孩子们可以看到浏阳文化馆录制的非遗项目展播视频。随便一问,再小的孩子都能随口说出几个浏阳非遗项目来。

“这是个舞台,也是个机会。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非遗知识特色课,定期为学生传授非遗技艺,孩子们不仅拓展了兴趣也传承了传统文化。”对于排山完小的非遗特色课,家长们纷纷点赞。而在学校负责人看来,努力开展有文化、有品位、有内涵的课后服务活动,不仅能引领孩子们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和排山完小的非遗特色课后服务有异曲同工之妙,每天上午十点多,道吾小学的大课间时间,随着浏阳话版的《马兰开花谣》响起,孩子们快乐地舞动了起来。2021年12月28日,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浏阳方言童谣发音人孵化基地、传承基地以及耿振郑传习室三块牌子落户道吾小学。这也意味着,通过“浏阳方言童谣进校园”活动,道吾小学将打造成浏阳首个方言童谣的传承基地并以此形成辐射圈。

方言大课堂,老师带领孩子们在课堂上创编有趣可爱的方言童谣,为家乡特产打call;评选方言小达人,孩子们说方言、念童谣收获了笑声掌声一片;方言大挑战,各班派出方言小达人参加限时猜词牌活动,只为收获一句“蛮敖叽”而使出浑身解数……

据道吾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非遗进校园方言童谣传承基地校,在未来的校园文化生活中,道吾小学将会更好、更实地将说方言、唱童谣的活动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也只有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母语知识,感受方言童谣的魅力和欢乐,才能增强孩子们的保护意识,让母语在他们的心中扎根。

事实上,近年来,浏阳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非遗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们在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中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探索“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厚重的历史积淀,让浏阳坐拥让人叹为观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肩负着保护和发展文化遗存的重任。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非遗有其自身的脆弱性,这来自于它的传承链条。长期以来口口相传的非遗传承方式,让它随时面临人才断层的风险。而有效的手段,应是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将手工制作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让非遗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环境下实现自身的壮大,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非遗+”就是这样的手段。

一块幕布、几个白炽灯便是舞台,手持小木棍上下挥舞,随着节奏敲打起来,手中的小木棍时促时缓,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幕布背后,是孩子们绷紧了胳膊,将人物的每个动作都演绎得恰如其分,仿佛融入人物身体一般。台下,每个细节都被观众们的眼睛所捕捉,掌声如潮——这是沙市镇秧田村非遗传习所内的一幕,皮影艺人张明星正带领着孩子们领略皮影戏的魅力。

“孩子们最喜欢看的是《东郭先生和狼》《武松打虎》之类的新皮影,他们学过的课文通过皮影表演出来,效果特别不错。”张明星说。

沙市秧田村,是全国闻名的博士村,凭借深厚的耕读文化和良好的家风家训底蕴,以“博士墙”、老龙井、罗氏老槽门、耕读文化馆等建筑为依托建设博士村研学实践基地,探索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赛道。

基地的第一批客人是来自长沙的700余名学生。在博士村研学实践基地的研学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农耕文化,还可以感受皮影戏、赛龙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学基地的建设让秧田村的人气更旺了,也给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短短一个多月就接待游客两万余人次,创收超百万元。秧田村的好风景、好乡风变成村民的好“钱景”。今年年初,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104家湖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名单,沙市镇秧田村的“浏阳博士村研学旅游基地”榜上有名,成为省级研学旅游基地,“博士村”发展再添金字招牌。

和秧田村一样,永和也有着自己的天然优势——素有“菊花石之乡”的美誉。在湖南优秀文化遗产中,菊花石不仅是一块珍贵的“活化石”,更是闪烁着湖湘文化灵光的神奇瑰宝。

06、07版民生深读-8.jpg

陈继武的菊花石雕《千里共婵娟》荣获第二届湖南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

依托永和境内丰富的菊花石文化资源,乡贤谢文才于2017年建成了中国首个集菊花石文化艺术、菊花石精品展示、菊花石加工体验、经营销售于一体的菊花石博物馆。2020年,谢文才聘请团队建立了线上菊花石博物馆,同步上线的还有菊花石文化共享交易平台,进一步推动了菊花石产业服务便利化。同时他还倾力打造了菊花石雕刻传习所,在这里,不仅能了解浏阳菊花石的历史、形成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流程,还能亲身体验雕刻菊花石。据谢文才介绍,除了作为研学实践基地,这里还将集聚一帮雕刻技艺人才、经营人才,将菊花石特色博物馆与文创产业相结合,带动文化旅游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品牌影响力,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

“嘎嗒嘎嗒”的机杼声响起,梭子在老式织布机上来回穿梭,将一根根棉线织成布匹,再通过传统植物染色技艺给布匹上色……浏阳北乡,素有棉布之乡的美誉,所产彩色格子布,美观大方,远销他乡。如今,北盛镇卓然村大多数人依然掌握着手工纺纱织布(土织布)技艺,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至今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2018年3月,一个名为“原乡染坊”的染坊办成,该染坊兼具生产、研学、文创三大功能,而其织布、染色都是采用古法操作,即纺织女工们用木制纺车“吱吱呀呀”地纺出一匹匹夏布后,染色师傅们再用植物染料给布匹着色,然后制作出文艺范十足的衣服、扇子、提包等生活用品。当然,游客也可以在师傅们的指导下体验制作文创作品。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会、湖南华少年夏令营活动、湖南省华少年劳动实践活动……凭借着对一块土布的研发制作与保护以及植物染色的研发,如今的染坊与村里同时启动的千亩牧场、十里荷花一起,构成卓然田园综合体,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的魅力与浏阳“非遗”之美。

无论是传承百年的湘剧高腔、皮影戏、菊花石雕、传统手工织造,还是舞龙舞狮与浏阳方言,每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传承都是第一位的。近年来,浏阳从完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促进非遗保护活态传承、支持乡镇打造非遗特色品牌、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等十个方面拿出硬核举措,并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

聆听非遗、玩转非遗、品味非遗、享受非遗、乐享非遗、感悟非遗、传承非遗、传播非遗……浏阳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设置系列活动来营造文化氛围,也是期待浏阳能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推动非遗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让浏阳非遗在时代大潮中展现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