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坊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4-30 10:41:04
微浏阳
—分享—

红色电波永不消逝 红色信仰常驻心间

07版张坊-2.jpg

4月23日下午,在“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的课堂上,老党员吉仕杰向张坊中学学生讲述革命故事。记者张可夫

警笛呼啸,大群特务包围了一座小楼。小楼里传来“滴滴滴”的发报声,李侠从容地发完电报后将密码迅速塞进嘴里,并向延安发出电文:“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震撼人心的一幕。这部由革命烈士李白真人真事改编成的电影感动了几代人。

时光荏苒,硝烟早已不再,但李白烈士的革命精神早已扎根在他的家乡张坊镇。4月23日,在“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的课堂上,老党员吉仕杰介绍了李白的一生,让张坊中学学生深受感动。

张坊镇位于大围山南麓、湘赣边界,红色基因厚重。从身边的故事讲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张坊镇充分利用本土的“鲜活红色教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见效,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湘赣边客家旅游小镇汇聚了磅礴力量。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见习记者周旺

讲好身边故事

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

“同学们,你们知道张坊最繁华的大街为什么叫李白路吗?大家是否看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4月23日下午,张坊中学礼堂内,78岁的老党员吉仕杰正声情并茂地为师生讲述李白烈士的革命故事。1910年,李白出生在张坊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地工农运动的骨干力量;1937年,李白受党组织派遣,赴上海负责党的秘密电台的工作,在此期间三次被捕,宁死不屈;1949年,李白英勇牺牲,年仅39岁。

吉仕杰用朴实的话语还原了李白烈士的革命历程。“听了吉老师的党史课,我学习到了李白烈士不怕困难、忠党爱国、坚强不屈的精神。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发扬这种精神,坚持不懈,奋发向上。”张坊中学七年级160班(李白班)学生张雅梅说。

张坊镇红色资源丰富,有王首道生平事迹陈列馆、李白烈士故居、桃树崖浏阳县苏维埃政府临时驻地、江口陈家祠堂等红色展馆和历史资源。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张坊镇充分依托地域红色文化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讲述身边的红色故事、党史故事。

今年3月初,张坊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党员冬春训,组织了“专家讲党史+故居上党课”活动,分批组织1000余名党员到李白烈士故居、王首道生平事迹陈列馆参观学习、上党课,重温红色经典,重拾使命初心,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要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党员思想淬炼的加油站和成长历练的大熔炉,把学习贯彻转化为攻坚克难、为民服务的精神力量,并进一步转化为带领村民致富、服务群众的实际本领。”张坊镇党委书记张贤前说。

办好民生实事

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感谢你们帮忙修好了引水渠,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4月15日,看着修好的引水渠,张坊镇茶林村查家组村民卜华轩紧紧握住两位党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4月14日早上,卜华轩发现农田引水渠被大雨冲刷后出现一个大坑。他立刻拍照发到“微网格”微信群中反映这一情况。

查家党支部微网格长张功溱和陈盛玉得知消息后,立即将情况上报到村党总支部。随后,村上组织人员实地勘查后,5名党员带领村民一起动手修复了渠道。

水渠虽小,但连民心。茶林村查家组附近农田多,原有水渠大多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除了卜华轩家农田旁的引水渠,村上组织微网格长全面勘察,发现有15处水渠不同程度受损,“我们利用镇上给每名微网格长发的500元‘微实事’经费,由村上统一购买水泥、砖块等材料,并发动网格内的村民筹工筹劳,及时解决了春耕时期困扰群众的灌溉问题。”茶林村相关负责人说。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张坊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既立足当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又放眼未来,为群众办好长远有利的民生工程。

在卫生医疗方面,张坊镇卫生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被列入2021年浏阳市十件重点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整体搬迁完后,医院将增设口腔科、普外科、产科等科室,床位由原来的60张增加到120张,预计每年可以收治病人5000余人次。”张坊镇卫生院副院长吴春辉介绍,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该项目已经办理了用地手续和土地调规,即将启动“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S528张坊段路面提质改造,全镇公路安装护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张坊镇铺排了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的民生项目建设。

红绿资源融合

全面建设湘赣边客家旅游小镇

4月23日,张坊镇江口村的陈家祠堂,斑驳的墙面仿佛在诉说历史的故事,一间杂物房半掩门扉。1927年9月,毛泽东曾在这里有过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当时毛泽东在潘心元等人的护送下到铜鼓领导起义,途经浏阳张家坊(现称张坊)时被团防局的清乡队抓住,到达祠堂时找到机会往山上跑,并藏身于一口山塘边,这才逃脱。”今年70岁的村民万小平从小听这段故事长大,对这段历史十分熟悉。

“从祠堂后门翻出来后,毛泽东就沿着田野跑到了这处高地,下面就是他藏身的山塘。”在江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唐从春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山塘的所在处。

沧海桑田,如今山塘早已废弃,但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被记录在《毛泽东年谱》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2019年3月,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江口陈家祠堂作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列其中。

最近,王首道故居和李白烈士故居还双双入选了《湖南省就近就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场地推荐名单》。4月23日,位于上洪村的王首道生平事迹陈列馆内,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参观者络绎不绝,但是陈列馆的一些展板和设施都比较陈旧了,所以镇上决定出资进行修缮。”张坊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陈列馆从4月15日开始闭馆提质改造,将于5月1日重新开放。

与上洪村相邻的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田溪村,趁着“五一”春光正好,游客可以在李白烈士故居和王首道故居重温红色故事后,前往西溪磐石大峡谷风景区游玩,这也是张坊的一条经典旅游路线。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如今的张坊镇,正在全力构建“客家风情、绿色生态、红色精神”三核驱动的全域旅游格局,李白烈士故居、王首道生平事迹陈列馆、西溪磐石大峡谷风景区、湖洋梯田民宿、道官冲非遗村落等景点“红绿”相衬,串珠成线。

“近年来,张坊镇将红色教育、绿色生态、文旅体验有机融合、多元互补,旅游业态和产品进一步丰富,客家旅游小镇格局进一步形成。”张贤前表示,他们将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强镇”发展战略,坚定全面建设湘赣边客家旅游小镇发展目标,构建“村庄微景点、乡镇大景区、生态大公园”全域旅游新格局,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开启绿色崛起新征程。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