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91岁老人使用公筷20年,公筷公勺成一家四代用餐标配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0-07-23 10:12:37
微浏阳
—分享—

《使用公筷入家规》后续

04版创文-4.jpg

在善爱港社会服务中心,老人们吃饭都是使用公筷公勺,每碗菜都配了一双公筷或公勺。记者彭红霞

“我接力!我愿意加入‘公筷公勺’行动,文明用餐。”7月22日,市民谢女士在朋友圈发起使用公筷的倡导,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点赞,不少人跟帖并转发,传递文明新风尚。

7月22日本报报道73岁退休教师吕兴梅,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倡导家人使用“公筷公勺”,并将其列入了家规。

不只是吕兴梅,还有91岁的杨忠侃老人坚持使用公筷近20年,关口街道长兴社区善爱港社会服务中心的食堂从2014年就开始使用公筷公勺……在越来越多人的带动下,使用公筷公勺的文明意识得到了市民的热情响应,不少人都表示“加入公筷行动,我也愿意!”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市民支持

娘家、夫家四代人使用公筷

带动公筷文明之风

对原古港磷肥厂的退休职工、91岁的杨忠侃老人而言,使用公筷公勺早已成为了他的日常习惯,他使用公筷差不多有20年了。

“主要是学习发扬了儿媳妇家的好传统。”杨忠侃说,2000年原单位改制,他和老伴住到了儿子家。儿媳是邵阳人,其娘家一直有使用公筷的传统,嫁过来后也带动了夫家,娘家、夫家一家四代人都在使用公筷。

杨老的儿子杨帆表示,使用公筷非常简单,但其意义非同一般。它倡导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体现的是一种尊重的态度,用公筷给老人家夹菜干净、卫生,这才是对老人家的关心,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杨忠侃最开始践行公筷时也有些不习惯,尤其是朋友们上门来做客时,席面上摆着几副筷子,别人都有些奇怪,有时客人忘了使用公筷也显得有些尴尬。但日子一久,习惯成自然,杨老便把这样的习惯和老同事、老朋友们交流,很多人都表示认可和点赞,甚至也在家中实施起来。如今公筷之风成为餐饮文明“标配”,老人非常高兴。

共倡风尚

9桌老人每天用公筷公勺

餐饮业支持“文明公约”

7月22日,记者调查发现,浏阳除了“家庭公筷之风”已经吹起,一些餐饮行业也张贴起了温馨提示,而一些地方的食堂、饭堂等早已行动起来。

“来来来,红烧肉,小心!”7月22日中午,关口街道长兴社区善爱港社会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将炒菜一一端上桌,红烧肉、火焙鱼、苦瓜、豆腐汤……菜色非常丰富,随着菜品一起摆上桌的,还有公勺和公筷。据悉,善爱港社会服务中心自2014年成立后,其食堂就开始践行公筷行动,一直坚持到如今。据统计每天约有9桌老人报餐吃饭,每个老人都是拿着公筷、公勺夹菜舀汤。

采访中,86岁老人柳金莲连连点头,说使用公筷这个习惯非常好。实际上,刚开始很多老人对于使用公筷的看法不一,也有人不习惯使用,但是善爱港社会服务中心践行公筷行动以来,在大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下,很多老人都把这种好习惯带到了家中,柳金莲就是在家中倡导使用公筷的志愿者之一。2020年3月,疫情防控期间,长沙市文明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费者委员会、市餐饮安全协会就发出了“新文明餐桌”倡议书,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使用“公筷公勺”。浏阳市餐饮协会名厨委员会秘书长罗霞表示,浏阳餐饮业很支持“公筷公勺”行动,也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共同形成“文明公约”。

众说纷纭

市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幽门螺旋杆菌存在于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多人聚餐时,就餐者的唾液由私筷直接接触饭菜,饭菜可能会沾染上病原微生物,再经由其他人的私筷被送入口中,引起交叉感染。使用公筷能防控病从口入。

市民姜满意:我们在仁爱残疾人服务中心吃饭时都是使用公筷,我觉得这是文明。

市民乔伊:能普及公筷是一种文明的进步,我们作为餐饮业非常支持,如果有统一的政策要求那更好,餐饮业施行起来也更规范。

市民许丹:我们家里人一起吃饭不用公筷,在外面吃欢迎用公筷。因为外面更需要防控。

市民夏荣珍:能普及公筷是一种文明的进步,最好是公共场合有强制性要求,而且还要从小朋友抓起,越早越好,形成常态,不然无法习惯!

浏阳网友“小刀”:我更支持分餐,比如喝汤的时候,每人拿一个小碗就好了。

浏阳网友“明明都知道”:我觉得中餐不适合分餐,大家一起聚餐的时候怎么分?有的人不吃牛羊肉,有的人不吃猪肉,有的人不吃香菜,有的人不吃辣,建议还是推广公筷公勺,这个更实用些,也建议大家吃饭时不要大声讲话,唾沫星子到处飞!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