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市镇多方联动紧盯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行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0-09-21 10:57:28
微浏阳
—分享—

连续两个月戴帽率全市第一

微信图片_20200921100235.jpg

9月16日,在沙市镇赤马湖大道与书院路交叉路口,交警在检查过往摩托车骑乘人员戴头盔的情况。记者谢鹏

“我骑摩托车骑了30多年了,以前都不戴头盔,但现在每次骑车,我必定会戴头盔。”沙市镇开展“一盔一带”整治行动后,今年68岁的文光村居民屈先进在戴头盔这件事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实际上,沙市镇从去年开始严查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的行为。从不愿意戴、觉得麻烦,到自觉戴头盔,沙市镇戴帽率显著上升,在今年7月、8月的全市评比中,沙市镇戴帽率分别为96%、89%,连续两个月居全市第一。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谢鹏

看完交通事故视频

30年老司机戴上新头盔

说起戴头盔,屈先进有话说,“我骑摩托车有30多年了,以前都不戴头盔的。”屈先进告诉记者,他曾经也试着戴过头盔,但戴了一两天就放弃了,“夏天戴太热了,冬天戴虽然暖和,但是戴久了头皮痒。”

直到2019年,屈先进的观念才开始发生转变。去年,沙市镇在全镇范围内严查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的行为,屈先进就曾经因没有佩戴头盔被交警当场拦下。“当时觉得他们就是在‘管闲事’。”屈先进说。

为此,文光村党总支委员喻永丰多次上门给他做思想工作,还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六中队要来了相关文字和视频资料。这些交通事故视频让屈先进觉得很震撼,也转变了他的思想观念。如今只要骑上摩托车,他就会下意识地摸一下自己的头,“没戴头盔都觉得心里不踏实。”

据文光村村委统计,文光村约有8000人口,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摩托车,但此前配备了摩托车安全头盔的居民特别少。为了转变当地居民的观念,村委想了很多办法。

喻永丰还在自己的私家车车顶上装了一个喇叭,空闲时就开着车满村转悠,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摩托车戴帽的宣传语音,“到现在转了大半年了。”喻永丰说。

除了用喇叭循环宣传外,对抵触情绪较大的村民,喻永丰还会带队上门沟通,“村里还组织了一支10人的巡逻队,看到有骑摩托不戴头盔的会立即劝他们戴上。”此外,喻永丰还定期从交警部门和镇政府收集最近的部门查处动态,“一旦发现我们村的,就用‘村村响’广播。”

加强执法、不断宣传

多方联动助推“一盔一带”整治

9月16日,尽管下着小雨,但在沙市镇赤马湖大道与书院路交叉路口,仍有执法人员坚守在路口,检查过往摩托车骑乘人员戴头盔的情况。

记者在路口观察了近半小时,发现经过该路口的40余辆摩托车驾乘人员均戴上了头盔。有个别驾驶员虽然戴了头盔,却没有把扣系好,执法人员也对这些驾驶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就在一年前,沙市镇的戴帽率还远没有这么高。去年,沙市镇决定狠抓摩托车戴帽率,联合交警六中队加大日常街头整治频率,要求各村使用移动宣传车,结合村村响广播开展交通安全宣讲工作,同时利用“党建+微网格”上户走访宣传。

沙市镇交通专干唐嘉骏告诉记者,刚开展整治行动时,经过路口的100辆摩托车里,戴了头盔的驾乘人员不到一半,但现在不戴头盔的成了少数。

交警六中队指导员曾新征表示,得益于镇政府的大力配合,执法整治行动中得到了有效的人手补充。“我们对主要的交通路口、学校,采取不间断巡查的方式,尤其是在车辆出行高峰期。”曾新征介绍,对戴头盔比较抵触的人,他们则采取反复执法、不断宣传、劝导的方式,逐步转变当地居民的观念。

此外,交警队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群把相关整治信息和交通安全知识传播到居民的手机上。通过常抓不懈的整治、宣传、上门入户宣讲等工作,沙市镇摩托车戴帽率大幅提升。

“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如何戴好安全头盔’上来。”曾新征告诉记者,戴帽率虽有明显提升,但仍有部分居民在戴上头盔后没有系上纽扣,“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安全头盔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