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区在贫困问题上各有特点,“一刀切”的扶贫政策并不能满足所有地区的需求,需要多角度、多领域探索扶贫模式,因地制宜扶贫,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充分发挥出扶贫的“十八般武艺”。
李东晓
4月20日,随着红绸落下,蓝思科技驻湘西就业扶贫工作站在吉首市正式揭牌。作为全省首家由政府指导、企业为主体的就业扶贫工作站,蓝思科技驻湘西就业扶贫工作站的成立,不仅将实现湘西自治州劳动力转移就业与服务浏阳企业用工的双赢目的,还开启了就业扶贫劳务协作脱贫的全新模式。(4月23日《浏阳日报》)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区在贫困问题上各有特点,“一刀切”的扶贫政策并不能满足所有地区的需求,需要多角度,多领域探索扶贫模式,因地制宜扶贫,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充分发挥出扶贫的“十八般武艺”。
近年来,浏阳高度重视与兄弟县(市)的劳务协作,依托经济快速发展创造的大量就业岗位,将本地工业企业用工需求与相对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相结合,主动衔接省内劳务输出大县,紧密合作、共同发力,通过在信息共享、转移就业、跟踪服务等方面建立高位对接、部门联动、企业协同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协作机制,开辟了一条县际劳务协作合作共赢的“浏阳路径”。最近三年间,浏阳共组织市外省内招聘会106场,参与企业5247家次,提供岗位8万余个,共吸纳湘西、邵阳、怀化、娄底等地劳动力4.5万余人在浏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4000余人,为全省的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都知道,精准扶贫,就业先行。就业既是扶贫工作的基础,又是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的企业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为贫困人口的脱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蓝思科技驻湘西就业扶贫工作站的成立,无疑是扶贫的“十八般武艺”之一,开启了就业扶贫劳务协作脱贫的全新模式。能让贫困主体真正进入市场,并使其具有持续不断从市场获取财富的能力,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能够平等分享市场积累的成果。
总之,这种由单纯的“输血”到既“输血”又“造血”的扶贫,翻开了各兄弟县(市、区)合力扶贫、奔向小康的新篇章,也真正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精神内涵。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