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牢记嘱托 走在前列 谱写华章丨牢记人民情怀,提升民生获得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9-18 09:39:11
微浏阳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一周年浏阳融媒特别报道之三

01版时政-10.jpg

图为9月17日,市民在市体育运动中心新田径跑道上晨跑。历经两个多月的改造,体育场田径跑道由塑胶跑道升级为橡胶跑道,更耐用、更环保,不仅颜值高,运动体验也更舒适。罗豪正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志光陈郁琳

历史的意义,总在回望与对照中更加明晰。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考察时的深情嘱托,言犹在耳。

岁月不居,初心不改。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已深深融入三湘大地,亦成为浏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实干底色——

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城乡低保、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等政策标准持续提高;民生实事落到实处,“急难愁盼”得到解决,市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投入使用……

一个个决策、一次次投入、一项项工程,皆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保障民生是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条基本底线;改善民生是目标,也是实现人民福祉的一个动态过程。如何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化为生动实践?浏阳以党建为引领,以纪律作保障,用实干践初心,奋力书写出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赓续红色血脉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增进民生福祉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

行走在三湘大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各级党组织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将军之乡”,浏阳的红色历史璀璨,红色基因深厚。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浏阳先后有两万余名先烈英勇牺牲,留下了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胡耀邦故居等弥足珍贵的红色阵地。

身边人、家乡事是党史学习教育最鲜活的教材。自启动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浏阳深入挖掘利用好“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将专题学习研讨与探访红色阵地贯通起来,通过红色遗址遗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让全市党员群众在耳濡目染中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在此过程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领学带动“绝大多数”跟学。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等主题,前往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开展了专题学习,全市118个参学单位都把课堂搬到红色阵地,以身临其境、身入心入的形式开展专题学习。

“活”起来的红色资源是生动党史课堂。今年,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特别推出“百年风华鉴初心——我和历史合个影”主题展,以毛泽东在文家市铁炉冲种下的两棵板栗树为视角,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浏阳百年来的发展与变化。主题展还特别融入现代科技的绿幕拍照,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可以与上个世纪的板栗树、革命旧址等历史照片“同框”,增强游客的历史体验感、沉浸感,实现寓教于乐。

“火”起来的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永安镇,“薪火课堂”革命薪火代代传活动以邀请老党员进村、进校园讲党史,举办党史知识抢答赛等形式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深受村民和师生们喜爱;淮川街道深入挖掘本地丰富鲜活党史资源,依托“睦邻微课堂”把党课开在小区、楼栋、微网格里,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入人心;14岁的“国保”守护人耿静好通过拍摄红色故事系列视频《静好说故事》、制作动画视频《秋收起义打铁歌》等方式,用童言稚语讲述秋收起义的故事。

“热”起来的红色作品让薪火代代相传。浏阳精心创排《耀邦兄弟》《胡子将军》《布衣上将》等一系列红色花鼓戏,编撰《浏阳红色人物故事汇》丛书,与湖南潇湘电影集团合作拍摄红色主题电影《李贞》。今年以来,“红色文艺”微宣讲累计进社区、进屋场展演130余场次。

事实上,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持之以恒抓党建、强党建的重要一环。

同时,通过不断健全领学、研学、述学、评学机制,聚焦实施“三高四新”、践行“四个争当”等开展学思践悟,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在浏阳大地走深走实、开花结果。

突出“为民办实事”实践

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论是建设强大政党、还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湖南考察的首站,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重温“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更要坚定道路自信,兑现党的誓言和诺言,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承诺有声,践诺有行。浏阳把执政为民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大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04、09版综述三-3.jpg

浏阳市图书馆、博物馆等民生项目的建成、开放,让市民多了学习、休闲的好去处,也切实提升了浏阳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记者彭红霞

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浏阳建立了市级领导带头领办、广大党员一线帮办机制,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今年3月份以来,全市党员干部累计走访群众35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8277条、问题诉求8926项,共解决民生实事6863项。

与此同时,浏阳还结合“四位”民生项目建设,发布2021年十件重点民生实事,通过实施十件重点民生实事,办成一批群众最关切、受益最直接的民生事项,切实提升浏阳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集里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就是其中的典型。

经过700多个日夜持续奋战,这个集门诊与住院功能于一体的项目于今年6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楼内功能设施齐全,新增床位350张,日均可接诊3000人次,极大改善了集里医院的就医环境。

硬件上的改善,让被誉为“超级乡镇医院”的集里医院锦上添花。集里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不单本地群众能就近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更是有大量外地患者慕名而来。集里医院凭借扎实的医学技术、良好的就医环境,火爆“出圈”。

床位、学位、车位、厕位,看似都是身边小事,却一头连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群众的高品质生活。

时间见证奋斗者永不停歇的脚步,浏阳的民生答卷,以“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为题眼,写满获得感和幸福感,凸显成色十足的“含金量”:

