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格长罗建德正在帮助贫困户种植油茶苗。刘珂摄
义务修路护路30年,为乡邻辟出一条“致富路”的张清河;走在移风易俗的前列,带头简办红白喜事,减轻村民人情负担,倡树文明新风的张固平;扛着锄头上山,帮贫困户种下7亩油茶苗,热心公益“闲不住”的罗建德;42年来一直守护村民健康,调解群众纠纷,令人信服的刘力争……
近日,致敬好人——2020年“最美镇头人”评选活动顺利举行,在“油茶小镇”的青山绿水中,一大批先进典型事迹被陆续挖掘出来,呈现在人们面前。
“最美镇头人”大多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微网格长。“党建+微网格”工作铺开以来,在这些优秀微网格长的带领下,镇头镇1014个微网格如同被激活的毛细血管,为基层输送新鲜血液,带来强劲动力。如今的镇头镇,基层社会治理有了新的抓手,老百姓的困难有了新的解决途径,人们的生活幸福感节节攀升。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何正章
微网格长
引领风尚的“先锋队”
镇头被称为“油茶小镇”,不少人为了致富增收而种植油茶。在双桥村板桥片,69岁的老党员罗建德带着一家老小,帮他人种出了7亩“致富林”。
罗建德是当地的微网格长,被帮助的是他联系的贫困户罗国平一家。罗国平本人肢体残疾,妻子中风在床,儿子在外务工,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困苦。
在今年4月初的一次走访中,罗建德得知罗国平正在为种植新的油茶林发愁。“他家有7亩多山地需要种植油茶苗,靠他自己几乎难以完成。”了解情况后,罗建德第一时间通知在家的女婿、女儿等家人,大家一起扛着锄头,带着镰刀赶往罗国平家的山地上,砍掉老油茶树,种下新的高产油茶苗。罗建德和家人每天汗流浃背,忙活了五六天,终于将罗国平家的油茶苗种了下去。
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帮助罗国平做好油茶林覆膜、施肥等工作,确保这片“脱贫致富林”顺利长成,开花结果。待油茶树有产出后,罗国平一家每年将增收三四万元。“有人这么关心我们,我觉得很温暖,日子也很有盼头。”罗国平说。
事实上,在镇头镇,像罗建德这样认真负责的微网格长还有很多。北星村雷公组的张清河,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义务承担起给组上修路、护路的重担,靠着一把锄头,带头“挖”出一条能通拖拉机的道路,为后来道路的拓宽、硬化打下基础,为48户村民开辟了一条“致富路”;田坪村升竹组的张固平,在母亲90岁大寿时,没请一个客,没收一份礼,而是带着母亲和姐妹到胡耀邦故居参观,在当地引领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北星村水库组的乡村医生刘力争,守护村民健康42年,调解纠纷无数,还经常参加志愿服务……
“民心顺了,基层治理才会更平稳。”罗建德说,一名联户党员、一个“微网格长”,就如同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只有他们真正发挥好作用,将最广大老百姓的烦心事解决好,才能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打开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三微”工作法
提高效率的“催化剂”
如何促使微网格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社会治理?镇头镇通过党建引领,总结出以“微网格、微公开、微积分”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治理“三微”工作法。
“目前,全镇共有1014个微网格,每名微网格长的联系户在15户左右。我们要求微网格长对网格内的人员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全部掌握,并负责村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政策法规宣传等十项工作。”镇头镇党建办主任宋凌宇表示,为了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的治理目标,镇头镇还同步实行“党政领导包村、党支部包片、党员联户”三包工作机制,建立了“联村干部+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四级网格体系,确保干群联系更紧密。
“在‘微公开’方面,目前全镇建立相关微信群1046个,群成员不仅包括微网格长和各自联户群众,还包括镇网格干部与村网格干部,群众一旦有事,大家都能第一时间获悉情况。”宋凌宇说,此外,“五个一、十联、十不准”等原则已经纳入微网格长的职责清单,村组大事都是面对面公开讨论,通过党员大会、网格长例会、村民大会等渠道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确保最大限度实现“村里的事,村民说了算”。
如何评判微网格长的工作质效?“微积分”制度派上了用场。“从今年二季度以来,我们就开始实行微网格长月积分制,积分可换粮油等奖品,还可在镇上特定商家兑换洗车服务等。”宋凌宇介绍,目前全镇所有的微网格都建立了“一长一档”积分档案,设立党总支、党支部、微网格长三级评定体系,并进行周公示、月自评、季总结,实现网格积分全覆盖和实时化“动态管理”。此外,微网格长积分还将作为评选“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微网格长”的重要依据,大大提升了微网格长的岗位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会聚周一”
解决问题的“加速器”
“从我们河湾组境内经过的防洪主渠因年久失修,影响农田灌溉,希望尽快修缮。”“槐树组古井卫生不好,建议加强对古井的保洁力度。”近日,镇头镇甘棠村周一工作例会上,微网格长卢国其和卢商林踊跃发言,就各自所联户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上报……自从今年一季度“会聚周一”问题化解机制建立以来,类似这样的场景在镇头镇屡见不鲜。
“我们每周都会请不同片区的微网格长代表参与民生微实事讨论环节,直接向村干部提出微网格内群众的‘急难愁盼’,能解决的村级党组织协调当场解决,解决起来有困难的也要给个解决期限或及时上报,不让老百姓心里犯嘀咕。”甘棠村党总支书记潘洲说,实现民情“会聚周一”后,支村两委干部能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做起事来更加有的放矢。
最终,经过现场讨论后,对于两名微网格长提出的急需解决的民生微实事,潘洲当场拍板:“会后就到河湾组的防洪主渠查看情况,争取纳入2021年整修计划;槐树组古井保洁可以组织槐树组的微网格长排个保洁值班表,大家一起保护古井。”微网格长提出的两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通过“会聚周一”问题化解机制,群众希望解决的微实事得到快速办理,收集处理的效率大大提升,乡村治理也越发灵活、有效。“整个10月份,全镇通过‘会聚周一’问题化解机制梳理、收集问题700余个,已交办400余个,剩下的也将在10个工作日内处理完。”宋凌宇说,今年以来,全镇通过周工作例会、日常走访、群众反映等方式,已经梳理、收集到1649个问题,其中783个已解决,866个正在解决。
“通过发挥‘党建+微网格’力量,我们为群众办好了大量的民生实事,整体信访量下降了40%-50%,推动了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微网格长也在‘油茶小镇’建设中的土地征收、流转,入股合作社股权量化等方面给村民做了很多工作,推动了‘油茶小镇’的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镇头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银说,下一步,镇头镇将进一步拓展“微积分”模式,礼遇微网格长,从精神和物质方面给予奖励,以点带面,让更多微网格长参与进来,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大提升,实现群众大满意。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