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代人的花房故事

编辑:戴鹏 2017-01-17 14:19:55
微浏阳
—分享—

    父亲从零起步,300元开启花卉生意
 
    儿子技术入手,70万枝花半个月卖完
 
    蔺传梅
 
    63岁,文家市镇文华村人,第一代做鲜花生意的浏阳人。
 
    蔺万里
 
    34岁,文家市镇文华村人,昆明万里花卉负责人。
 
    浏商语录:不要计较眼前利益,想得长远一些,会更好。
 
    当你看到城区花店寓意“纯洁的爱”的蓝色妖姬时,肯定想不到,这枝花很可能出自1400公里外的浏阳人之手。背着一屁股债 到昆明,准备打小工过活的父亲,从摆地摊起步,磕磕绊绊艰苦打拼,成为第一代做鲜花生意的浏阳人;因为不能熬夜转而搞 研发的理工科儿子,请来大学教授搞化验,自己试验8个月进行技术攻关,最终成为蓝色妖姬最大供应商。
 
    在云南省昆明市斗南花卉市场——这个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从浏阳文家市走出的蔺传梅、蔺万里父子演绎了截然不同的 “花房故事”。
 
    浏阳日报记者沈铁军罗时茂见习记者潘思荣
 
    一代创业
 
    300元开启第一笔花卉生意
 
    不到斗南,不知道有300多位浏阳人在这个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做花卉生意。
 
    “主要是文家市、澄潭江、大瑶的人,文家市的占了三分之二。”10月22日,记者在斗南新、老花卉交易市场之间,一个集结 花房、农资店的区域找到了蔺传梅租的一片花房。这片花房里,有他们的生活,也有他们的生意——加工包装、冷藏储存一应 俱全。14年前,初到斗南时,是蔺传梅一生中最落魄的时期。那一年,做了十几年花炮生意的蔺传梅49岁,“货发出去收不回 钱,亏了五六十万。”
 
    在“知天命”的年纪前往斗南谋出路,蔺传梅颇有些孤注一掷的意味:带上老婆和初中毕业的小儿子,到达后,身上只剩千把 块钱,而大儿子还在上大学,家里还有个女儿……“没有退路,下定决心哪怕做小工也要做下去,要生存。”
 
    在让人眼花缭乱的斗南花卉交易市场观察了几天,蔺传梅出手了:他发现,玫瑰是最受欢迎也最容易卖出去的花,于是用300元 买了第一批玫瑰。
 
    对鲜花本身的差别以及产业链不熟悉,而且鲜花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化非常快,一小时3个价,稍有不慎就会亏本。交了一个月学 费后,蔺传梅终于摸到一点门道,决定只做红玫瑰,并坚持至今。
 
    他坦言,前三年只能保本,每天晚上七八点钟去花农手里买花,回家连夜整理、打包,再去市场卖,“最快几分钟就卖完了, 一般要一个通宵,到第二天凌晨五六点。”因此,做花卉生意过的是日夜颠倒的生活——晚上做生意,白天补觉。
 
    足足做了10年,蔺传梅才不需要去市场,“现在都是电话联系,客户要多少花,我再要花农送货,处理完就交货。”
 
    在情人节、七夕节两个玫瑰销售高峰,一天能赚上万元。“以前做的人少,一枝花赚5块钱,现在竞争大,只能赚1块钱,纯靠 走量。”加上信息流通快,花农也能随时掌握市场价格,蔺传梅这种中间商的利润越来越薄。
 
    所幸,他有好的接班人。
 
    二代求变
 
    钻研花卉技术蓝色妖姬畅销6省市
 
    2006年,生意走上正轨的蔺传梅,把在深圳打工的大儿子蔺万里招到了斗南。但蔺万里熬不了夜,无法适应斗南的交易规律。 无奈之下,蔺传梅在自己坚持传统经营模式的情况下,鼓励儿子“搞个新品种出来”。
 
