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龙伏镇:一个农业大镇的转型升级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7-30 10:33:58
微浏阳
—分享—


06、07版通版.jpg

探索新型农民职业化、现代产化、特优产品品牌化,龙伏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06、07版通版-4.jpg

走进龙伏镇,农田阡陌纵横,好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7月22日,浏阳农业大镇——龙伏镇,一片丰收景象。

梨子熟了。焦桥村,浏阳市十八子家庭农场里,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农场主李洪亮正通过微信视频,与一个主播敲定下一场直播带货时间。

早稻熟了。龙伏村,浏阳市脱贫农机专业合作社里,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一应俱全,董事长刘志广正在调试今年购置的最新一代无人机。

小龙虾出名了。龙伏村,湖南龙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小龙虾基地,捞虾、分类、装箱,负责人雷庆勇又完成一个外省订单,“龙伏小龙虾”品牌效应再次彰显……

位处浏阳北区的龙伏镇,依山傍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生态类乡镇,拥有耕地2621.8公顷,农业人口共4.3万人。近年来,通过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龙伏镇正实现转型升级。“全力做强农业,实现新型农民职业化,现代农业产业化,特优产品品牌化。”龙伏镇党委书记黎靖表示,突出示范引领,支持龙伏特优农产品做优做强,同时延伸产业链,培育“农业+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高雨彭红霞

新型农民职业化

深耕农业,“长出”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龙伏镇采用“分段式,参与式,重实训”培育模式,使更多新型职业农民扎根现代农业一线,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大暑已至,烈日炎炎。推开门,“80后”沈慧锦取下草帽,擦了把汗,笑着跟村民们打招呼,黝黑的脸上露出一口大白牙。

沈慧锦有着多重身份,他是龙伏镇新开村党总支副书记,是“好爸妈”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还是龙伏镇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

06、07版通版-5.jpg

桑葚采摘基地内,深红色的桑葚挂满枝头,不少游客前往采摘。

从事农业前,沈慧锦是湖南大学高材生,毕业后进入深圳一家上市企业。2012年被派往越南,成为分公司负责人,年薪50万元。

身在异国、心在老家。“常年在外,不能陪着孩子长大,父母也慢慢老了,我心里愧疚。”沈慧锦就琢磨着回老家龙伏发展。2014年,沈慧锦毅然辞去工作,回老家一头扎进生态种养行业。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量很大。”沈慧锦说动朋友筹资150万元,再加上自己的50万元存款,在龙伏镇政府的帮助下,在老家流转了618亩农田,拉起6个人的团队,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主攻生态大米种植。

从销售员到新型农民,沈慧锦要实现成功转型,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系统学习。一番研究和请教后,稻田养鸭成了沈慧锦的试验项目之一,并邀请省农科院的教授作为技术顾问。2015年10月,沈慧锦的首批生态大米上市,口碑爆棚,被抢购一空。接下来上市的400只鸭子,也卖出1万多元。

学习与培训也在同步进行。2015年,经镇政府推荐,沈慧锦参加了浏阳市级专业培训,系统学习现代农业知识;2016年,他又参加了长沙市现代农业战略管理高级研修班,两年内三次前往中国农业大学学习。

如何定位产品市场,合作社如何制定宏观战略……沈慧锦学得格外认真,并且因地制宜,积极推动合作社一三产业融合发展。2020年,“好爸妈”种养合作社年产值增长到400万元,合作社的“社员”也从最初的5个人发展到了18个人,其中“80后”“90后”有7个。正因这些年的学习与实践,沈慧锦顺利拿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39岁的张国旺,也是龙伏镇极具示范性的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浏阳市齐眉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已带动100多户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7月22日下午5时,刚从外地跑市场回来的张国旺,立马赶到齐眉种养专业合作社火龙果基地,查看今年第二批火龙果的长势。“7月中旬已经销售了300多个火龙果,第二批将在8月下旬上市,预计会增长到2000个。”张国旺介绍,火龙果的采摘从7月持续到12月,今年产量将达到50000斤。

