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造血干细胞,跨省挽救白血病患者
近日,“2017年度感动湖南十佳人物”评选结果出炉,浏阳籍“80后”温佐望因2017年时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助一名广西白血病患者,获此殊荣。
“能够救人一命,这是我的幸运。”聊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温佐望却显得很平淡,“我只知道对方是年龄比我小的一个男孩,其他的都是通过红十字会联系。”
根据国际惯例以及我国红十字会法相关规定,至少一年之内“供患”双方实行“双盲”制度,不可直接联系。温佐望再回忆起2017年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时由衷地说:“希望他的治疗一切顺利,能健康地活下去。”
浏阳日报记者张可夫实习生朱明
“能救人一命,我立马就同意了”
温佐望,浏阳张坊镇人。2005年,温佐望在湘潭大学读研期间的一次无偿献血中,留取了造血干细胞血样,成为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2017年5月,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整整12年后,温佐望接到了中华骨髓库湖南分库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有一名广西的白血病患者和他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救人一命,我立马就同意了。”第二天,温佐望就去医院抽取了高分辨血样,并在捐献同意书上签字。
虽然温佐望毫不犹豫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但是他的家人却不免有些担忧。在他们看来,捐献造血干细胞就是“敲骨取髓”,会损害身体健康,家里人非常担心他捐献后的健康情况。
“我找了一些科学资料给家人解释,告诉他们捐献过程安全,无任何隐患,家人才放下心来。”经过反复沟通,温佐望最终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2017年9月11日,温佐望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开始为期4天的动员剂注射,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为能顺利完成捐献而又不影响工作,他每天早晚2次坐公交车往返于单位和医院,奔波50多公里。正式捐献前一天,温佐望也仍主动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跨省救助白血病患者
2017年9月15日,在湘雅三医院干细胞采集室,温佐望的血液通过导管,缓缓流向一台特殊机器,这台血细胞分离机从流经的血液中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远在广西的一家医院,一名被清髓后的白血病患者也躺在病床上,等待接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当天晚上21点左右,温佐望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乘坐飞机跨越千山万水,在湖南、广西两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交接下,送到了广西的一家医院,成功注入了早已在医院无菌病房等候的白血病患者体内。得知患者正承受着巨大的医药费压力时,温佐望又为患者捐款五千元。
从捐献造血干细胞到现在,这一年多来,温佐望一直积极参加长沙市红十字会主办的宣讲活动,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捐献队伍中来,拯救更多的血液病患者。
说起自己做的这些事,温佐望觉得都是一些小事,对于自己获评“2017年度感动湖南十佳人物”,温佐望说:“浏阳人的诚朴、父母的教育对我影响很大。”
延伸阅读
浏阳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越来越多
近年来,浏阳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行列中来。
“从2003年至今,浏阳已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4例。”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周建国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人体健康没有损害,“现在医学发达了,不再是通过骨髓穿刺手术抽取骨髓血,只需从手臂血管中抽取血液进行造血干细胞提取。这种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是非常安全的,我们的造血干细胞是可再生的,捐献后两周以内基本上身体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站呼吁健康适龄公民积极加入中华骨髓库,以拯救更多的生命,爱心市民可拨打电话0731-89918521咨询,也可以到才常广场献血屋申请登记,只需提供血液样本便可成为志愿者。
温佐望说,当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同意将造血干细胞进行配型,就是给了患者希望,“热心市民在成为志愿者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避免悔捐。”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