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银行暖心,储户也需要自己留心

编辑:戴鹏 2018-02-07 10:19:37
微浏阳
—分享—
 
  在骗局面前,银行和客户首当其冲,两者的联系频度、沟通方式应该围绕防骗而更多、更丰富一些。
 
  龙森
 
  “年底了,骗子也得冲业绩,大家一定多加小心。”这要算是我听过的最黑的黑色幽默了。但是这个黑色幽默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大有现实依据。据央视2月5日报道,临近年关,上海多家银行就发现了一些客户因为“转账给领导”“炒股中奖需要转钱”等异常转账情况。幸亏工作人员多了几个心眼,帮客户避免了损失。
 
  我不知道如今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的人还有几个?近年来,随着金融消费和支付方式多样化发展,电子银行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也给骗子的“行动”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如果用户警惕性不高,或者对于使用流程和方式半生不熟,就有可能堕入诈骗陷阱。从网上不断披露的网银错误转账、信用卡被盗刷等情况来看,在这个上面中招的还真不少。而且一旦从电子银行渠道被骗,要追回相较而言普遍过程复杂、时间漫长,这已引起了社会比较广泛的担忧。
 
  我们无需去指责或者嘲笑那些受骗者,因为骗子躲在暗处,对诈骗的手法推演和实战了不知道多少次,猝不及防遇到骗子精心设下的局,没有高度警惕的人是很难识破的。所以,防诈骗于未发之际,显得尤为关键。上海多家银行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防范骗子这样那样的诈骗花招,避免客户利益受损,这是在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在大家对于网络诈骗防不胜防的时候,这种专业而坚实的防范,这种切切实实的暖心行动,来得恰到好处,我们必须为银行的举动点赞。
 
  阻击诈骗的发生,银行当然在技术层面上是可以有更多的作为的。比如交通银行在几年前就推出集多种身份认证功能的新一代网络支付安全工具“智慧网盾”,更多的银行也在不断地探讨推出功能更加强大使用更加便捷的新型认证工具,确保交易的安全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再严格的网络也有可能因为人的疏忽或者错误操作而出现漏洞。早几天上海某银行大厅里面,那位急着“炒股中奖”的大妈就不顾银行工作人员的劝阻,坚持要转账,并不断警告“这是我的钱”。这证明,防骗止损技术上升级的同时,整个社会对于网络金融诈骗的警惕性还得大幅度提升。
 
  自家的钱包还得自己看好。面对处心积虑的骗子和花样翻新的诈骗手段,市民自身必须多留个心眼,提高防骗意识。其实,众多的普通人在金融方面的知识素养可能不如那些骗子,但是不管是面对已经“表演”过、为大家熟知的金融骗局,还是骗子“升级”了的新招数,我们如果能牢记三条——不贪小便宜、多方核实对方身份、不轻易透露个人及银行卡信息——那么留给骗子“发挥”的空间恐怕还真不大了。笔者以为,在骗局面前,银行和客户首当其冲,两者的联系频度、沟通方式应该围绕防骗而更多、更丰富一些。比如银行通过进社区、上街头等途径,经常支招防范金融诈骗,将预防工作做在前面,做到细致。
 
  防范网络金融诈骗,需要银行、客户,乃至其他更多力量的全面配合。我们看到银行已经在积极地行动,但愿全社会都能高度重视,不给网络诈骗可乘之机,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