这是一个快速扩张的合作社。锥栗基地、胡家桃园基地……2020年年初,齐眉种养专业合作社投入1260万元,流转土地1500亩,共建12大基地,发力打造精品农业项目,以点带面促进现代农业系统化发展。

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张国旺积极响应镇政府的号召,加速推进智能化农业发展,“火龙果基地已经布好了光缆,很快就可以上线农田监控系统,让数据通信技术下田,以后在手机上就可以随时查看田间温湿度、光照等,实现智能化操控。”

与此同时,齐眉种养专业合作社还自主研发出电商平台“齐眉优选”,打通网络销售渠道。“我们正在完善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公共服务体系,使田间生产与餐桌消费实现无缝对接。”张国旺说。

“制定政策、因人施策,全力培养现代化职业农民。”龙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暨朝佐介绍,镇上采用“分段式,参与式,重实训”培育模式,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组织开展分类分产业培训,使更多新型职业农民扎根现代农业一线,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据统计,龙伏镇目前已有36人拿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62个大户正奋战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基地上。

现代农业产业化

致力产业化,诞生一批现代化农业企业

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龙伏镇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一大批现代化农业企业快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近年来,龙伏镇全面优布局、扩规模,延伸农业产业链,全力推动现代化农业产业扩面提质增效。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安全检查、启动、倒车入库……随着一声哨响,刘志广走上农机“擂台”。在8分钟内,他驾驶一辆高达两米的拖拉机,成功完成移库、挂接旋耕机和定点停放三个项目,引来现场掌声阵阵。

作为龙伏镇的农机行家,刘志广一出手,就拿下了长沙市“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活动浏阳赛区预选赛暨浏阳市首届农机操作技能竞赛的亚军。

时间回溯到13年前,刘志广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专业毕业,进入深圳一家企业工作。2012年,因为父亲常年种粮劳作导致身体抱恙,刘志广辞掉工作回到家乡,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田的“接力棒”,开启了自己的种粮人生。

“只有机器才能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刘志广初入行业就立下一个目标:要实现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基于此,趁着国家全面推广粮食种植机械化的“东风”,刘志广成立浏阳市脱贫农机专业合作社,深入学习各种先进经验,研究机械性能与操作。

四台无人机,生动展现了刘志广在机械化种植上的不懈探索:2013年,花6万元购入一架螺旋式无人机,走出喷洒农药机械化的第一步;2016年,花4万元入手一架二代无人机,多旋翼、可载重5公斤,3天可完成300亩稻田的农药喷洒;2018年,又购置了一架可载重16公斤的无人机,续航能力大大提升;2021年3月份,一架载重达30公斤的无人机被他拿下,可设定航向,自动收集、分析数据,实现了一键式操作。

在这些年的探索过程中,刘志广通过市里、镇上组织的各类培训,掌握了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的操作技术,同时拿到了无人机飞防证,实现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

刘志广的成功探索,离不开龙伏镇的大力支持。2021年5月,在龙伏镇举行的政银企对接会上,刘志广拿到了一笔数百万元的银行贷款,增添了发展的底气和前进的动力,“政府支持,政策倾斜,种田很有奔头。”

据统计,目前龙伏全镇拥有大型收割机140台,大型插秧机43台,大型耕田机320台,烘干机38台,植保飞机20台。有了底气的龙伏镇提出,打造全市唯一早稻种植万亩示范片,扎实做好粮食生产,创新土地流转办法,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和综合农田水利建设,严守耕地红线、遏制抛荒,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现代化种养模式的探索,同样在一家全自动的养鸡场进行。7月22日下午3时,经过两次消毒、穿上防护服,才能进入湖南绿叶飘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鸡舍”。全封闭空间内,“鸡舍”室温始终保持在22℃—25℃间,通风、控温、光照、喂料、饮水和清粪全程自动化、智能化。

今年刚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金子雄,是鸡舍的“舍长”,他向记者介绍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目前共有产蛋鸡47402只,7月21日产蛋44000个,7月22日产蛋46212个;整个公司加他一共四个人,每天很轻松地管理着所有鸡的健康生长与产蛋。

