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楠
4月27日,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一季度查办职务犯罪工作通报会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王天朝被曝出利 用职务之便,为他人在医院基础工程建设、医疗设备采购、医生岗位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财物,共 计现金人民币3500万元以及价值人民币8000余万元的房产100套、停车位100个。 (新华网报道)
房价高企之下,房子成了衡量财富的重要标尺,也成了暴露贪腐分子的重要突破口。中央下大力气,发现一起 整治一起,为何还是有这么多的房叔,房姐,双百院长粉墨登场呢?
拥有如此多的房产,这位院长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有恃无恐,一种对不一定能查出真章的侥幸和“自信”。因为 ,这么多年敛了如此巨量的财产,置办如此大家业,不是从来都相安无事吗?这次说不定也就是网上闹腾一下,舆 论关注焦点一过,我照样过我的“清廉官员,隐形巨富”的双重生活。
在自媒体时代,群众监督已经从远在天涯变得近在咫尺,日益成为反腐倡廉的利器。通过微博爆料、网络曝光 的“偶然反腐”,一例例腐败被揪出、制造普遍正义,然而却在每一次网络的胜利狂欢之后,酿成公信力危机的次 生灾害,百姓的怀疑总是被证实。
权力监督,如果少一些休眠制度、多一些执行落实,就不会有那么腐败官员身陷囹圄才幡然悔悟监督缺失纵容 了自己。都说官员财产申报公开是官员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权力与法律的较量,仔细思之,申报财产和权力监 督,难道不是对官员最好的保护吗?
正是监督和约束,有时候依然处在休眠的状态,这些官员上报的和呈现在公众视野的财产和廉政状况才和真实 情况有一定距离。这不是光靠一个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就能解决的,吏治整顿,肃贪反腐,唤醒休眠的制度监管,才 是重中之重。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