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开展疫情防控和院感防控工作专项督查
浏阳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正开展预检分诊工作。记者周红珍
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国内多个省份局部地区出现疫情反弹。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月15日—16日,浏阳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院感防控工作专项督查,进一步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屏障。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红珍
疫情防控不到位
6家医疗机构被责令停业整顿
“我们每个月会开展两次督查,组织医政、院感、疾控专家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暗访或督查,每次发现问题都会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市卫健局医政医管科科长刘苏介绍,目前,全市有8家医疗机构开设了发热门诊,34家医疗机构开设了发热诊室,每天全市所有的发热病人信息都会汇总,然后上报到市卫健局医政医管科,确保全市每一个发热病人都能排查到位。
据悉,此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督查覆盖市属医院、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院,抽查了部分门诊部、诊所和村卫生室,对各医疗机构人员管控、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发热诊室)、核酸检测、个人防护、院感防控、应急演练、物资储备等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督查。
通过两天的督查发现,个别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疫情防控和院感防控意识淡薄,部分诊所和卫生室存在医护人员未戴口罩、门诊日志登记不够规范、新冠肺炎疫情排查登记不全等问题,督查人员对发现的问题,明确限期改正的时间与标准,并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职能部门与责任人。
此次督查中,督查人员要求浏阳瑞澜医疗美容医院、荷花街道唐家洲社区碧景湾卫生室、柏加镇朱氏口腔门诊部、洞阳镇西园村陈再平卫生室、沙市镇卜金伟口腔诊所和龙伏镇新开村沈旺秋卫生室6家疫情防控要求落实不到位的医疗机构停业整顿。
“医疗机构承担着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服务双重任务,要提升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制定的相关规范与要求,落实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核酸检测工作措施,将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推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一盘棋’。”市卫健局医政医管科科长刘苏说。
严格预检分诊
守好医院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
“您好,请配合测量一下体温,出示健康码。”1月17日,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门口时,遇到了第一道检测关卡。在预检分诊台,医护人员依次检查进入医院人员的口罩佩戴情况,并开展体温测量和健康码查验等工作。
在每个病区通道,市人民医院也安排了值班人员对进出的人员进行详细登记,并实行一病人一陪护,要求所有陪护者需凭陪护证出入。
“我是一名货车司机,刚从天津回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我来进行核酸检测。”从澄潭江镇赶来医院做检测的黄先生说,他在进行健康监测的同时也在等待核酸检测报告,“检测一下,大家都放心。”
“我们这边主要是对发热情况和中高风险地区回浏的重点人群进行登记和核酸检测,急诊室还有个分诊台进行日常核酸检测,都有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护士介绍,目前,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日均登记50余人,各个乡镇和重点人群的防控意识都增强了。
据悉,目前全市共有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集里医院3家医院提供免费的核酸检测,从2020年5月开始,浏阳已为25万余人提供了核酸检测服务。
“在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防控知识业务培训、应急演练、防疫物资储备、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等方面,我们都有明确的标准,会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发现问题责令整改。”刘苏表示,同时他提醒广大市民:“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后,尽量不要到个体诊所或村卫生室就医,建议到乡镇卫生院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就诊,不要私自购买退烧药、感冒药和镇咳药,以免延误诊断。”
新闻提醒
个人居家要注意
1.讲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及时清运垃圾,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口鼻,处理完毕要洗手,定时开窗通风。
2.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接触动物或者处理动物粪便、外出返家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冲洗15秒。
3.少聚集。家庭聚餐尽量在10人以内,红白喜事备案管理,倡导网络拜年。
外出购物要注意
1.采购前列好购物清单,减少逗留时间;外出时佩戴口罩,自备购物袋和出门必备物件;尽量选择步行、骑行、开私家车。
2.采购时尽量避免直接用手拿,可戴手套;不采买来源不明的禽类;结账时保持一定距离;尽量减少与公共设施的接触。
3.回家后直接把菜拎进厨房,不乱放;摘掉口罩,将带回家的物品,消毒或清洗;开窗通风30分钟。
就诊要注意
1.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佩戴口罩,准备健康码、大数据行程码和有效身份证;
2.先预检,配合体温监测和核酸检测,主动告知国(境)外旅居史和接触史,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3.一床固定一陪护,尽量减少探访。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