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温病”患者增多,及时补水是关键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7-18 11:11:04
微浏阳
—分享—

高温"烤"验,连续8天最高气温在35℃以上

近日,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7月9日至16日,浏阳已连续8天日最高气温≥35℃,不少市民开启了“空调+西瓜”的夏日生活模式。

记者走访多家医院了解到,受高温天气影响,出现中暑、高温脱水、“热中风”等“高温病”的病人明显增多。

对此,医生提醒,市民在高温天气应避免长时间在户外行走,一旦出现头晕、头痛、暴汗等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必须要外出时,市民应做好防晒工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避免出现意外。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曾巧

案例一

辛勤劳动一天后,男子突发急性肾衰竭

7月10日,外省来浏务工的杨先生因工作需要上山砍竹,且上上下下往返多次,出了一身汗。不料,当天干完活后,他感到头晕乏力,紧接着出现呕吐、发热,并伴有肢体抽搐痉挛症状。杨先生以为自己只是太累了,休息一下就会好,便没有太过在意。

没想到,几个小时之后,杨先生的症状完全没有缓解,反而变得更加严重。家人见状,立即将他送往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经检查,发现杨先生的体温达38℃,肾脏功能出现异常,被确诊为劳力型热射病。

“杨先生的症状可能是因为在高温天气下暴晒,出现脱水又未及时补水所致。”接诊的急诊科医师周舒介绍,经过紧急物理降温、补液等对症治疗,杨先生的症状逐渐缓解。由于杨先生还出现了肾脏功能不全的并发症,随即转入该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目前已顺利出院。

周舒介绍,热射病即重度中暑,主要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后的健康青年人,而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小孩、孕妇和老人,“热射病死亡率高达70%—80%,因此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防范。”

高温天气下,我们该如何预防“热射病”?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杨淼介绍,室外作业人员,在高温下工作时要根据气温合理安排时间,大量出汗后可以口服补液盐、淡盐水,同时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户外。

值得注意的是,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以及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群体,也是热射病的高发群体,一定要记得防晒。在家中可以开空调纳凉,或开窗通风、及时散热。如出现不适,应迅速采取降温措施,并拨打急救电话转运就医。

案例二

高温激发“热中风”,要注意及时补水

83岁的李先生是金刚镇人,7月6日下午,他如往常一样出去遛弯。当时,烈日当空,没过多久他就热得喘不过气来,全身都被汗水浸湿了。“当时我感觉有点不舒服,于是回到了家里,想着休息一会应该就没事了。”李先生说。

然而,情况并没有好转。第二天一早,李先生发现自己说话口齿不清,右侧手脚完全不能动弹。家人急忙拨打了集里医院中风急救电话,李先生快速进入了卒中绿色通道。经神经内科医生何勇详细评估后,确诊其为血容量不足引发的中风。随后医生立即予以静脉溶栓联合补液治疗,目前李先生已经逐渐康复。

“患者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补水,血量急剧下降、黏稠度升高,再加上本身患有血管狭窄、高血压等疾病,容易引发中风。”何勇介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炎热的天气也会增加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和死亡风险。由于人体处于高温环境时,需要通过出汗来增加热量扩散,这可能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同时皮肤血管扩张,会造成大脑血液减少,“因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在持续高温天气下,应该如何预防脑卒中?何勇提醒,市民在高温天气下劳动时,要做好自我保护,避免高温环境下户外长时间作业,并注意适当补水;日常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高脂、高糖、高淀粉的食物;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每天都要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当血压和血糖波动较大或控制不佳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健康小贴士

发生中暑怎么办?

1.脱离高温环境。发现有中暑症状时,应第一时间更换环境,到阴凉通风处,或者进入空调房中。

2.及时补充水分。意识清醒的患者,可以喝适量淡盐水或者凉水,但不能喝酒或者咖啡之类的刺激性饮料。

3.迅速降温。在腋窝、头部、大腿内侧用冰袋或冰块进行局部降温,或者用温水反复擦拭全身;也可以用扇子或电风扇吹风,增加皮肤散热。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