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网7月13日讯(浏阳日报记者 胡敏 实习生 李珊)烈日当头,一高瘦少年打着赤膊,黝黑的身影穿梭在大瑶镇南阳村,附近村民见状无不摇头叹息:“这个孩子真是可怜啊!”
这个来自长沙县江背镇的15岁少年,辍学后一直游荡在大瑶镇与金刚镇交界的南阳村、山虎村附近,以讨饭为生,寄宿当地一间土地庙,至今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了。7月11日,本报记者闻讯到了南阳村,见到了这位打着赤膊、趿着拖鞋的少年。在多方联系其亲属后,大家几乎都表示“这个孩子不听话,很难管,在家里坐不住。”但是,通过本报记者与这位少年的交流,偶尔能捕捉到其充满希望的眼神。
“我想读书!”是这位少年始终提及到的一句话。
整日游荡村庄中,少年讨饭为生
“你找那个伢子啊?刚才还在这里哦!”11日下午,记者来到南阳村,附近村民见记者是来寻找“赤膊少年”的,纷纷带领记者到附近山上寻找。
但是找了近两个小时,都没有发现这位少年的踪影。村里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大约是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村里就来了一位“长得又高又瘦、说长沙话的伢子。”这位少年行为诡异,很少与村民交流,但是每到吃饭时间,就会到村民家中讨饭吃,晚上就睡在村民屋后的一间土地庙屋檐下。
后来,村民们通过与少年的交流,得知他是长沙县江背镇阳雀新村人,名字叫小炜(化名)。“有时候说话蛮清楚的,但是有时又好像不蛮清楚。”村民们说,半年来,这位少年始终游荡在乡里,“只是不肯回去。”
杨女士介绍说,大家后来又辗转得知,这位少年是寄住在邻近的金刚镇山虎村的姨妈家中,大家又分头去找其亲人。但是每次当姨妈家来找他回去时,小炜便避而不见。
因此,半年多来,这位15岁的长沙少年就这样一直流浪在大瑶、金刚一带。
亲人:管不住他,只好任其流浪
少年为什么小小年纪就辍学,不读书?为什么不回到家里去,在这里流浪?村民们心中感到很疑惑。后来通过与小炜的沟通,大家终于得到其父母的电话。
村民们先后给小炜亲人打去了电话,其父亲、姨父也先后来到大瑶镇南阳村寻找小炜,但是每次见到亲人的到来,小炜就避而不见。就算见了面,回到亲人家中,没过几天,他又跑到了南阳村的这处土地庙附近。
11日下午,在几次寻找没有结果后,记者拨通了小炜母亲何女士的电话,她表示自己目前正在浙江温州打工,“你找他爸爸咯,我管不了。”
何女士在电话中说,自己去年曾带着小炜一起到了温州,但是过了没多久,“他就在这里呆不下去了,总是吵着要回家。”于是,何女士就把儿子送回了长沙家中。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小炜父亲的电话,但是对方电话一直无法接通。既然小炜寄住在附近的姨妈家中,那就找其姨妈询问下。
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是小炜的姨父,对方表示,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小炜被其母亲送到了自己家中,“他在金刚中学读初二,但是后来又不想读书,也不愿意待在家中。”
小炜从此就经常流浪在大瑶镇南阳村一带,白天到村庄里游荡、讨饭吃,晚上就睡在村里的土地庙下。
半年多来,这位才15岁的少年就这样,冬天捡来被子盖在身上,夏天就是打赤膊。“谁家的孩子这样,都会心疼。”村民们说,随着流浪的时间越久,他们发现有时小炜的反应显得很迟钝,“怕是精神方面也受了刺激。”
直到11日下午5点多钟,记者才在村民指引下找到了小炜。他打着赤膊,一身黝黑,低着头蹲在一处破屋旁。
对话:“我最想妈妈,最想读书”
记者:你为什么不回家啊?小
炜:怕爸爸打我,我就不想回家。
记者:爸爸为什么要打你?
小炜:他经常喝酒不管我,我很怕他。我只想妈妈。
记者:那妈妈带你去浙江,你为什么又要回来呢?
小炜:我想读书,其他的都不想。
记者:今天吃饭了吗?
小炜:没有。
随后,记者将小炜带到路边一家餐馆,给他炒了一盘菜。同时,本报也将积极联系小炜父亲与当地政府,希望早日将这名流浪在外的孤独少年送回家中,敬请关注。
(付线索提供人柳女士话费30元)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