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钢管“创二代”定下转型“小目标”

编辑:戴鹏 2017-01-17 14:18:28
微浏阳
—分享—

    黎鹏博
 
    30岁,北盛镇乌龙社区人,昆明市盘龙区一鑫建筑设备租赁部、昆明市小目标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浏商语录:要对行业的新技术、新动向始终保持敏锐的嗅觉。
 
    年少时,谁没有梦想。建筑专业科班出身,黎鹏博的梦想是穿西装、打领带,做个体面的白领。
 
    可兜兜转转铩羽而归后,他不得不服软,回到父亲翅膀下做他曾瞧不起的钢管租赁生意。初生牛犊不怕虎,行情好时高歌猛进,这个后起之秀占据云南钢管租赁行业“头把交椅”。2015年,国内整个建筑物资租赁承包行业因大环境影响进入阵痛期,他又果断“刹车”,缜密分析、谋求转型。
 
    这一次,他想做一个值得做一辈子、甚至儿子还可以继续做的行业。黎鹏博曾跟父亲说,自己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显然,他做到了。
 
    浏阳日报记者沈铁军罗时茂见习记者潘思蓉
 
    行业崛起
 
    观念不同“创二代”自立门户
 
    在2014全国建筑物资租赁承包行业年会上,浏阳获得全国唯一的“建筑物资租赁之乡”称号。为浏阳摘得这块金字招牌的北盛人,用一根根钢管搭建起了一个投资规模超60亿元的产业。黎鹏博的父亲黎谟亮是北盛最早“吃螃蟹”的几个人之一,经过数年打拼,在江西和云南等地钢管租赁市场搏下一方天地。
 
    年少的黎鹏博却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个行业,“跟拾荒的一样,甚至比拾荒还辛苦,一身灰尘。”最关键的是,在他眼里,没一点技术含量。2008年7月,建筑专业大学毕业的黎鹏博在一建筑央企的工地上干了几个月,晒得黝黑,“总觉得自己不合适”。在他的梦想中,自己要做一个穿西装、打领带,出入体面的白领。他跟父亲说: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不少北盛人都在做家具材料行业,家里没人涉足,于是,他向父亲借了60万元启动资金,跑到云南蒙自准备大干一场,“多的时候也有30多个员工”。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由于没能掌握关键技术,仅7个月后,他的密度板厂关门,亏了16万。
 
    “关厂后,我彻底服了软,跟父亲打了一年工。”不过,父子俩观念不同,父亲主张稳步经营,每一步都要走稳,黎鹏博则认为行情好的时候就应该抓住机会,大批量筹措资金快速扩张。观念冲突没法调和,黎鹏博还是想出去打拼。2009年,他带着父亲支持的100万元跟3个表兄弟杀到昆明螺蛳湾自立门户。当时,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刚刚启动,也带动了周边的地产开发,林立的塔吊证明了他的决策。
 
    在父亲手下练过手,黎鹏博的钢管租赁生意渐入佳境。行业普遍认为2003年到2013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十年”,黎鹏博中途上车,还赶上了好风景。这几年,他一路高歌猛进,2013年到2015年上半年,一直做得很顺手,“确实是赚了钱,我完全想不到有今天。”那个只想当一个体面白领的小伙子,全然没想到在自己最瞧不起的行业里,却幸运地成了最抢眼的那一个。
 
    在采访时,同行们都认为年纪轻轻的黎鹏博是云南钢管租赁行业的头把交椅。他却很谦虚,“不能说最大,只能说用了心。”北盛建筑器材租赁协会会长黎西林很认可他:“年轻人跟第一代的思维不同,观念更新,也更有开拓精神。”
 
    行业阵痛
 
    果断“刹车”定下转型“小目标”
 
    2015年上半年,黎鹏博试手其他行业投资出现亏损,他立即收手。最重要的是,他已经看到随着经济下行建筑市场低迷,钢管租赁行业也开始收缩,一些利用融资杠杆经营的同行面临生死攸关境地。
 
    “钢材降价,意味着原来高价位买回来的固定资产贬值,租金下降,回款差,资金链周转困难。”黎鹏博判断,行业进入了阵痛期和洗牌期,果断“刹车”,不再接小订单,只接业务稳定、回款良好的大企业订单,并将一部分钢管转移到广西南宁,同步拓展南宁市场。
 
    他的判断没错。中国基建物资租赁承包协会2015年上半年对全国81家重点租赁承包企业调查分析显示,1-6月,业务总量和新订单数明显下降、市场需求进一步放缓。生产经营中存在融资难融资贵、人工成本提高、订单不足、回款困难、资金链紧张等困难。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建筑工程增量趋缓将是必然。
 
    “市场竞争加剧,必然会淘汰一批。”但他认为,风雨过后会有彩虹,“调整思路,熬过去,能活得更好。”
 
    今年以来,黎鹏博的钢管租赁业务不再扩大规模,而是静待投资机会。他形象地描述,手里有猎枪,子弹也充足,想去寻找新的猎物,然后全速出击。
 
    受到首富王健林的启发,他最近买了一个名叫“小目标”的商贸公司,准备转型做贸易,加快资金周转。
 
    同时,利用多年积累的行业资源,瞄准市场更稳定的路桥建筑行业,他已经开始尝试投入。
 
    浏商特写
 
    将回乡创业谋求产业跨越发展
 
    虽然远在西南地区,但刚过而立之年的黎鹏博说,现在家乡变得很好了,自己也早有回乡创业的想法。
 
    黎鹏博坦言,要对行业的新技术、新动向有敏锐嗅觉,自己近几年一直在关注行业创新方向,但由于这几年行情好,抽不出身、也没精力做新的行业,“但确实到了要提高科技含量的时候了。”
 
    他在北盛准备的两块地已经平整,“过了年就开始建厂。”他认为,作为建筑支撑体系,从最原始的木料发展到钢管,是行业跨越发展的第一步。但如今,建筑行业支撑体系已经进一步发展到2.0阶段,“原来以钢代木,现在用爬架代替钢管,铝模板代替木模板。”他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浏商对话
 
    要坚守,更要创新
 
    浏阳日报:作为行业的年轻人,也是成功的一批人,你觉得在行业阵痛期,大家要怎么走?
 
    黎鹏博:上一辈,包括我们晚辈,做这一行都吃得苦、舍得来,也都经历并正在经历大风浪。越是行业低迷时,越不能乱了阵脚,做企业不要做多大,而要做得精。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坚守,另一方面要创新,要跟着趋势走。
 
    浏阳日报:由于大环境的原因,可能很多同行在彷徨,但你已经提前谋划转型,下一步准备怎么跨越?
 
    黎鹏博:建筑器材租赁在建筑行业是乙方的乙方,做得不好根本没有话语权,落后就会被淘汰。我一直认为钢管租赁行业没有技术含量可言,所以必须要在观念、产品、管理上进行更新和创新。
 
    我的主业虽然还是钢管,但我已经有爬架这种用于高层建筑的建筑支撑器材在使用。下一次创业,我想做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甚至我儿子还可以继续做的行业,只能做三五年的宁愿不做。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