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民共建共享,全城向上向善

编辑:戴鹏 2019-10-10 09:53:34
微浏阳
—分享—
 
  浏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惠及百姓民生
 
  整洁的街头,行人、车辆按红绿灯指示有序通过,身穿红马甲、面带微笑的志愿者处处可见;在商场、车站,市民排队等候已成习惯;和谐的小区,居民当成自家来装扮、爱护……秋意渐浓的浏阳,处处可见文明的踪影,人人彰显文明的气质。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授予一座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是最具含金量的城市品牌和名片。为了这份至高荣誉,浏阳人民奋斗已久、期盼已久。
 
  “全民共建共享,全城向上向善。”近年来,浏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初心,以永远在路上的笃定情怀,以永不停歇的坚定步伐,举全市之力深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幸福文明新浏阳。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方平
 
  共赴文明之约
 
  市民素质全面提升,民生更“暖”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在其成名作《文明的进程》中提出,“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
 
  在战火硝烟年代,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复员回乡后不向组织提要求,深藏功名数十年。9月19日,93岁的甘厚美老人作为“湖南省模范退役军人”在全省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接受了表彰。
 
  数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姐妹的永安镇丰裕社区居民柳维新,用厚实的肩膀扛起了特殊的三口之家,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每天坚持增肥、忍着疼痛抽骨髓,家住关口街道占佳社区的林为源,“增肥救父”的事迹感动了众人。9月26日,长沙市文明办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全市“新时代长沙好少年”名单,11岁的林为源榜上有名。
 
  城市的文明,归根究底,就是人的文明,人心所向正是城市文明精神所聚。如今,这些身边典型已经成为浏阳新的“道德标杆”。
 
  近年来,浏阳市文明委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坚持“全民共建共享,全城向上向善”,形成全方位参与、大合力推进、多层面受益的良好局面。在文明的感召下,浏阳涌现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好人之城”深入人心。
 
  围绕“淳风美德润浏阳”主题,浏阳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先进典型评选,近年来先后有2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2人入选“湖南好人”榜,180余人荣获长沙市级以上文明荣誉。
 
  与此同时,全力打造澄潭江镇“好人馆”、沙市镇“耕读文化馆”、中和镇家风家训馆、金刚镇乡贤文化展示馆、龙伏镇村级道德馆等乡镇道德阵地,形成“大爱澄潭”“道义金刚”“幸福龙伏”“星耀中和”“上善蕉溪”“德润永安”等道德品牌,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全民向上向善。
 
  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在浏阳大地蔚然成风。据统计,全市志愿者超过16万人,涌现了“公益救援队”“义工联合会”“黄帽子志愿服务队”等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形成了“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的志愿服务氛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犹如指挥棒,拨动一城春水,推动人的素质全面提升、文明素养从心迸发。
 
  共建文明之城
 
  人人参与打造幸福家园,民生更“实”
 
  社会因什么而文明?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近年来,浏阳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推进,全市上下坚持目标同向、干群同心、城乡同创,付出了艰辛努力,收获了诸多成绩。
 
  以“美丽乡村、幸福屋场”建设作为着力点,围绕“全国先进、全省样板”目标,浏阳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并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全面统筹起来,打造“美丽浏阳”的升级版,500多个幸福屋场遍及全市。
 
  在加快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针对农贸市场脏乱差、老旧小区基础薄弱、停车位紧张等重点难点问题,浏阳持续推进“农贸市场改造”“社区提质提档三年行动”“单位联系老旧小区微改造”等重点工作,让幸福感在老百姓家门口升级。
 
  近年来,浏阳新改建农贸市场6个,20个社区全面实现提质提档,已改造老旧小区143个,新增停车位1100个。持续推进全民绿化和城乡绿道、公园广场建设,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品质。
 
  美好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更能感染人、促发人们内心的温暖。近年来,“爱心”活动系列成为城市品牌,惠及民生的方方面面。
 
  “爱心早餐”,3年筹款124万元,为全城当早班的环卫工人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爱心救生圈,公益众筹汇聚力量,为浏阳河两岸增添橙色生命线;爱心冰柜,给高温天里的户外作业人员送去清凉;爱心助学,为贫困学子点燃新的希望,12万余人受益……
 
  文明创建,也从最细微处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民生更实。城市家园中,满园芬芳,满目舒展;城市生活里,有了更多微笑、问候、礼让、牵手、携扶,也有了更多温暖、和谐、舒心、幸福。
 
  共享文明之美
 
  城市涵养内外兼修民生更“爽”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生活其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近年来,浏阳牢牢把握“幸福感”这一核心内涵,始终围绕“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根本宗旨,推出一批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工程,推动市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全面升级。
 
  经过美化亮化,浏阳河两岸白天精致美观、晚上流光溢彩。在上海创业的浏阳人罗云华从微信上看到老同学散步时随手拍的浏阳河夜景,忍不住发出“浏阳真美、家乡人民真幸福”的赞叹。
 
  “全免费的,一分钱都没花,连水都没喝我一杯。”家住才常路的刘宜觉老先生由衷点赞。去年,浏阳结合社区提质提档工作,向家庭餐厨油烟宣战,为城区2000户家庭免费安装油烟净化器。不仅治理了油烟,还杜绝了污染墙面、有碍观瞻的“油鼻涕”。
 
  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去年8月份,浏阳为全市155万余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购买了“一元民生”意外保险,意外身故最高可获赔10万元。这是2018年浏阳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除此外,主城区污水直排口全截污、新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公立医院就医就诊一卡通、“厕所革命”、社区提质提档、西湖山片区开发游道项目提质改造、新改建标准化村卫生室及学校医务室、城区农贸市场提质改造、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80%以上等民生实事均对表对标,如期完成,努力让人们的生活更舒适、更便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秋季开学,21个教育项目9月1日前集中交付,总投资额达1.67亿元。其中7个是在原有的校址内新建一栋教学综合楼,有效化解了全市义务教育“大班额”现象。
 
  文明于人,是沉淀的品德;文明于浏阳,已成为城市执着的精神追求。以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崇德向善的优良品行为精神、以民生更爽的品质生活为落脚点,浏阳,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姿态,一路砥砺前行。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