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七醋酿造记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11-30 09:39:26
微浏阳
—分享—

04、05版文化.jpg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可一碗醋的味道,从南到北,却有着各种不同的风味。南方的白醋、北方的陈醋,夹杂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基因,从舌尖到心尖,总是能勾起无数人的口味和乡愁。

在湘赣边陲的小河乡皇碑村,上了年纪的人都还记得一种叫“七醋”的调味品,时过境迁,这种久远的味觉记忆也停留在很久以前了。但有一户人家,他们始终秉承古法,把源自祖辈口耳相传的技艺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

从小溪河的繁花盛开,到岭上的树木葱茏,再越过黄叶飘零的深秋,又迎来山寒水瘦的冬之萧瑟,我们经历大半年的时光,去拍摄一瓶醋的酿造,只为记录沉浸在时光里的这份匠心。

文/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胡敏 摄影/刘珂

在皇碑村新胜组,陈英俊老人的家很容易找。从大路边过了桥,迈过前几年很出名的“金葵岛”景区,再走几百米就到了。独栋的院子,清清爽爽,堂前一口池塘,屋后一片青山,有山有水,来者无不感叹此处钟灵毓秀。

04、05版文化-17.jpg

本来在立冬时节就要来做最后一次拍摄,无奈碰上疫情,终于在11月底降温前难得的晴好天气,让老人把酿制了近一年光景的七醋呈现在镜头面前。

为何叫“七醋”?这是因为这种醋在酿造过程中,要历经几个“七”,比如米淘洗之后要浸泡七天、放在棕树皮上发酵2个七天、又在太阳下暴晒七天……至于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守着这些规矩,陈英俊说,“老一辈留下来的,每个七天少一天也不行,不然醋就没那个味。”

04、05版文化-4.jpg

还是在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英俊老人的大儿子陈文明在聊天时说起,他父母拥有一种“七醋”的制作技艺。一时兴起,找他问个究竟,便萌生了拍摄这种技艺的想法。但开始的时候,他的老父亲并不十分愿意将这门“祖传技艺”示人,后来磨了很多嘴皮子,才同意把这门手艺展示出来,到现在老人可以轻松坦然地面对镜头,说出自己制作七醋的过程,说自己可以告诉更多的人酿造七醋。

第一次去,恰逢清明,屋后的山泉水潺潺淙淙。纵使今年这样干旱的天气,这股水都没有断流过。

04、05版文化-5.jpg

陈英俊13岁就学会了做醋,迄今已有63年。他和老伴梁当生舀起自己耕种的粳米,“三斤米要出21斤醋哦!”按照七醋的制作要求,这一天的辰时,要取好大米,用清水漂洗,此后浸泡七天。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从米到醋,就是时间的发酵。

04、05版文化-8.jpg

小河七醋制作技艺,在这方秀美的山水中,走过历史的沟沟壑壑,因为其复杂而耗时,产品可替代性逐渐增多,坚持手作的人越来越少。但执着的人总是那么执着,不因时代的变化把传统的东西丢掉,在世人感叹“从前慢”的抒怀中,陈英俊一家人又让这门手艺悄悄地走进大家的视野。

皇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显初就被七醋的味道吸引了过来。他认为,与普通白醋不同,七醋颜色要浑黄一些,味道也更甘甜,不那般酸。用来做菜,那更是绝美调味品,用酸中带甜的七醋蒸鱼,味道硬是要好些。他还记得小时候,只要谁到山林里回来皮肤不舒服,抹一点七醋就好了,有时哪个孩子患了腮腺炎,这个醋也很适用。

04、05版文化-6.jpg

农历四月初八,我们又去了一趟。这时,历经浸泡、晾晒等程序的米,就封坛了。封坛是一个极具仪式感的过程,陈英俊到山上砍回一段梅树枝,裁成七段,每段七寸,沐手后将其放进坛子内,并留取一截较长的树枝,每天早晚进行搅拌。兴许是这梅树枝还有催化的作用,坛内的米和水产生更深度的反应,从而在演变为醋的过程中,又快进了一步,一直到农历七月初七再将醋从坛中取出,置放于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晒上几个月,至立冬日方成为醋。

每一个关键的步骤,我们都进行了记录。

04、05版文化-7.jpg

米和水混合催化的过程,在太阳下,在陶坛里面,有时看得见,有时闻得到,但有时也只能交给岁月,让时间来催化,来发酵。我们也只能想象从四月初八到七月初七的每个晨昏,陈英俊用梅树枝在坛子内来回搅拌,那样一种坚持,只为得到一瓶好醋,“搞了几十年了,舍不得丢掉。”他把手艺传给了陈文明,叮嘱他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什么地方有梅树,为什么要将树枝裁成七段、每段七寸。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门手艺传到儿子这一辈,已是第五代了。

04、05版文化-3.jpg

一瓶简简单单的醋,像是一个无比珍贵的传家宝。在外打拼的儿子,以前没有那么多心思,去倾听父亲的唠叨,当多次接触以后,却有了不同的感受,“这瓶醋藏着父亲的人生,这门手艺要一直传下去。”

04、05版文化-9.jpg

醋做好了,老父亲让儿子搬出来的时候,还拿出了自己写的“劝世歌”。一笔一划间,就像是做醋一样一丝不苟,字里行间,写着对社会孝老爱亲现象的感叹,写着对人生的感慨。

陈文明看后,眼睛湿润了,说这是自己第一次看到沉默寡言的父亲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他将一瓶新醋打开,倒进一碗火焙鱼中,焦黄的鱼配上姜丝,将醋拌匀,放在火上蒸熟,香飘四溢。这是一对父子的日常,但不能时刻陪伴在父母身边,陈文明心里还是十分愧疚,“老人家又不肯到城里住,我们做儿女的,只能多回来看看。”

04、05版文化-2.jpg

就如这瓶醋的制作。简单的原料,熟悉的配方,只是需要花很多心思去照料,每一个“七天”,必须严格把握好流程,不误时令,天气加持,最重要的是用心,心到了,才能有好的醋出来,老父亲用心做醋做了一辈子,从来没有失手打翻过醋坛。

七醋那种酸中带甜的味道,既是食味,更是人生况味。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