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党建丨浏阳组织开展2022年村(社区)"观摩赛马"活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8-15 10:13:22
微浏阳
—分享—

同台“赛马”激励奋进

看亮点、找差距,学经验、谋发展

浏阳组织开展2022年村(社区)"观摩赛马"活动

盛夏的浏阳,风光旖旎,城与乡皆是一幅“内外兼修”的美丽画卷:繁华城区,高楼林立、设施齐全,城市品质功能加速升级,一派“抬头见绿、出门见景”的美好;广袤乡村,一条条整洁的柏油路将村庄串联起来,一处处金色的稻田深处镶嵌着精致的农家小院,花园式景观、围墙画廊、文化广场点缀其中,现代农业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

7月20日—21日,为全面展示我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完成后,各村(社区)党组织干事创业的新气象、新成效,浏阳组织开展2022年村(社区)“观摩赛马”活动,39个村(社区)经过基层推荐、市级筛选脱颖而出,成为市级展示对象。

06、07版通版-5.jpg

2022年村(社区)“观摩赛马”活动中,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观摩了39个村(社区)。图为观摩澄潭江镇和家村。市委组织部供图

此次“观摩赛马”活动分为城市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两大主题,后者又细分为产业发展类(规模农业)、产业发展类(文旅融合)、基层治理类、服务园区及城乡结合类、地域偏远类等5个类别,共计6个类别。活动采取一线展示、一线“赛马”的形式,将“赛马场”直接安排在39个村(社区)项目现场,参赛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现场“赛马”:晒工作成绩、谈经验做法、议乡村变化,全面展示发展实绩实效。

看亮点、找差距,学经验、谋发展,“观摩赛马”活动期间,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参与其中,既是观摩学习者,也是打分人——在每个类别最后一个参赛村(社区)所在乡镇(街道)召开的“答辩会”上,大家与专家评审团一起,对参赛对象进行现场提问,并根据展示情况、经验推广、言语表达、现场“答辩”等方面综合进行打分。

今日,本报从6个类别中分别挑选部分村(社区),展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郁琳

城市治理类

淮川街道朝阳社区:服务新业态,打造便民链

“多亏了驿站,让我们忙完了不用晒太阳,有个地方能歇歇脚,还能喝水、看书、充电。”环卫工人杨柏松表示,大暑过后,浏阳天气持续高温,位于淮川街道朝阳社区的“奔跑者”红色驿站成了他们的夏日“避暑胜地”。

06、07版通版-6.jpg

今年2月底,在多方的支持下,淮川街道朝阳社区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打造了浏阳市首个“奔跑者”红色驿站。7月25日,“奔跑者”红色驿站内,骑手们在进行安全培训。资料图片

今年2月底,在多方的支持下,朝阳社区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打造了浏阳市首个“奔跑者”红色驿站。该驿站不仅提供手机充电、免费茶水、暖餐服务、电动车充电等十项服务,还设置了“奔跑者加油书柜”,确保全市快递从业人员、外卖行业人员、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以及环卫工人等一线劳动者“休息有书读、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

不单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朝阳社区还深入推进基层“一门式”服务全覆盖,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朝阳社区位于老城区中心地带,辖区人口稠密,流动人口多,居民结构较为老龄化。聚焦居民需求,朝阳社区率先推行“岗岗通”工作机制,通过开展44项“一门式”服务事项的业务培训,在物业小区设立政务事项“帮代站”,面向在外务工、自主时间少、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推出“365预约”“宅预约”等私人定制服务,形成了人人能办、事事能办、处处能办的高效便民服务链。

“下阶段,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提升朝阳社区‘岗岗通+处处能办’服务,守好心中的‘责任田’,搭好群众的‘连心桥’,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让老百姓享受到优质高效服务。”淮川街道朝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霞表示。

服务园区与城乡结合类

永安镇西湖潭村:盘活集体资产,放大产业优势

走进西湖潭村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改革展示馆,这个今年2月建成的展馆,从党建引领的路径、土地改革的“大事记”、相关具体做法、收入分配模式等方面全面展示了集体土地入市改革的全过程和相关经验总结。

