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最年轻院长“炼成记”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0-10-13 10:01:55
微浏阳
—分享—

“90后”、海外留学归来、掌管一家医院

09版追梦人-4.jpg

2019年开始管理医院,一年多的时间,杨丹从“不像一个院长”到做得越来越好了。记者彭红霞


追梦人

杨丹,1992年生,浏阳古港人,曾留学于英国班戈大学,目前任浏阳市三口骨科医院院长。

追梦感言

管理是与人合作的过程,尤其是管理医院,你除了与医护人员合作外,还得将病人的疼痛当成第一重要的事。我希望我管理的医院不是为了做大而做大,而是病人有口皆碑的医院。

“谢谢,谢谢,要不是你们,我的腿也许就不会这么快好。”因为不小心从四五米高的手脚架上摔下来,张建国(化名)从江西被送到了浏阳市三口骨科医院(下称“三口骨科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愈,效果出乎他的意料。为此,他特意做了一面锦旗送到了杨丹的手里。

杨丹是三口骨科医院的院长,目前管理着有六大科室100余名医护人员的医院。由此,她作为浏阳最年轻的院长走进了大众的视线。2019年,开始接手医院管理的她从“不像一个院长”到“慢慢是那么回事了”,杨丹表示,要带领一家医院走得更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

目睹父亲全年无休

她曾表示“要离医生远远的”

“杨院长,下午有医生需要过来签合同。”“杨院长,扫尾的工程已经差不多了,请您过去验收一下。”在到医院工作之前,杨丹从未想过自己的日子会过得如此匆忙,这种忙碌都是因为她担任了“院长”一职。

“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进入医院工作,甚至是有一些排斥的。”在入职三口骨科医院之前,“90后”杨丹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想,在国内读完本科后赴英国读研,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回国后,她也一心向往着大城市的生活。

“一开始真的想离医生远远的,离医院远远的。”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杨丹笑言一切都是有缘由的——

因为从小生活在杏林之家,不仅父亲从医,家中的伯伯、堂哥等许多亲人都是医生。在很小的时候,杨丹便被家人问要不要学医。而自小,很少在家里见到父亲的她将头摇得像拨浪鼓,在她的印象里,医生就是没有多少自己时间的人。至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

杨丹的父亲杨荣生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氏正骨术第四代传人。2001年,杨荣生回到了老家古港三口,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第一次,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卫生院开设了骨科。门诊每天的病患从最初的几个人慢慢增长到几十个。病患一多,杨荣生便开始忙不过来,以至于到了后来便是全年无休的状态。

“在我爸的眼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正常的上下班,看病就是他的全部。”在杨丹的印象中,父亲很少能够准时坐下来安心吃一餐饭。有时正吃着饭,电话一响,父亲匆匆放下饭碗就跑了,留下了扒剩的半碗饭和发愣的家人。至于陪家人,就更不用想了。在杨丹长大的过程中,杨荣生都只陪女儿外出旅行过两次,每次也就两天,“即使在外面,他也老惦记着病患,根本就玩得不安心。”

因此,在杨丹的心里,医生都是很忙的,忙到脚不沾地,忙到压根就没有什么时间陪伴家人。为此,在深造选专业的时候,她极力避开与医疗相关的行业,而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市场营销。

担任院长后

大家评价她“完全变了个人”

关于梦想,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执念。

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没有多久,靠着口口相传的好口碑,找杨荣生看病的病患增多。除了本地的病患外,甚至有江西等地的病患找上门来。2015年,杨荣生萌生了打造一家专业骨科医院的念头。

筹备了几年后,医院主体在2019年建起来了,医护人员也配备得差不多了,可新的医院却缺乏一个做管理的人。而此时,留学归来的杨丹原本打算在广州发展,可看着杨荣生迟迟找不到一个好帮手,她开始有点心疼父亲了。为此,她决定回家帮父亲一把。

下定决心后,从未在医院工作过的杨丹开始每个月按时前往北京等地学习医院的管理。学习班的同学有管理着数千人的三甲医院院长,也有开连锁医院的院长。在这些长辈的眼里,杨丹就是一个什么都不太懂的晚辈。也正是仗着年轻、资历浅,杨丹开始变得“厚脸皮”起来,开始黏着人不断请教医院管理的大小事务。

“有些知名医院的院长是很难见到一面的,在这里能有这样的机会当面请教,自然不能放过。”面对勤奋好学的杨丹,大家都耐心地教导她,给她讲授医院管理的技巧。在学习班,杨丹做好了第一轮管理知识储备。

“手续很繁杂。”回到浏阳后,对外,杨丹开始和母亲一起跑成立医院的各种手续。对内,则开始学习运行医院,人事招聘、器械耗材、院区装修,无一不是劳心劳力的事。

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这个“90后”的院长,总觉得来自于行外的她不一定能管得了这么大的医院。抱着为父亲也为自己争一口气的想法,杨丹一头扎进了新医院的建设之中。为了买到合适的东西,她一路买站票去佛山等地,去了解产品的性价比。而最难的人事管理,她则靠着“宽严相济”的原则全部给捋顺了,“以前我和人打交道只会直来直去,现在懂得了沟通最重要。”

“医院该有医院的样子,怎么能装修得那么时髦呢?”“病患原本就身体不舒服,如果能够从心理上感觉轻松愉悦一些,装修得不像医院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装修的过程中,杨丹第一次与父亲“对着干”,父女两人为要不要将医院“装修得更像医院”产生了分歧。最终,杨丹坚持自己的意见,将外墙选择了时尚、大方的灰白格子,而不是医院常规的风格。装修结束,父亲的一句“效果不错”让杨丹开心极了。因为,这是来自从不多话的父亲的认可。

“这些要放在以前,真的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每个人摆正心态后,都可以挑战很多看起来完全不可能的事。”从旁观者到实践者,杨丹觉得成为一家医院的院长最重要的还是“分寸感”,有了这个“分寸感”,也就更能理解医护人员,更能理解病患。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