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注服装定制成郭德纲“御用裁缝”

编辑:戴鹏 2016-09-13 15:50:55
微浏阳
—分享—
 
    陈文化
 
    洞阳镇砰山村人,1968年出生,依泰尔服装服饰公司董事长。
 
    语录:做衣服和做别的产品一样,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也需要坚持创新。只有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碰撞交融,才能做出永不过时的服装。
 
    虽然已经是一家服装服饰公司的董事长,但陈文化更喜欢别人称她为“裁缝”。
 
    这个裁缝有点与众不同,从最开始步入服装行业的那天起,她就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热爱,这种热爱近乎偏执。
 
    这个裁缝还有点固执和“傲娇”,即使已经拥有两个服装工厂,但她依然保留了工作室,坚持亲自为客户量身定制服装,而且大多数时候,这样的客户是北京曲艺界的名角。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便是她的客户之一。
 
    浏阳日报记者黄康
 
    18岁的决定:到北京学做服装
 
    北京市朝阳区武圣东里一间不起眼的民房,藏着陈文化的工作室。
 
    初见陈文化,她身着一件黑色丝绸上装,上有不对称的红色绣领,下摆精绣有大幅的莲叶荷花图,好有一番“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意境。
 
    这件衣服是她本人设计制作的。不管是给自己设计衣服,还是给他人定制服装,陈文化在北京做衣服已经做了近27个年头。1986年,陈文化步入18岁之际,她作出一个决定:到北京学做服装。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做衣服,梦想做出最漂亮的衣服。”在洞阳老家,陈文化的姑姑是一名乡村裁缝,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就是看姑姑做衣服。
 
    随着缝纫机的吱悠转动,布片的拼接缝合,一件件衣服逐渐成型。“感觉特别神奇!”当别的孩子在乡野嬉戏时,陈文化就静静坐在姑姑旁边看她做衣服,“后来就自己拿着废布料模仿,也做过几件。”
 
    成为一名优秀的裁缝就作为了陈文化一直的追求,“首都应该能学到更好的服装制作技艺,所以我一心想来北京学做服装。”
 
    通过在新光服装设计学校三年的学习,陈文化在北京获得了第一份工作——北京衬衫厂的临时工。
 
    但是短短三个月后,陈文化毅然离开了,“每天的工作就是缝领子,而我的梦想是做衣服。”离开北京衬衫厂,陈文化又来到北京顺美服装厂,开始做西装。
 
    虽然已经从缝领子跳跃到了做西装整衣,但流水线的工作令陈文化依旧不满意。“我就想自己设计衣服,做各种各样的中式传统服装。”
 
    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愿望,1990年,陈文化在北京武圣路租了一间小门面,开始了自己的开店之路,主营中式服装定制。陈文化后来给这个店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唐韵坊。
 
    曲艺名人点赞服装品质
 
    自从开了门店,陈文化如鱼得水一般,充满了工作激情,服装样式不断推陈出新,受到当地人的好评。
 
    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陈文化,还有很多曲艺人也特意来陈文化的裁缝店定制服装。
 
    陈文化依稀记得在2001年的一天,在一位老主顾的带领下,一位待人随和、谈吐幽默的男人来到了她店子,要做相声表演的大褂,“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郭德纲。”
 
    北京天桥德云社剧场,郭德纲经常会在这里为大家献上精彩的相声演出,而在郭德纲和张文顺多年前表演的相声里,陈文化对其中一段记忆犹新:
 
    张文顺:哎哟喂,郭德纲你今天又穿新大褂了。
 
    郭德纲:是的,怎么着?张文顺:这大褂很漂亮!郭德纲:那是,我有“御用裁缝”……
 
    “他那件被夸的大褂就是我做的。”从此以后,陈文化成为了郭德纲的“御用裁缝”。郭德纲此后演出服的制作都交给了陈文化,“有时候他亲自来量尺寸,有时候要他的助手和弟子过来,我对他的衣服尺寸烂熟于心了。”
 
    截至目前,陈文化已经为郭德纲做了100多套演出服,“郭德纲喜欢经常换演出服,按他的话说:‘我不能总穿同一件衣服去骗你们的钱’。”除此之外,白岩松、陈寒柏、奇志、李鸣宇等名人也都找陈文化做过服装。
 
    特写
 
    做衣服如同做人真实真诚
 
    如今的陈文化,将曾经的门店改换成了服装定制的工作室,并开设了一家依泰尔服装服饰公司,将厂房建在河北,公司每年的产值上百万。
 
    即使如此,陈文化每天的主要时间还是放在了工作室,坚持为客户定制服装,“因为我从小就热爱做衣服,我生来就是一名裁缝。”
 
    虽然没有花很多的时间打理公司,但是陈文化对于工厂服装制作的要求和理念却一点也不含糊:“做衣应当和做人一样,要真实、真诚,掺不得半点假。”因此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品质,陈文化都控制着严格的标准。
 
    陈文化开这家服装公司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接纳培训一些热爱服装制作的年轻人:“在平时的接触中我感触很深,现在服装设计专业的大学生理论很多,但实践缺乏,而且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根本不实用。”
 
    于是,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来到了陈文化的服装公司,他们从零开始,再上一次“大学”。
 
    对话
 
    做服装全靠手艺和口碑
 
    浏阳日报:你给很多名人做过衣服,但是没有发现你跟他们的任何合影。
 
    陈文化:有一些合影,有的拍了没有冲洗出来,有的拷存在电脑上。我并不看重这些,我的衣服做得好全靠实实在在的手艺和大家的口碑,并不需要明星效应。
 
    浏阳日报:很多人说你只给名人明星做衣服,一般不接待普通群众,为什么这样?
 
    陈文化:并不是刻意只给名人明星做衣服,只是因为曲艺界的名人来这里做衣服的人数较多,有时候忙不过来;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们都是纯手工、量身定制的服装,用料讲究、工艺繁琐、成本较高,超出了一些人的消费预期。
 
    浏阳日报:你专注于传统服饰制作这么多年,依然顾客盈门不受淘汰,原因是什么?
 
    陈文化:做衣服和做别的产品一样,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也需要坚持创新。我虽然坚持做传统服装,但也不和现代社会完全脱离,总是坚持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融合,这样才能做出永不过时的服装。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