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河丨耗时7年,一幅丝绢烙画《清明上河图》出炉!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12-29 10:19:09
微浏阳
—分享—

丝绢为纸烙铁为笔,七年绘出十米《清明上河图》

10版浏阳河文化-6.jpg

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的城市生活面貌。在这幅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描绘了550多个人物,以及大量的牛、马、骡、驴、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浏阳,家住淮川街道的七旬老人潘敏芝也与《清明上河图》结下了不解之缘。整整7年时间,每天伏案8个小时,用坏30余个烙笔……近日,潘敏芝完成了自己的十米长卷作品--一幅精美绝伦的丝绢烙画《清明上河图》。

老人说,之所以如此执着地追求精益求精,是希望传承烙画这项非遗,让更多的人知晓它、爱上它。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张迪

伏案七年,丝绢上呈现《清明上河图》

“其实,这已经是我的第三稿了。七年间不能出任何差错地完成它,于我而言真的是一种挑战。”或许是终于完成了这幅十米长卷的缘故,70岁的潘敏芝一脸的神采奕奕。

“先来看画吧。”说话间,老人开始在客厅与餐厅之间的地上一张一张地铺报纸。那小心翼翼的动作里,无一不透露出他对这幅作品的珍爱。

10版浏阳河文化-7.jpg

市郊景色,茅檐低伏,阡陌纵横,其间人物往来。展开至中段,一座规模宏敞、状如飞虹的木结构桥梁成为画中焦点之一。桥上车马来往如梭,商贩密集,行人熙攘。桥下一艘漕船正放倒桅杆,欲穿过桥孔,艄工们的紧张工作吸引了许多群众围观。再往后,则是市区街道与城内鳞次栉比的商店。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马轿驼络绎不绝。他们的身份不同、衣冠各异,同在街上,而忙闲不一……

“《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街市的繁荣景象。原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其中的细节特别生动。”随着画卷铺展开来,画中的生活场景逼真而自然,让人惊叹不已。最让人称奇的是,原作上500多个人物的一颦一笑,在十米长的烙画中同样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很难相信这是烙笔与丝绢结合而成的效果。

“其实我从2007年起就有了烙《清明上河图》的念头。”从20多年前开始接触烙画,潘敏芝的绘画功底自不用说。从最开始的纸烙到丝绸烙,再到丝绢烙;从单面烙到双面烙,每一次尝试都是一种自我挑战。而为了最大限度地挑战自己,潘敏芝从2010年开始就有意选择了《清明上河图》作为参照作品。

因为原作的人物太多,加上生活细节之繁复,潘敏芝除了买书籍研究,另将需要参照的摹本按比例进行了放大复印,然后用玻璃盖住再放上丝绢,透过玻璃在丝绢上用烙铁进行临摹打稿。

这其中,最难的就是人物表情与动作的烙画。在下笔之前,潘敏芝不仅花了几年时间研究《清明上河图》,还进行了两次尝试。而现在看到的这一幅,则是从2014年正式开始创作的。

“因为这幅作品没有经过任何拼接,所以但凡出了一点错就得重新来过。”潘敏芝说,在丝绢上烙画,最难的就是烙铁容易勾丝,或者温度过高把丝绢烧焦,或者经纬丝扯动导致人物变形,任何失误都会导致画作功亏一篑。潘敏芝只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每一笔都不曾含糊:“7年里,每天如上班一样工作8个小时,就连节假日都难得休息。”

痴心不悔,不断挑战自我二十多年

“烙画是一项非遗,值得挖掘和继承。”走进潘敏芝的工作室,便感受到了主人的勤奋:桌面上,除了正在创作的烙画作品外,最多的便是各种型号的烙笔——勾勒线条的烙笔、模糊烘烫的烙笔、点烫立体烫的烙笔……细细数来,不下十余种。而这些特殊的画笔,都是潘敏芝自己磨制而成的,“自己磨制的用起来更顺手。”

10版浏阳河文化-5.jpg

现场,潘敏芝做了一遍演示:一个小小的电烙笔如同一把缩小版的两齿叉子,圆柱形的木手柄连着隔热层、绝缘体,两条金属的“大腿”上被一根细细的电阻丝连接在一起。插上电,不到十秒钟,手中特制的“铁笔”变得通红。随着淡淡的青烟升起,潘敏芝快速提起其中一支烙笔,在丝绢上轻轻点下去,勾勒出一匹正在吃草马儿的蹄子。

“烙画创作在于把握温度、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潘敏芝说。

提起创作烙画的由来,潘敏芝表示还得从1997年开始说起。在此之前,潘敏芝已经拥有了深厚的绘画功底,擅长雕刻、国画和油画等。一次外出出差,他无意看到了一幅木板烙画,瞬间勾起了他的兴趣。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不尝试一下总觉得会少一点什么。”出差回来后,潘敏芝借着自己原有的绘画基础,开始自学烙画。一开始,他便选择了挑战度更大的纸张作为原材料,但他同样难以把控烙笔的温度,不时将纸烧出了小洞。

随着一遍遍的尝试与练习,五年后,他不仅能自如地在纸上烙画,而且还开始尝试在丝绸上烙画。技艺,也从最开始的单面烙到高难度的双面烙,直至打磨出了烙画领域最顶尖的功夫——在丝绢上烙画。

牡丹、骏马……经过上十年日复一日的练习,潘敏芝的烙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业内已经颇有名气了。2006年,他荣获省工艺美术行业的“烙画大师”称号。

“丝绸容易起皱,丝绢更顺滑,但不容易固定,难度更大。”2010年,潘敏芝退休,由此也决定尝试烙《清明上河图》。一开始,他便决定一画到底,以非拼接的方式来挑战自己。在打草稿的过程中,便不能使用普通的画笔,因为上面的痕迹会影响画作的完美。这要求他每一笔都恰如其分,这个要求完全可以称得上“苛刻”了。

“三年试了两次,因为有小的瑕疵自己觉得不太满意便再次重来。”聊及那些坐在窗前创作的日子,潘敏芝表示每一天都是在积累经验。为了这份爱好,他年复一年全身心投入,没有哪天放下过手中的烙笔。

“希望能将这项非遗发扬光大。”2019年,潘敏芝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烙画的浏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表示,自己从不后悔选择这条路,因为只有与手中的笔保持着心灵的共振,方能将万物灵气显示在画面上。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