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市镇积极推进南川河"一河两岸"湘赣边生态文旅长廊项目建设
位于燕坡美丽宜居村庄的沙溪村鲜花基地。资料图片
浏阳日报讯(记者张永红)12月4日上午,文家市镇新发村南川河畔,蒙蒙细雨中,一台挖掘机正在开路,四名施工人员用青砖修砌着一扇透绿墙。“我们准备在这里挖出一条亲水步道,打造一个古色古香的码头。”看着眼前繁忙的施工景象,新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文松言语中满是欣喜。
今年来,文家市镇投入近千万元,启动南川河“一河两岸”湘赣边生态文旅长廊项目,在南川河两岸建设2.5公里游步道和栈道,并以南川河为主轴,串联打造7个不同文化主题的美丽宜居村庄,目前项目已完成80%的建设。其中,新发村就有肖家、新河、大江、李家、泥湾等5个美丽宜居村庄。
“阳光好的时候,我们会在广场上晒晒太阳、健健身,晚饭后在河边散散步。”新发村村民孙艳说,“住在南川河畔,很舒适!”
沿着南川河游步道走出新发村,来到沙溪村燕坡美丽宜居村庄,崭新的游步道旁是一个占地380亩的鲜花基地。一排排的白色大棚里,非洲菊、玫瑰、银柳等遍布其间,年产值达500余万元。
这也是南川河“一河两岸”湘赣边生态文旅长廊项目串起的景点之一。
据文家市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条文旅长廊里,可以体验沙溪美丽宜居村庄100余亩红美人柑橘园的柑橘采摘,欣赏燕坡美丽宜居村庄鲜花基地的百花怒放,探究肖家美丽宜居村庄的孝文化、新河美丽宜居村庄的乡贤文化和孝文化,感受大江、李家、泥湾等美丽宜居村庄来势良好的乡村研学气息。
“7个美丽宜居村庄都实现了道路‘白改黑’,每隔40米就安装了一盏路灯。同时,每家每户建了统一的花池,打造了绿色庭院。”该负责人介绍,除此之外,还在公共区域建设了十余个集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微广场。
扶着沿线的防腐木栅栏,踏着青石砖路面,沿着游步道而下,一边是河水潺潺、岸绿景美,一边则是绿色庭院、广场小景。精致精美的红色文家市,正朝着步步皆景、村村若画的绿色振兴之路阔步向前。
新闻延伸
发展乡村研学生态旅游,乡村振兴又添“绿色引擎”
文家市镇新发村是“一河两岸”湘赣边生态文旅长廊项目的所在村之一。今年,该村充分利用项目建设契机和生态资源,打造了新河美丽宜居示范片区,融入村内农耕文化、花炮产业等特色,发展乡村研学和生态旅游。
“我们沿河打造了1个乡村研学实践基地,开发了2条研学路线,现在已经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张文松说,村级还将通过南川河对接邻近的沙溪村鲜花基地、红美人柑橘基地等产业资源,探索“实践在田间、吃住在农家”的研学旅游运营模式,打造湘赣边生态研学旅游目的地,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只有守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换来金山银山。文家市镇党委书记江敦明表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南川河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持续推进生态治理、农村改厕、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让生态绿、产业兴、乡村美、村民富的美好画卷在文家市镇的红色热土上徐徐展开。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