楼前小学、乌石完小附属幼儿园、丁家幼儿园已完成建设,于今秋开学,其他新改(扩)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今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00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1000个;

市中医医院危急重症大楼预计11月完成主体框架建设,社港医养小镇综合服务项目已完成2号栋八层楼面施工、3号栋二层楼面施工。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已完成三通一平及前期工作,9月18日正式开标;

16处新(改)建停车场即将在9月底完成建设、并逐步投入使用,另2处停车场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中,预计今年新增停车位10000个;

今年上半年共完成农村户厕改造5060座、公厕改造21座,预计年底前基本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每一串数字、每一个项目的背后,是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折射出浏阳市委、市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

坚定“两山”理念

守护“幸福不动产”

初秋时节,穿行于浏阳城乡,头顶蓝天,脚踏沃土,远眺青山连绵,近观碧水起伏,宛如行走于画卷之上。

在浏阳河畔居住数十年,市民邵文丽明显感觉到,这几年,空气更清新、河水愈发清澈:“每天饭后,邀上朋友一起去河边散步,呼吸着新鲜空气,看两岸灯火阑珊,幸福感更加强烈。”

04、09版综述三-2.jpg

远眺青山连绵,近看长兴湖碧波荡漾,优良的生态环境正逐步成为浏阳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记者彭红霞

幸福感提升的背后,是浏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的结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就来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为了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浏阳以13个环境空气自动站、小微站和10个水质自动站为基础,对水质国、省、市控断面,污水处理厂,重金属土壤,大气质量进行监测,严格监控环境质量和企业排污变化;将环保责任分解压实到83个单位,构建起公检法、农林水、生态环境多部门联合执法模式,并配齐全市32个乡镇(街道)环保专干执法证件和设备,由其开展辅助执法。

此外,浏阳还在市、镇设立环委会,村、组设有环保监督员,依托全市372个环保网格、3.2万个“党建+微网格”,打造“市-镇-村-组”四级联动的环境监管执法格局。

如今,浏阳境内的浏阳河、捞刀河、南川河三大河流碧波荡漾,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大围山、连云山、九岭山雄奇壮丽,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6.2%以上。截至8月4日,今年浏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由此打开,优良生态环境正逐步成为浏阳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依托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官渡镇竹联村通过擦亮“诗画中州”“田螺小镇”“民俗文化馆”等文化名片,大力发展农业和旅游业,村民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3年的3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85万元。“家乡发展好了,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竹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敬芳如是说。

浏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按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落实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强化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工作,让浏阳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今年8月,浏阳举行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在长沙市率先全面推行林长制,全面建立市、镇、村三级林长体系,为长沙市、湖南省乃至全国林长制工作探索更多“浏阳经验”。9月4日下午,生态环境部专家组来浏阳现场核查“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充分肯定了浏阳丰富的“两山”转化成果和鲜明的地域发展特色。

接下来,浏阳将继续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做到在创建中创新、在创新中创建,切实走出一条既有“含金量”,更有“含绿量”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努力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生态样板”。

推进“清廉浏阳”建设

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征程中,离不开强有力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今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进入新时代,让群众满意成为纪律建设、作风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表现为对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不断提高。

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浏阳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落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将“执纪为民”理念融入监督执纪问责,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上,坚持“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守护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7月,聚焦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安全,浏阳开展“一卡通”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对全市2018年1月以来通过“一卡通”发放的111个惠民惠农政策补贴项目进行全面“体检”。

自查先行,21个业务主管部门严格对“一卡通”制度执行不到位、信息采集录入不规范等五个重点监督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紧接着,市纪委监委依托“互联网+监督”平台,对全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情况进行比对,并通过云计算将疑似线索精准分类,交办到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核实,以大数据构建大监督格局。

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探头”作用,督促监督单位对已整改的问题举一反三、建章立制。

“‘一卡通’虽小,但连通的是党性和民心,折射的是干部作风形象,要坚决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在专项监督检查中,为确保每一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市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危得智反复核对疑点,对监督单位自查情况开展再督查。

纪检监察干部的认真较真,换来了人民群众的放心舒心。浏阳的实践证明,纪检监察工作只有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力量源泉。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纪委监委制定了专项监督清单及“一领域一专题”治理分工方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深入一线,采取进屋场、看现场、听民意的方式,实地了解乡村振兴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情况。

惠民政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实得好不好,必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今年来,浏阳深入治理民生领域的“微腐败”、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以日常监督、专项监督与巡察监督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粮食购销、社保医保、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专项整治,聚焦疫情防控、教育医疗、安全生产、执法司法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加强监督检查。

历史昭示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浏阳纪检监察工作将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有力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和韧劲推进“清廉浏阳”建设,为实现奋进新征程,挺进前五强,加快建成“两个中心”、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浏阳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