“从生产线上下来的蛋,立即装盒、装箱,送上货车,运往各地的市场。”金子雄说,得益于全封闭式的自动化生产管理,最大限度确保了鸡的健康,再通过谷物日粮的科学喂养,让鸡更健康、多产蛋、产好蛋,有效提高了效益。

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龙伏镇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一大批现代化农业企业快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龙伏村,一家名为湖南德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企业,短短三年就被评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一家集种植养殖、研发、生产、销售、贸易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公司致力于酒店预制菜、特色菜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湖南德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尚友介绍,在龙伏村建立现代生产基地,以“特色菜食品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截至7月份,今年公司的销售额超过了5000万元。”

特优产品品牌化

农业品牌升级,崛起一批优质龙伏农产品

龙伏镇整合全镇的特色资源,串珠成链推出“农业休闲+人文山水”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三间”经济。

要持续有效提高现代农业的效益,一手要抓好农产品的品质,一手则需要打造品牌。“实施培优、引优、创优工程,助推农业品牌升级,引导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组织对接市场需求,发展优质稻、小龙虾等品质农业。”黎靖说。

06、07版通版-2.jpg

在政府的引导下,龙伏镇龙虾养殖产业迅速壮大。图为一养殖户打捞起一笼小龙虾。资料图片

龙伏小龙虾,便是特优产品品牌化的样本。

7月23日,今年的小龙虾销售接近尾声,雷庆勇正在盘点一年的收获,“从2月底开始出虾,到7月下旬收网,今年一共销出小龙虾7万斤。”

2016年,雷庆勇在龙伏镇龙伏村流转40亩地养小龙虾。养虾伊始,他就坚定一个理念:要想获得高效益,首先就必须保证高品质,以高品质来打造品牌,从而提高附加值。

06、07版通版-3.jpg

养殖户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资料图片

要想养高品质虾,从好水、好食物开始:清澈的水塘里,能清晰看到塘底的泥,一扫“水越脏虾越好”的传统认知;虾塘岸上的小屋里,堆放了面包、黄豆等。

有了好水和科学的喂养理念,接下来要做的是解决育种问题,用科学养殖方式提高产量。雷庆勇联系到生物、水产技术公司,通过合作依次解决了育种问题、高密度养殖的技术难题。“通过增大养殖密度,提高了出产率。”雷庆勇说,他还利用科技管理虾塘、监测水质,实现了出早虾、出高品质大虾。

致富效应明显,龙伏镇顺势聚焦小龙虾养殖产业,注重培育引导,流转盘活土地,做大做强小龙虾产业。在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龙伏镇小龙虾的养殖户迅速增长到近60户,养殖水面2000余亩,成为浏阳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基地、长沙优质小龙虾种苗输出地。

有了上规模、高品质的产品,龙伏镇又往前走了一大步:申请注册“龙伏小龙虾”品牌,举办小龙虾节,以虾为媒,整合全镇的特色资源,串珠成链推出“农业休闲+人文山水”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三间”经济。

龙伏镇的“特优产品品牌化”还在延伸,通过培优、选优、奖优、树优,红颜草莓、齐眉火龙果等一批特优农产品被推选出来。

特优产品的品牌化,带来了高回报。

“有一个深圳的客户,今年从我这里买了12批次小龙虾,每次240斤,空运过去,价格达到了50元每斤。”雷庆勇说。

“如今,我们的‘生态米’已经被800多个客户认可。”沈慧锦说,合作社又创新推出“预定”模式,按照3999元/亩的价格,将生态种养的稻田推向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目前已经被客户订购了384亩。”

为了进一步助推农产品品牌升级,龙伏镇还特别设计了“龙伏特色农产品”“龙伏优质农产品”Logo,并对龙伏米、龙伏面、龙伏小龙虾3款特色农产品和德旺预制菜、十八子水果等7款优质农产品进行重点推介。

“我们还将沿永社公路打造一批特色研学基地、农耕体验基地、休闲休养基地,建设水稻文化园,做活‘文化旅游+休闲体验’文章,持续繁荣‘三间’经济,促推消费升级。”黎靖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