    当时,蓝色妖姬刚刚出现,其独特的气质吸引了蔺万里。
 
    蓝色妖姬是怎么加工出来的?蔺万里很想了解其中使用的配方。同行不愿透露商业机密,他高价买来样品,先给学化学的大学 同学看,后花3500元钱请一位理工科教授化验,“只知道里面有树脂,是哪一种搞不清。”于是,他一口气买了十几种树脂, 自己试验8个月后,他终于完成定性定量分析,成功做出了第一枝蓝色妖姬。
 
    但第一批成品并不成功,“花型不好,颜色也不均匀。”他低价让客户先卖,再根据反馈意见改进。多次研究后,第二批货一 炮打响,“客户拿钱在家里等货,但供应量上不来。”于是,他又增加人手、改进流程,经过长时间摸索,产品品质2010年进 入稳定期。2012年,他又在花瓣上喷洒银色的粉末,取名“蓝宝石”,让蓝色妖姬有了更夺目的外观。
 
    记者在加工车间看到,员工正在处理十几个大桶的粉玫瑰,另一边是经过处理的蓝色妖姬。蔺万里解释说,世界上没有天然的 蓝玫瑰,都要经过二次处理。虽然花瓣经过处理,但杆、叶还是原生的,蓝色妖姬本质上还是鲜花。
 
    最高峰是情人节的半个月销季(提前半个月备货),他请了70个人帮忙,卖出去70万枝花,成为市场里蓝色妖姬的最大供应商 。
 
    随着销路打开,蔺万里的鲜花很抢手,斗南花卉市场就出现了山寨货。“客户问怎么同是万里的货差别这么大?”蔺万里当即 注册商标,并通过市场管理方向所有做蓝色妖姬的花商通报,才刹住了这股山寨风。
 
    目前,万里花卉的产品进入上海、河南、湖南等6个省市,“浏阳大部分花店卖的蓝色妖姬是我供货,今年准备进军北京市场。
 
    浏商特写
 
    让蓝色妖姬走出国门卖到东南亚
 
    作为一个标准的理工男,蔺万里没有在鲜花的加工创新上止步。下一步,他想把蓝色妖姬做成“永生花”。
 
    “鲜花再怎么处理最多维持一个月,能不能做成两三个月,甚至更长?”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去年,蔺万里去了一趟日本,自 费学习先进的花卉保鲜技术,花了8万元买回10公斤药剂,但经过试验,仍没达到预期。
 
    在斗南花卉市场,很少有像他这样的鲜花经销商去搞研发。“浏阳人搞创新,一直走在前头。”蔺万里介绍说,以前商家都用 薄膜或纸随便打包鲜花就拉到市场上去,是浏阳人首开用纸盒包装鲜花的先河。
 
    而在蓝色妖姬这个单品上,蔺万里也在不断创新。他说,梦想有一天让自己的蓝色妖姬走出国门,卖到东南亚。
 
    人物对话
 
    靠诚信,打通花卉全产业链
 
    浏阳日报:无论是蓝色妖姬单品的市场占有率还是营业额,你都领先很多同行,靠的是什么?
 
    蔺万里:最首先当然是我父亲打好了基础,加上自己的努力,想把这件事做好。
 
    浏阳日报:在经营中你有什么不能打破的原则?
 
    蔺万里:诚信,我的花在昆明周边的宜良、石林等地由固定的种花的老师傅种植,保证了原材料的品质。另外,承诺的到账期 ,一定要做到。我对客户也有要求,为了稳定的交易,我从30多家客户中选出了14家信誉好的客户,一直合作多年。
 
    诚信还体现在我敢对售后负责。去年一批货因为霜冻的影响,包装的时候正常,客户收货以后花苞都掉了,60000多枝花的成本 、运费我全赔,赔了70000多块钱。后来,客户说这批货的损失不能让我一个人承担,要让我赚回来,于是主动每枝提价2块钱 ,我也很感动。
 
    靠着诚信,现在鲜花基地、储运、批发销售都是非常稳定的合作关系,基本打通了全产业链。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