其中,两组数据对比格外引人注目:2016年,西湖潭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万元;2021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00万元。

06、07版通版-7.jpg

得益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契机,引进星辰·尚东产业小镇项目,永安镇西湖潭村村级集体经济跨越式增长、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资料图片

短短几年间,西湖潭村是如何从“薄弱村”崛起为集体经济强村的呢?2017年以来,在永安镇党委政府的主导下,西湖潭村党总支抢抓浏阳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契机,通过“党总支+合作社+公司+村民”的模式,将5个村民小组354.38亩土地,作价3800万元入股浏阳星辰公司尚东产业小镇项目,占项目股权的10%,所得收益村民占70%、村集体占30%,2021年为村集体增收85万元,为村民增收近200万元,且股金每5年递增5%。

据悉,该项目是当年全国单宗面积最大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项目,并在全省率先探索了“两入两统”的集体土地入市新模式,“两入”即土地入市、农民入股,“两统”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安全环保。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1.7万平方米,成功吸引近百家泛家居企业入驻,年产值3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成为湖南省首家集家具制造、材料供应、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大型家具产业制造集中区。

接下来,西湖潭村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的同时,放大产业发展优势,探索三产融合振兴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建设一个产业旺、生态美、乡风好、百姓富的魅力西湖潭。

北盛镇亚洲湖村:园区有需求,村级有支持

随着浏阳经开区的北扩东进,北盛镇作为“建设园区主战场,打造金阳新中心”主力军的地位日益凸显。近日,亚洲湖村党群服务中心内,北盛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正在和村“两委”班子会商,就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做好服务园区工作进行对接。

亚洲湖村作为浏阳经开区涉园村,长期以来,积极配合园区发展的需要,陆续进行土地征收和房屋征拆,并协助进行周边施工环境的维护。在项目建设中,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紧紧围绕“稳定、发展、服务”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服务园区、带动发展”的决心不动摇,为园区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做到了园区有需求,村级有支持;项目有纠纷,村级有调处。

“目前园区在村征地1500亩,涉及到11个村民小组,正在进行土地测量。”亚洲湖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涉及组与组、户与户、片区与片区的界限确定问题,亚洲湖村积极服务,发动党员、离任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协助确界工作,加快征地进程。

产业发展类(规模农

龙伏镇新开村:坚持双向发力,推动产业发展

在位于龙伏镇新开村的水稻文化产业园里,稻鸭共栖田里绿油油一片,一季稻禾苗已经长到一尺多高,长势很是喜人。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龙伏镇新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沈细兴介绍,一方面坚持规划优先,多次邀请湖南中规设计院对全村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按地形划分出多个功能区,在保护好乡贤文化、传统手工、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前提下,严格有序开发建设;另一方面还与湖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开展合作,聘请湖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为本村各产业进行把脉问诊,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

新开村水稻文化产业园,就是双向发力的突出成果之一。新开村水稻文化产业园是以省级示范合作社好爸妈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基地为核心,利用新开村集体土地合作社统一流转,整合村内捞刀河两岸农田近2000亩,实行稻鸭共栖等生态种植,加入诱捕器、太阳能吸虫灯、种植显科植物、全程生产机械化等技术,实现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模式,打造水稻、生态、文化、研学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沈细兴表示,项目一、二期建成后,新开村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旅游,想发设法创造就业岗位,引导外流村民回乡务工,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类(文旅融合)

中和镇苍坊村:“红色+绿色+特色”,做好融合发展文章

盛夏到访中和镇苍坊村,总会不自觉停下脚步:富家湾屋场里200余亩荷花竞相开放,摇曳生姿,“中和牌”荷花鱼和大闸蟹即将在中秋前后上市;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一批又一批中小学生前来体验编草鞋、垦荒地、重走长征路等红色农耕教育实践特色课程。

