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潜心编纂七年完成1400万字国家级巨著

编辑:戴鹏 2019-04-10 16:34:04
微浏阳
—分享—

  他蓄发明志:书不问世,绝剃头
 
  “彼岸花开慰寂寥,诛心何必奈何桥。芸编问世仙人杳,衣带蒙尘谢女娇。磨剑归来须醉酒,浮槎隐去任吹箫。剪断青丝君莫笑,余生未老不及腰。”这是一首名为《艺术典修成剃发咏怀》的七律,描述的是岳麓书社文博考古编辑部副主任、浏阳人王文西为编纂千万字古籍蓄发明志之事。
 
  2012年1月,王文西与同事正式接手《中华大典·艺术典》的编纂任务,他立下“书不问世,绝不剃头”的誓言。近日,1400万字的8册《中华大典·艺术典》由岳麓书社全部完成出版,王文西才剪去了他已齐腰的长发。
 
  “当初说好要做到的事情如果完不成的话,心中会一直不安。”七年时间里王文西与同事孙世杰凭着“一个人可以发点狠当成两个人来使用,少睡点觉而已”的狠劲,硬是完成了这项高难度的编纂和编校工作。
 
  文/图浏阳日报记者欧阳稳江李丹
 
  蓄发明志
 
  长发及腰之时亦是《艺术典》完成之日
 
  “这个项目的完成于我而言,是一种轮回亦是一种历练。”过去七年的时光,于岳麓书社青年编辑王文西而言是特别的——既不特立独行又非艺术家的他蓄着一头长达一米有余的头发在家与岳麓书社之间往返。别人的眼光如何他顾不上,让他全身心投入的只有一件事:早日完成《中华大典·艺术典》的出版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识之士倡议编纂一部大型类书,对中国古代文献作一次大规模全面系统整理,定名为《中华大典》,九十年代《中华大典》由国务院正式立项。岳麓书社是最初的六家筹备组成员之一,负责其中的子项目《中华大典·艺术典》的实施。《中华大典·艺术典》下设五个分典,其中《戏曲文艺分典》《服饰艺术分典》《陶瓷艺术分典》《书法艺术分典》由岳麓书社负责出版。因编校难度实在太大,这项工作进展有些缓慢。
 
  在接手《中华大典·艺术典》之前,王文西只知道当时全国十几家参与《中华大典》项目的出版社,或多或少都遇到了进展不顺利的情况。2012年1月与同事一起接手《中华大典·艺术典》时,王文西心中曾有颇多犹疑,在社长的鼓励之下,他只答复了一句“事在人为”,就斗胆接下了这个艰巨的工作任务。2012年底,接手《中华大典·艺术典》快一年了,王文西的工作进展并不是很顺利。当时仅有《陶瓷艺术分典》有完整书稿并且初步校过一轮清样,《戏曲文艺分典》的清样才开始编校,其他分典差不多陷入停滞状态。王文西手里还分担了湖南省重点文化工程《湖湘文库》收官阶段的编校任务。两头兼顾,左右为难。
 
  “老师们请放心,项目不做完我不剪头发。”顶着巨大的压力,王文西还是只有一句话。具体需要多久时间才能完成项目?他心里没有底。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时间一天天过去,王文西的头发也从一个男式发型慢慢长成了齐耳、齐肩,以至到了齐腰的长度。
 
  潜心编书
 
  七年时间完成1400万字《艺术典》编纂
 
  “也许别人看见男的留那么长的头发会有一点不理解,但我只能在心中给自己打气加油。”凭借着一股子“一个人当成两个人用”的狠劲,王文西与同事一头扎进了《中华大典·艺术典》的编纂工作中。区别于普通书籍的出版,《中华大典·艺术典》的书稿需要进行大量的繁体竖排古籍资料分类普查工作,拿到初稿后首先要查重,只保留一处重复引用的资料;然后剔除1911年之后的或者内容不相关的引文;第三步是按照经纬目排序;第四步是查证、修改引书标目。有时候为了查证一条引文,编辑需要从头到尾仔细查阅一部古籍的刻本,几十万字的一部古籍可能最后只择取其中数百字的一条引文,极费工夫。
 
  王文西和同事孙世杰两名编辑是项目具体执行者。一般而言,编辑需要查阅的资料是项目成书字数的五六倍之多。这意味着,二人起码要查阅7000万字的资料,“做这个职业,你吃这碗饭,拿到书稿就必须对自己所编辑的每个字负责。只能老老实实做事,别无捷径可走。”
 
  “那岂不是很辛苦?”面对记者的疑问,王文西却笑言一切都是苦中有乐,表示自己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我是历史专业毕业的,对于陶瓷、服饰等领域就不够专业。因此,编校的过程也相当于自己重新在艺术系进修了一轮。而看似枯燥的古籍,拥有它独特的韵味,在我看来也算是另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王文西与同事们一起努力,用了七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华大典·艺术典》的编纂和编校工作,最终成书规模约1400万字。随着工作完成,在女儿六岁生日那天,王文西剪断了长发,兑现了当年的承诺,也让女儿出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了爸爸短头发的模样。“剪下来的这束长发我用一个盒子保存着,算是留个纪念吧。岳麓书社负责的《中华大典·艺术典》能出齐,主要得益于三十余年几代读书人的坚守与执着,让人遗憾的是总主编金老先生都来不及看一眼新书就去世了……”
 
  人物特写
 
  一切皆因热爱
 
  在王文西的办公室,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四处皆是书。坐在书堆里,他表示自己看起来“很渺小”的样子——这是他的日常,一切皆因热爱。
 
  “《湖南石刻文献集成》《走马楼西汉简牍》《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校释》……目前排在手上等待做的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太多,接下来的十几年都不愁没事做。边做边学,我只是一名小编辑,对职业心存敬畏,安心看稿子而已。”从业以来,王文西参与策划、执笔申报、承担编校的国家级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多达16项。
 
  “我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有生之年能在浏阳建个乡村公益图书馆,除了自己平时收集的书,我还会专门集中收藏浏阳相关的文献,争取建成专馆的模式,比如浏阳历史文献馆、石刻拓片馆等等。”谈及未来的心愿,王文西表示也许一辈子都会在书中打滚,从小编辑熬成老编辑,心存敬畏,如履薄冰。
 
  书籍介绍
 
  《中华大典·艺术典》是一部艺术类大型类书,为国家重点文化出版工程,收录1911年以前的有关戏曲文艺、服饰艺术、陶瓷艺术、书法艺术、音乐艺术的几千种文献资料,涵盖经史子集四部及碑传石刻等文献,按经纬目体例予以编纂,是对中国古代艺术文献的一次大规模全面系统整理。《艺术典》下设五个分典,其中《戏曲文艺分典》《服饰艺术分典》《陶瓷艺术分典》《书法艺术分典》由岳麓书社出版。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