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兰英医生才到黄国卿家,就忙着给老人量血压。记者张玲
“熊医生,你真的来了!”昨日,淮川街道西正社区,五保老人黄国卿开门后惊喜连连,他新春邀请的第一位客人来了。
不过,来访者刚到他家,就反客为主,还没坐定就扬了扬手中的医疗器具,笑着要为老人先量量血压。这位客人,就是他的“家庭医生”熊兰英。
浏阳日报记者张玲
上门做客,先量个血压
黄国卿老人今年70岁,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身上有着不少慢性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等。为此,社区特别为他签约了一位“家庭医生”,方便他随时咨询健康问题。
“降压药每天都吃了吗?”在黄国卿家,熊医生熟练地为老人撸起袖子,边测量边和老人攀谈。黄老连忙认真回答:“每天都吃了”。原来,前几天熊医生和黄老电话联系时,老人跟她抱怨说自己的病情很麻烦,除了吃喝要注意,每天都要吃药,降血压的药还特别贵!熊医生听出老人在买药方面有些舍不得,连忙嘱咐他:药是必须要吃的,可不能因为舍不得花钱就不吃!身体要紧!
“高压144,低压94。黄老,还是有些偏高呢!”熊医生将测量结果告诉黄国卿,同时安抚他:“控制得还不错,要表扬,不过按您的身体状况要控制在140、90以下才更好呢!”黄国卿连忙解释称,可能是自己刚刚出门走路了,有些喘。
对于眼前这位家庭医生,黄老特别信任,无话不谈。自2016年母亲去世起,黄国卿就一直独居。2017年,社区帮他推介这位“家庭医生”。这位医生不仅经常和他通话,督促他吃药、保养,还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位朋友。早两日老人突然想到新年了,应该邀请熊医生来家里坐坐!打了一通电话后,熊医生真的就上门了。
“家庭医生”把关怀送到家
关照老人的熊医生名叫熊兰英,是淮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管理医生。早些年,“家庭医生”还是一种有钱人的私人服务。而如今,这个概念经由医疗机构、社区等慢慢推广至家庭后,像黄国卿一样的五保老人也有了专属的“家庭医生”,更收获了一份朋友般的友谊。
“我从事慢病管理这行这么多年,也感受深刻。”熊兰英说。从2009年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向家家户户推广“慢病管理”,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备案,由慢病管理医生进行跟踪和随访。而在熊兰英的印象里,早年从事这一服务时,他们遭受过各种委屈、误解,甚至抵触、谩骂等等。2017年,慢病管理医生以“家庭医生”的身份慢慢走入家家户户,他们的温暖、温情也逐渐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熊兰英的同事说,每每听到患者给熊医生打的电话都让人忍俊不禁,比如“熊医生,我今天还能吃颗糖吗?”“熊医生,你上次说只能吃6克盐是一餐还是一天?”“熊医生,你过来陪我聊聊天不?”更有一些患者,每半个月就会主动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跟汇报工作一样把自己的身体状况一一跟熊医生汇报一遍。
“家庭医生让居民觉得很暖心。”西正社区居委会主任周婷说,作为基层服务站,社区也常常联系医生为小区居民组织义诊、咨询等活动,这不仅让社区服务更加完善,也为更多居民送去健康和快乐。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