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苗木“抗旱记”

编辑:戴鹏 2019-10-12 10:02:28
微浏阳
—分享—
 
  久晴少雨,柏加花农紧急“抗旱保苗”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在柏加镇,当前本该进入销售旺季的苗木市场,可是由于前期久晴少雨,却是另一番景象。“虽然目前未出现连片枯死现象,但因干旱,苗木的生长与销售都受到了影响。”花农吴志为说。
 
  为了保苗抗旱,在苗木重镇柏加镇,一场十分紧急的“抗旱战斗”,正在田间地头打响。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
 
  目前未出现连片枯死现象
 
  10月11日下午,在柏铃社区长湖组,花农吴志为坐在遮阳伞下,看着从地下抽出来的水量一天不如一天,心里不禁捏了一把汗:“不知道还能撑几天。”
 
  自6月21日遭受特大暴雨以来,3个多月里,柏加镇只下过几场小雨。苗圃里一道道裂开的口子,就像喊渴的“嘴巴”,急需灌溉。
 
  得益于精心照料,目前吴志为田里的大叶栀子花等幼苗,还没有出现明显枯萎的情况。在柏加远大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容国带领下,记者走访发现,有些苗农家的苗木情况则比较糟糕。
 
  在一个大棚内,由于缺水,喷灌设备都无法发挥作用,一些价值较高的容器苗发黄枯萎。原本青翠的八角金盘已经发黑,一排铁杆海棠叶子掉光、树干枯死,一株十年以上的罗汉松底层的叶子发黄,看上去显青色的部分也已经明显失水。
 
  “目前还没有出现连片枯死的情况,但是苗木销售情况却不太乐观。”吴志为说,当前本是苗木销售的旺季,但是现在一分钱都还没有进账,“现在苗木能存活就不错了,品相不好哪会有订单。”
 
  陈容国告诉记者,他在镇头镇的苗木基地同样遭受旱情,“今天有人打电话过来,要300株海棠球。可是要卖苗木,就要挖个泥球出来,现在都是干土,没办法卖。”
 
  花农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打井取水缓解旱情
 
  为了抗旱,花农积极采取了盖膜等措施开展生产自救。吴志为请人在田上打了一口约9米深的井,安装抽水设备,并接上各种管道,总共投入了5000元。
 
  “以前只要早晚各浇一次,但是由于现在抽上来的水量越来越小,每天要多浇上几次。”吴志为甚至在田边临时搭建起一间房屋,不分昼夜守在旁边,确保时刻抽水上来。
 
  陈容国就是那个为吴志为打井的人。9月初,陈容国和邻居合伙买了一台小型的电动钻井机,安上了合金钢钻头,在邻居家的苗圃里钻井成功后,附近找他钻井的人接二连三地找上了门。
 
  “不到1个月,我们已经钻了几十口井了,多的时候一天钻了4口井。”陈容国说,由于需求量大,镇上的水泵一度卖断了货,有几天钻的井只能靠手摇取水。
 
  除了打井,有的农户还采用覆盖遮阳膜、喷滴灌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用水量,为苗木生长争取更多时间。
 
  部门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必要时将采取人工降雨
 
  在位于柏加镇仙湖村的仙人造水库,闸门打开,可以灌溉柏加镇1.6万亩农田,覆盖面积超过80%。
 
  今年,水库巡查负责人夏耀清见证了水库变化。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水库的蓄水量从接近100%降至目前不足40%。
 
  仙人造水库是柏加镇境内最大的水库。为了应对旱情,从8月1日开始,截至目前该水库已经放了6次水,有53个工作日24小时放水。
 
  既然源头有水,为什么部分农田会出现干旱的情况?“主要还是晴得太久,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说栽种花木改变了农田的地貌,土壤抬高造成水无法自流灌溉。”夏耀清说。
 
  旱情引发了柏加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柏加镇农业农村办主任何根亮介绍,他们一方面协调水库进行轮灌,另一方面充分发动群众生产自救,近段时间,全镇已经挖了六七十口深井。
 
  与此同时,柏加镇一直在组织人手开展水渠和山坪塘修复。“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协调做好水库轮灌,预计还可以保障45天的灌溉用水需求。如果旱情加重的话,我们会联系市防指实施人工降雨。”何根亮表示。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