“我想问下苍坊村的邓书记,如何用好资源办好研学?”“我们针对不同群体,依托丰富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设计推出了三条的研学精品线路,来丰富他们的体验……”7月21日下午,2022年村(社区)“观摩赛马”答辩会(产业发展类-文旅融合)在中和镇苍坊村村部举行,6名参赛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答题人,快速回答了专家评审团及与会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提问。

现场既是一场经验分享会,更是实力的大比拼。答辩结束后,现场发放了打分表与推荐表,由与会人员根据参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展示情况、经验推广、言语表达、现场“答辩”等各方面表现,进行现场综合评分。

近年来,中和镇苍坊村坚持党建引领,以苍坊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为契机,打出“三色融合”文旅牌——带领群众做好红色旅游与“红色研学”“绿色休闲”“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文章,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兴村的产业优势。

一方面,苍坊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发展红色研学,打造了素质教育基地、农事体验基地和研学主题民宿。“2020年以来,苍坊村共接待5万余名学生前来开展研学活动,营业收入达800万元,为集体经济创收近40万元,参与农户年均增收达1.3万元。”苍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邓敏介绍。

另一方面则推动红色旅游与绿色休闲、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不仅形成以水稻、荷花、有机农产品为主的规模农业生产带,布局红心火龙果、莲蓬、红冠桃等不同季节采果的绿色采摘基地,还在此基础上,发动周边群众开办农家乐,开发了客家火培鱼、一蟹三吃等美食菜系,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消费。

基层治理类

达浒镇书香村:依托水韵文化实现共建共享

浏阳河从罗霄山脉奔腾而来,在达浒镇中洲岛深情一弯,成就了古朴动人的书香村。2021年,书香村依托大溪河和龙潭坝干渠为代表的水韵文化,在“水美书香村、水利文化村”的设计理念下,将16个生态水利项目连点成线,打造了水文化展示馆、筒车、节水示范菜地等融“教育研学、生态科普、乡村休闲、互动体验”于一体学习体验互动项目。

其中,就有全省首个水文化园和水文化展示馆。走进水文化展示馆,浏阳筚路蓝缕的水利发展建设历程历历在目,展示馆外的水文化园则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运用乡土生态材料建设节水示范菜地、古井、惊鸟器、脚踩水车、池塘生态跌水、植物净化科普等六大节点,处处体现了水文化的特质。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书香村通过党建引领,采取“党员联户+村民自治+专业管护”模式,构建了“村党组织—屋场—微网格—村民”的四级管护责任体系,实现了村民共建、共管和共享的良性循环,切实做到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管理、水经济的有效融合,全力打造了“水美村靓、水兴业旺”的乡村振兴样板。

地域偏远类

官桥镇苏故村:村民“变身”股民壮大集体经济

这是一个把人揉碎在绿茵里的地方,植被覆盖率高达95%,在这里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雾漫小涧江,即使炎热盛夏也颇为凉爽,成为人们户外露营绝佳选择地……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曾用寥寥几句,勾勒出官桥镇苏故村的魅力。

近年来,依托涧江河等山水资源和公共设施,官桥镇苏故村抢抓“美丽乡村”先行试点村机遇,引入市场化模式,成立苏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通过股份制合作、村民变股民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实现按年度利润分红,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美丽能量”。

如今来苏故,不仅能在青山绿水间体验竹筏漂流、烧烤露营、丛林拓展、观光小火车等项目,游玩后还可以采摘农家瓜果蔬菜,在苏故生态农庄、农家餐饮品尝当地美食,在民宿中静心休憩。

“这两年,来苏故旅游休闲度假的人越来越多,游客在体验娱乐项目和品尝农家美食的同时,采购农副产品也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消费时尚。”官桥镇苏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程争林介绍,目前,苏故村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增至百人以上。旅游产业带动了村民的增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今年上半年集体经济收入已超过50万元。

据悉,下阶段,苏故村将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和项目,做精做强苏故风景区,力争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农旅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