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颗油茶果饱满而圆润,卢术根的油茶林再获丰收。镇头镇供图
“老刘,肥料我给你送过来了。”11月30日,卢术根开着车将几袋肥料送到了村民刘利华家中。卢术根是镇头镇土桥村龙阳党支部29号微网格长,联系着该村18户群众。在乡亲们眼里,他是和油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茶农,带领着村民脱贫致富;他还是细致入微、体贴入心的微网格长,用真诚热情的服务让村民感到暖心、舒心。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思荣通讯员吕小雨
担任微网格长
为村民服务充满干劲
雨后,漫山油茶树青翠欲滴,开出了许多漂亮的白花,微风拂过,飘来一阵阵清香。
11月30日一大早,看到卢术根送来肥料,刘利华赶忙迎上去,真诚地道谢:“太感谢啦,肥料来得真及时!”
依托“一县一特”政策,镇头镇土桥村打造了油茶丰产林项目改造核心示范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利华也加入到油茶林改造中。
就在前几天卢术根走访时,发现刘利华正为自家的油茶林少了肥料犯愁。
“我身体不好,要把百来斤的肥料运回来,真的不容易。”得知她的难处后,卢术根忙说:“这好办,包在我身上。”
第二天一大早,卢术根就开着车到集镇上帮刘利华买好了肥料,回头就送到了她家,还仔细叮嘱她施肥的注意事项。看着这一袋袋肥料,刘利华心里踏实多了,“有了微网格长,我感觉又多了一个亲人。”
作为一名微网格长,卢术根对工作充满了干劲。“乡亲们主动拉着我说话,谁家闹矛盾了我就去帮忙调解,哪儿的路灯坏了我就联系工人安装……我能解决的就现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及时跟村上反映。”卢术根说,“为群众办实事,他们舒心了,我就满意了。
做致富带头人
成立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
一件件暖心事,让卢术根成了乡亲们的贴心人。凭借着丰富的油茶种植经验,他还是乡亲们致富的带头人。
2001年,38岁的卢术根回乡创业。依托上一辈留下来的30多亩油茶林,卢术根购买了两台卧式液压榨油机,开了一个榨油坊。第二年收入就超过3万元,这让他干劲十足。
浏阳油茶产业被定为长沙市“一县一特”产业后,镇头镇投入2600万元,完成丰产林基地建设12727亩。与此同时,镇头镇好韵味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选育出“油茶三华”国家优良品种,油茶亩产量大幅度提高。
卢术根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虽然年近六旬,但闲不住的他不仅从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那里学会挖沟跑水、整梯保土等油茶林管理技术,对自家30多亩油茶林进行改造,还成立了合作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在土桥村承包了400亩改造的油茶林,林下套种西瓜、红薯等,第一年就迎来大丰收。
致富不忘家乡情。卢术根说,如今榨油坊里的收入已足够一家人过上幸福生活,发展林下经济是希望带动更多人吃上油茶产业这碗“生态饭”。
在卢术根的带动下,一颗颗油茶果在当地成了“香饽饽”,农户种植热情高涨。卢术根细算了一笔账,今年合作社仅发放工资就超过了30万元,还为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每人每月发放工资4000元。卢术根说,未来的目标是育好油茶树,结好“致富果”,带动更多乡亲实现可持续增收。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