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出诊
联系不上,焦急找病人
暖心救治收获点赞
“喂,你们能来救我爷爷吗,他肚子痛,解不出小便。”1月13日凌晨3点,市集里医院急救中心接到一个急诊电话,值班医生和护士立即做好准备下乡接诊病人。
值班医生打电话询问具体病情,对方电话无人接听;急救车司机确认具体地点时,也联系不到对方,担心误了时间,一车三人只能朝大概的方向行进。
一路上蜿蜒曲折,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没有“急症”,却很暖心。
浏阳日报记者潘思荣
凌晨行动
急救车司机排除困难接诊病人
“快去永安镇接一个急诊。”13日凌晨3点,当天值晚班的集里医院急诊科护士吴美玲接到电话后,迅速做好准备出发。
司机、医生、护士三人上了急救车,准备出发时,司机却联系不到对方,没有具体地点,无法规划最近路线,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医生无法得知具体病情,只能将急救一般所需设备准备齐全。
联系不到人的情况下,出不出发?朝哪个方向走?“嘟、嘟……”听着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吴美玲很着急。
“模糊听到是叫大堰村。”司机按照事先留下的地址,但是导航却无论如何也导不到这个地点。“怕耽误时间。”一行三人选择朝永安镇这个方向开,吴美玲则在车上一直拿着手机联系对方。
半个小时后,急救车开到了永安镇上,在一个分叉路口,司机停了下来。往哪边开,此时尤为纠结,一旦走错了,又是两个相反的方向,最终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吴美玲说,联系不到对方,路上也无人可以问路,只能等对方联系。三人在车上焦急地等待。“感觉过了好久,才联系我们。”吴美玲说,终于等来了对方的电话,指引急救车如何走,可是对方似乎无法表达清楚,司机也听不明白具体怎么走,最后,司机凭着经验好不容易找到了与对方的约定地点。
一条小路旁,一个小伙子朝着急救车用力地挥手。医护人员终于到达,这时已经是凌晨5点多了。
暖心现场
领养的孙子正忙着照顾爷爷
来到患者家中,眼前看到的是一位老人坐在一张破旧的轮椅上。屋内显得杂乱,一看便明白,这是一个艰难的家庭。小伙子小辉(化名)则在一旁烧火给爷爷取暖,并解释说,之所以没有及时接电话是因为在照顾爷爷。手机放在床上,没有听到。
看到这个家庭的情况,医生护士们心里触动很深,赶紧前去检查老人家的身体情况。经检查询问得知,老人家中风多年,左侧肢体功能障碍。吴美玲一眼看到有导尿管,得知老人有前列腺增生,不插尿管无法排尿。
“尿管插了多久了?”“有三个多月了。”吴美玲当时看到尿袋没有尿,而病人的膀胱充盈,明显是导尿管堵塞。医护人员帮其更换了新的导尿管,一会的时间,尿液排出,导尿管通畅,老人腹胀腹痛好转。
问及老人,是否还需去医院,老人却摇摇头。医护人员只好告知要多喝水,要在规定时间到医院更换导尿管,每天要予以尿道口消毒,有不舒服随时与医院联系……
操作完后,小辉打了一盆热水过来,给吴美玲洗手,“被他的淳朴打动,心疼他的处境。”吴美玲说,看到他们生活的艰难和不易,心里很不是滋味,全程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回到城区时,已经是早上6点多了,这个急诊“不急”,但医护人员心里久久不能平复。于是,吴美玲拿起手机将自己的经历所感写在了朋友圈,获得了众多人的点赞和转发,不少热心人士留言表示想要帮一帮这个家庭,这也给此次出急诊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医护声音
“特殊”的病人特别的心疼
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们了解到这个家的现状,老人74岁,他的儿子几年前出车祸离开人世,媳妇改嫁。而18岁的小辉并不是老人的亲孙子,而是领养的,“小辉的智力要弱于常人”,吴美玲说,跟他交流显得有点困难,家中再没有其他人。
“交谈中发现,老人是我们一直在跟进的患者。”吴美玲说,老人曾中风过三次,而吴美玲还在神经内科工作时,就和病人有过接触。科室医护人员还曾捐资帮助过老人一家。
回到城区后,仍旧放心不下的吴美玲,再次打电话过去询问老人的情况,并叮嘱一些注意事项,“有事就及时跟我联系。”一句暖心的话,让那处于困境中的一家人倍感温馨。
吴美玲充满感慨地在朋友圈写道:“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者仁心,我们一直在前行!”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