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守护“绿色银行” 青山变金山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0-08-18 10:37:49
微浏阳
—分享—

04版专版-1.jpg

满目青翠,流水潺潺,在号称“湘东绿色明珠”的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内,平均气温仅有23摄氏度,每立方厘米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1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如今郁郁葱葱的大围山,在36年前却是另一番面貌。当时由于放牧烧山养草,山岭上都是一片黄草。直到1984年,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挂牌成立,才扭转了这一局面。

在一代代护林员几十年如一日的守护下,6681.2公顷的大围山自然保护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如今,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次的游客来到浏阳河源头,享受森林康养、接受自然教育,这座“绿色银行”正源源不断地派发着民生福利。

文/张可夫

从“砍树经济”到“看树经济”

“我上一次来还是十多年前,感觉如今环境更美了,游客也更多了。”8月11日,在大围山栗木楼土菜馆,来自湘潭的游客王跃波和同学一行订下4个房间,准备在这青山绿水间度假消暑。

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今的旅游胜地大围山,在36年前是另一番光景。“如果不是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山上早就是光秃秃的一片了,不可能发展旅游。”今年65岁的黎尚华是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的退休职工,在成为一名护林员之前,他是大围山国有林场的伐木工人。

以前,大围山国有林场以木材生产为主,树没少砍,但是收入微薄。“村民们也靠山吃山,在山上放牛,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黎尚华说,当时烧山养草导致森林成了黄草岭。

198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浏阳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了,这是长沙地区唯一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984年,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挂牌成立。保护区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不同保护地段,明确了保护对象,并采取分片划块、责任到人的办法进行管理。

此后,破坏生态的行为被迅速制止,林场实现了由木材生产向森林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转变。通过全面禁牧禁伐禁采,林场生态逐渐得到修复,为大围山森林公园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围山栗木楼土菜馆在1996年开门营业,老板吴楚义过去以务农为生,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苦日子。这些年来,他见证了门前的林道被拓宽为公路,原来的储木场被改造成了停车场,土菜馆也从原来的一个小饭馆变成了一栋集餐饮、住宿、土特产销售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中心,一家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保护区成立后,守护住了这片绿水青山。”亲身经历了生态改善带来的福祉后,吴楚义给自己的土菜馆定下了一条规矩,不销售任何野味,他还经常配合管理所开展禁猎行动,劝导游客保护生态环境。

从以砍伐木材为主的林场,到如今游人如织的4A级旅游景区。在自然保护区成立后,大围山实现了华丽的蝶变,园区的空气、地表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森林覆盖率高达99.5%。“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留住了青山,也就赢得了未来。”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副所长黎尚林说。

多方力量共同保护“野生动植物博物馆”

在位于大围山玉泉湖景区的银天玉泉山庄走廊沿线的路灯下,设置了一排别致的鸟类“厕所”,吸引了诸多游客的目光。“燕子喜欢在灯架上筑巢,原来是为了避免鸟类的粪便弄脏墙面,没想到游客特别喜欢。”宾馆负责人周萍介绍,这里已经成为了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风景线,游客还能从中了解候鸟迁徙的过程。

“听保护区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介绍,我才知道这种燕子叫白腰雨燕,是来自东南亚的客人,也是大围山万亩杜鹃花海的守护者。”周萍介绍,白腰雨燕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在每年4月20日杜鹃花节前后就会飞到大围山,10月底又飞回东南亚。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堪称“野生动植物博物馆”“天然动植物基因库”,有高等植物235科、1856种,其中红豆杉、钟萼木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1种;动物1033种,有云豹、大鲵、白颈长尾雉、白鹇、红嘴相思鸟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如何更好地保护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摆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眼前的一道难题。

黎尚林介绍,一方面,管理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和《湖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为基础,分片划块,责任到人,加强野外巡护,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另一方面,管理所积极宣传保护自然的理念,得到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支持。

近年来,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成为了重要的科研和教学实习基地,曾多次协助中外专家学者对保护区生物开展多样性考察活动。红嘴相思鸟是湖南省省鸟,保护区通过加强了对该物种的保护宣传,并持续开展了适宜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维持了红嘴相思鸟种群的长期稳定,保护区也成为了省内研究红嘴相思鸟生活史的最佳研究基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让保护区成为了热门的野生动物放生地。今年1月,大围山镇田心桥村村民李崇贵在自家鱼塘发现了一条“有脚的鱼”,他立即向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反映,工作人员现场确认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为保护好这一珍稀野生动物,浏阳市林业局选择了一处水质好的河段进行放生,并授予李崇贵“生态保护卫士”的锦旗和奖金。

“近年来,村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发现野生动物后能够主动与我们取得联系,及时救护放生。”黎尚林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贯彻落实,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浏阳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珍稀动植物资源也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

让党旗飘扬在护林防火第一线

8月3日是全市8月份主题党日,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党支部围绕“保护自然资源,共建美丽家园”这一主题,线上线下多形式深入学习了相关理论,并通过“微网格”走访、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宣传活动。

管理所的8名干部职工中有6名党员。今年47岁的陈留阳就是其中之一,他在1995年从部队转业后就来到了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成了一名护林员。“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林区大部分都是无人区。没有通车,只能靠步行,每天早出晚归,一天走三四十里山路是寻常事。”陈留阳说。

作为一名护林员,陈留阳每个月都要巡护1.2万亩山林。巡山的辛苦不在话下,还经常有难以预料的危险。一次,陈留阳去无人区五指石巡护经过一片原始森林时,迎面碰到几十头野猪。“后来听老同志说野猪属杂食动物,集群仗势时什么都敢啃。”他及时爬上树才逃过一劫。

“大围山是重要的天然动植物基因库,需要得到妥善保护,对护林人员的责任心要求也更高。”黎尚林介绍,管理所坚持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养,让党旗飘扬在护林防火第一线。值得一提的是,自保护区成立以来,大围山还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近年来,该所致力于提升科技护林水平。大围山保护区除大围山国有林场本部外,还包括张坊镇大成坑片区,那里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群落。2019年,管理所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投资10万元,对整个野生红豆杉群落范围建设了固定保护界限标识,并在主要路口安装了4组电子监控设备,对进出道路进行监测,实现了从“双脚巡山”到“电子眼监护”的转变。

在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护林人通过坚守,作出了平凡而又伟大的贡献。“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加强基本建设设施、完善保护管理制度,为经济腾飞的浏阳市打造享有极高声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浏阳实践增添亮点。”黎尚林表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