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贫困户抱团合力种出“彩色致富米”

编辑:戴鹏 2019-11-13 10:36:53
微浏阳
—分享—

 
  11月12日,金刚镇丹桂村桃树湾生态有机农场的一处仓库里,建档立卡贫困户黄运凡正忙着打包彩米。阳光从窗户照进来,各色彩米显得愈发鲜艳:红的、黄的、黑的、紫的、白的……这些彩米,是丹桂村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一起耕耘的成果。
 
  除了种植彩色稻,丹桂村还有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户像黄运凡一样,忙碌在彩米包装等后续工作上。作为丹桂村今年发展的特色扶贫产业,彩米产业已辐射全村近8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许雅兰
 
  22户贫困户参与
 
  传统农业种出“新鲜感”
 
  金刚镇花炮产业发达,许多村民以此营生。位于金刚镇北部的丹桂村,由于人口相对稠密,户均耕作农田较少,长期以来,大部分村民忙于花炮产业而忽视农业生产。“村民想要多条渠道增收,农业还是可以发展起来。”今年,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干部陈夕霞出任丹桂村第一书记,如何将传统农业种出“新鲜感”,带动全村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成了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去年,金刚镇部分村发展了紫米种植,收成比较好,农户种植积极性也不错。”此前,在其他村开展扶贫工作时,陈夕霞就通过引进紫米种植带动了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今年,他决定在丹桂村发展彩色稻种植,并通过彩米加工,为村民新添一条增收渠道。
 
  通过与桃树湾生态有机农场合作,丹桂村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搞起了彩色稻种植。种子、化肥免费供给,彩米高于市场价保底回收,一系列政策,让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高涨。村部周围统一流转的56亩土地,成了大家齐心协力创收的新阵地。
 
  彩米销售收益高
 
  带动近80%贫困户增收
 
  “今年我第一次开始种彩米,效果还不错!”端起一盘彩米,建档立卡贫困户黄运凡高兴地说。这些彩米包括红米、黄米、黑米、紫米、糯米、燕麦米,卖相极好。
 
  2014年,黄运凡因病致贫。因为勤劳肯干,2015年他便顺利“摘帽”。今年,了解到村级正在发展彩色稻种植这一项目时,他第一时间报名加入。经过长达数月的辛勤劳作,黄运凡种植的1亩3分地的彩色稻出谷900余斤,加之在农场从事彩米包装等工作的收入,今年他可增收一万多元。
 
  “彩色稻亩产相较普通水稻低些,但单价更高,贫困户由此获得的收益也更高。”陈夕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水稻亩产1000斤左右,市场收购价约为1.2元每斤;彩色稻每亩可收600-900斤,按照每斤2.5元以上的收购价,每亩收益高于普通水稻。
 
  除了种植彩色稻,丹桂村还有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户像黄运凡一样从事彩米包装等后续工作。作为浏阳市长效特色产业扶贫基地,桃树湾生态有机农场接纳了近2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此务工。彩色稻是丹桂村今年发展的特色扶贫产业,目前,彩米产业已辐射全村近8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新闻延伸
 
  返乡大学生打造有机生态农场
 
  彩色稻种植,对于丹桂村村民而言是件新鲜事。采取保底回收解决村民后顾之忧,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减轻村民种植负担,还为大家热心提供技术指导的,是桃树湾生态有机农场的负责人黄明权。
 
  黄明权是土生土长的丹桂村人。2011年从大学毕业后,主修水稻育种的他曾经在海南三亚、江苏等地的农业公司做过水稻科研。2017年,黄明权毅然放弃光鲜的工作,返乡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并一脚踏入扶贫产业,将农场打造成浏阳市长效特色产业扶贫基地。
 
  “清代古民居桃树湾刘家大屋坐落于此,给丹桂村增添了一份历史厚重感。近年来,随着丹桂村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我逐渐意识到,家乡,也是一片可以施展拳脚的天地。”黄明权说,正是看到了丹桂村的发展潜力,所以他的方向十分明确——养奶牛、种果树、发展彩色稻,将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成乡村旅游的配套,让游客来到丹桂村时,不但可以感受刘家大屋的古韵,还有更多可以赏玩、娱乐的地方。
 
  农场也带动了村上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今年,金刚镇有近2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选择农闲时间来农场务工。喂牛、挤奶、除草、浇水……大家的汗水浇灌着这片农场的土地,生机与希望在此一齐迸发。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