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根根玉米激荡满城爱心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11-25 12:25:33
微浏阳
—分享—

种了50亩玉米,还有3万斤滞销,小河农户急寻销路

本报报道引发如潮爱心,小区业主发起接龙,本土企业订购1万斤

07版深读-2.jpg

昨日下午,庆丰集团门店负责人、员工来到曾凡秀的玉米地,帮忙采摘玉米。

眼下正是本地玉米成熟的季节,小河乡皇碑村的一片玉米地里,茎秆青翠、玉米饱满。望着眼前的丰收场景,玉米地主人曾凡秀却没有想象中的喜悦,更多的是卖不出去的忧愁。

受疫情、销售渠道等因素影响,曾凡秀今年种植的3万斤玉米滞销。无奈之下,他拨打了本报新闻热线83830000求助。11月23日,"微浏阳"微信公众号、掌上浏阳App刊发了本报记者的采访报道,一时激荡起满城爱心,许多市民和企业纷纷留言或打来电话,表示愿意伸出援手,本土企业庆丰集团更是一口气订购了1万斤玉米。

文/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

图/刘珂

农户求助

玉米丰收却面临滞销

11月23日清晨7时许,伴随着熹微的晨光,57岁的曾凡秀和妻子早早来到玉米地,两人各拿着一个箩筐在田间穿梭,熟练地将成熟的玉米摘下。放眼望去,大片的玉米地里,一垄垄青绿的玉米株成排而立,玉米穗在风中摇曳起舞。

此时眼前本该是一幅热闹的场景——采摘下来的玉米装袋后被一辆辆货车运送至市场。可今年的情形截然不同,曾凡秀家的院子里,新鲜采摘的玉米堆成了小山,却无人问津。

07版深读-3.jpg

剥开玉米外壳,一颗颗玉米粒金黄饱满。短短一天,3万斤玉米就售出了大部分。

曾凡秀四年前开始种植玉米,通过不断地摸索学习和精心管理,玉米的产量提高了,口感和外观也有了很大提升。

“今年7月份,我种了50亩玉米苗,10月份进入成熟期,产量大概有8万斤,没想到玉米长得好,却卖不出去了。”曾凡秀满脸愁容地说道,他家的玉米主要销往长沙,往年都不愁销路,“今年受疫情影响,本地玉米卖不动了。”

看着焦急的夫妻俩,曾凡秀的家人、朋友纷纷通过微信朋友圈帮忙做推广,但效果并不理想。小河乡政府和皇碑村村干部也在积极想办法,帮助他对接电商平台。

“前段时间通过长沙的一个电商平台卖出去了一部分,现在平台暂时停止运营,销路又断了。”曾凡秀说,在多方的助力下,已卖出5万斤玉米,还有3万斤找不到销路。

更令曾凡秀忧心的是,还有大量新鲜玉米没有采摘,“如果不及时采摘,玉米会干瘪,我们几个月的心血就要白费了。”无奈之下,曾凡秀向本报打来了求助电话,希望能帮他们渡过难关。

爱心接力

小区业主群发起爱心接龙

本报记者到现场采访后,11月23日下午,“微浏阳”微信公众号头条报道了曾凡秀家3万斤玉米滞销一事。当晚,掌上浏阳App也以《请帮帮他!浏阳小河一农户3万斤玉米滞销》为题进行转发。

报道发出后,得到了广大市民和网友的关注,大家纷纷表示愿意购买农户的玉米,还有粉丝在评论区留言:“看到他们就想起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也是一个菜农,大半年辛苦劳作不容易,能帮一点是一点。”

浏阳碧桂园岭秀小区业主群里,当晚上演了一场爱心接力赛。小区业主林娟在群里发起“小河爱心玉米接龙”,业主们都积极参与,一晚上的时间,41户居民订购了700多斤爱心玉米。

“当天晚上,我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凌晨两点还接到了购买电话。”曾凡秀欣喜地说道,源源不断的订单让他和妻子激动得一晚都没睡好,第二天早上5点便起床摘玉米。

“上午采摘,下午就忙着整理和包装。”曾凡秀说,一天下来,他和妻子忙得连午饭都没时间吃,还请了几个邻居来帮忙。

而除了乡邻的热情和帮助,曾凡秀还感受到了来自千里之外的温暖。昨日,曾凡秀接到了广州市盛昌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电话,询问他玉米销售情况,是否还需要帮助。

原来,广州市盛昌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先平是浏阳人,看到“微浏阳”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报道后,他第一时间让公司员工与曾凡秀对接。

“没想到受到了这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很感谢大家,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曾凡秀感激地说,没想到短短一天就售出了大部分玉米,目前他们正在加紧采摘、运送玉米,希望尽早将玉米送到顾客的手中。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